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不当得利(最新版)》为修订版,纳入了最近实务案例,补充了新的文献,重新检视争议问题,强化说理论证,并增列附录资料,方便读者结合判例和立法资料,对不当得利有较为深入透彻的理解。不当得利作为民法领域一个重要理论问题,被单列为一本专著,足见其重要性。在当前的民法判例中,与不当得利相关的问题非常繁杂,其涉及面相当广,产生的法律后果和影响也很大。《不当得利(最新版)》作者旨在整理分析判例学说,建构不当得利法的理论体系。
王泽鉴,1938年出生于台北,毕业于台湾人学法律系,获得过慕尼黑大学法学士。曾担任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访问教授,并在英国剑桥大学、伦敦大学政经学院、澳洲墨尔本大学从事研究工作。现任台湾大学法律系教授。专攻民法,主要著作有《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1-8册)、《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民法概要》、《民法总则》、《债法原理》、《不当得利》、《侵权行为》、《民法物权》等。
我想如章程说的 有点走错了路 这本书也看过两遍了 看早了 那么再重新开始吧 高迪学姐说这本写得很不错的
前后有些重复,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安排。
经典之作,常读常新!
只需三个要件的不当得利,其实是非常复杂的制度,需要仔细琢磨。类型化思维能帮助我们更准确更迅速地解决大部分法律问题,但同时,深感法律永远无法真正被精细化为一个自洽系统,而王老师真的已经很接近自洽了。翻页速度如同蜗牛,算是很痛苦的阅读体验了……
第一次接触完整的不当得利制度 感觉已经窥见民法全貌了
之前复习的时候翻了一下,果然不适合我这种门外汉,我就适合看张翔。
我的不当得利入门书,确实很怀念照着这本书去搞差额说和二不当得利对立说结果误打误撞碰到了体系化思考的欣喜,但是这本书中有很多概念也说的有些似是而非,比较模糊,对于入门者而言通俗易懂,但要掌握不当得利法万万不可就此书就浅尝辄止。不当得利制度如此迷人,但大陆的不当得利理论和实务如此贫瘠(甚至谬误),每每读此类书,都感到一种现实对理论的逃避与割裂,不当得利理论真的南橘北枳嘛?当然人是双标的,不主张物权行为... 我的不当得利入门书,确实很怀念照着这本书去搞差额说和二不当得利对立说结果误打误撞碰到了体系化思考的欣喜,但是这本书中有很多概念也说的有些似是而非,比较模糊,对于入门者而言通俗易懂,但要掌握不当得利法万万不可就此书就浅尝辄止。不当得利制度如此迷人,但大陆的不当得利理论和实务如此贫瘠(甚至谬误),每每读此类书,都感到一种现实对理论的逃避与割裂,不当得利理论真的南橘北枳嘛?当然人是双标的,不主张物权行为理论的我却希望不当得利制度繁荣,说实话有些可笑了 (展开)
补标。不当得利法在台湾法上仅5个条文,在中国法上仅4个条文,但层次感很强,不能跳步,不能混淆概念(如“得利是否存在”既包括原物形态,也包括价值形态),更不能以衡平观念先入为主,否则就会犯错。实际上本书很大程度上就是要阐明司法实践中的种种误解。另外,给付不当得利确实应该单独出来,因为在罗马法上非债清偿是独立于不当得利的制度(现今意大利法亦然);我国学界“统一说”所概括的要件,实际上针对的是非给付型不... 补标。不当得利法在台湾法上仅5个条文,在中国法上仅4个条文,但层次感很强,不能跳步,不能混淆概念(如“得利是否存在”既包括原物形态,也包括价值形态),更不能以衡平观念先入为主,否则就会犯错。实际上本书很大程度上就是要阐明司法实践中的种种误解。另外,给付不当得利确实应该单独出来,因为在罗马法上非债清偿是独立于不当得利的制度(现今意大利法亦然);我国学界“统一说”所概括的要件,实际上针对的是非给付型不当得利。此外,很多罗马法上的概念,似乎今天已经不再必要,如给付目的嗣后不存在、目的不达实际上很难举出例子;而求偿不当得利在现行法上已经没有存在的空间;支出费用型不当得利似乎与权益侵害型也没有本质的区别。 (展开)
受益颇多
> 更多短评 31 条
> 46人在读
> 153人读过
> 406人想读
订阅关于不当得利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申岳 2016-10-08 14:52:56
我想如章程说的 有点走错了路 这本书也看过两遍了 看早了 那么再重新开始吧 高迪学姐说这本写得很不错的
0 有用 任清和 2021-07-02 17:15:35
前后有些重复,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安排。
0 有用 弘犊 2013-06-17 15:03:41
经典之作,常读常新!
