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绅士 短评

热门 最新
  • 3 小荷 2010-04-23 23:53:47

    今日20100312此书刚入手~~~ 四颗星是想给费的那段自评。

  • 2 辄馨 2010-01-29 12:41:46

    追求“乡土自治”而已;绅士=头人=酋长;离开“自治”层面的理解都是画蛇添足

  • 0 食菠萝 2013-06-17 16:43:33

    作为导读应该挺好的,至少用三圈把费孝通的作品和关怀都梳理了一遍,最后回到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士绅是他的形象归属(乡土中国什么的看太早无力判断)。结论中说“乡土中国的意象、绅士、文明实际都是费孝通的心史表达,但中国社会科学失去了对心史的关注,所以才会将他的心史当成客观历史,一直在书写乡土的现实改造,也一直在无力地陷于客观历史中自我检讨”没怎么明白啊,心史和客观历史的张力……还有作者落脚的“绅士”好像就仅仅是一个文化的身份?

  • 0 似乎又 2017-03-18 15:29:09

    王铭铭“三个圈层”:汉人农村研究、少数民族研究、海外研究

  • 0 了无痕 2015-10-10 11:04:16

    作者是杨清媚,而非杨青媚。费孝通是绅士而费达生并不是,她是西方技术的代表。

  • 0 钝刀龙戈 2022-02-17