0 有用 在海边 2020-02-09 19:30:28
只需三个要件的不当得利,其实是非常复杂的制度,需要仔细琢磨。类型化思维能帮助我们更准确更迅速地解决大部分法律问题,但同时,深感法律永远无法真正被精细化为一个自洽系统,而王老师真的已经很接近自洽了。翻页速度如同蜗牛,算是很痛苦的阅读体验了……
0 有用 陈祥宁 2020-12-24 09:30:05
第一次接触完整的不当得利制度 感觉已经窥见民法全貌了
0 有用 豆友196661124 2022-03-07 00:14:04
之前复习的时候翻了一下,果然不适合我这种门外汉,我就适合看张翔。
0 有用 sophomores 2021-11-29 20:32:21
我的不当得利入门书,确实很怀念照着这本书去搞差额说和二不当得利对立说结果误打误撞碰到了体系化思考的欣喜,但是这本书中有很多概念也说的有些似是而非,比较模糊,对于入门者而言通俗易懂,但要掌握不当得利法万万不可就此书就浅尝辄止。不当得利制度如此迷人,但大陆的不当得利理论和实务如此贫瘠(甚至谬误),每每读此类书,都感到一种现实对理论的逃避与割裂,不当得利理论真的南橘北枳嘛?当然人是双标的,不主张物权行为... 我的不当得利入门书,确实很怀念照着这本书去搞差额说和二不当得利对立说结果误打误撞碰到了体系化思考的欣喜,但是这本书中有很多概念也说的有些似是而非,比较模糊,对于入门者而言通俗易懂,但要掌握不当得利法万万不可就此书就浅尝辄止。不当得利制度如此迷人,但大陆的不当得利理论和实务如此贫瘠(甚至谬误),每每读此类书,都感到一种现实对理论的逃避与割裂,不当得利理论真的南橘北枳嘛?当然人是双标的,不主张物权行为理论的我却希望不当得利制度繁荣,说实话有些可笑了 (展开)
0 有用 豆友247621464 2021-10-06 15:42:07
补标。不当得利法在台湾法上仅5个条文,在中国法上仅4个条文,但层次感很强,不能跳步,不能混淆概念(如“得利是否存在”既包括原物形态,也包括价值形态),更不能以衡平观念先入为主,否则就会犯错。实际上本书很大程度上就是要阐明司法实践中的种种误解。另外,给付不当得利确实应该单独出来,因为在罗马法上非债清偿是独立于不当得利的制度(现今意大利法亦然);我国学界“统一说”所概括的要件,实际上针对的是非给付型不... 补标。不当得利法在台湾法上仅5个条文,在中国法上仅4个条文,但层次感很强,不能跳步,不能混淆概念(如“得利是否存在”既包括原物形态,也包括价值形态),更不能以衡平观念先入为主,否则就会犯错。实际上本书很大程度上就是要阐明司法实践中的种种误解。另外,给付不当得利确实应该单独出来,因为在罗马法上非债清偿是独立于不当得利的制度(现今意大利法亦然);我国学界“统一说”所概括的要件,实际上针对的是非给付型不当得利。此外,很多罗马法上的概念,似乎今天已经不再必要,如给付目的嗣后不存在、目的不达实际上很难举出例子;而求偿不当得利在现行法上已经没有存在的空间;支出费用型不当得利似乎与权益侵害型也没有本质的区别。 (展开)
0 有用 任清和 2021-07-02 17:15:35
前后有些重复,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安排。
0 有用 明知非债清偿 2021-02-07 23:03:47
受益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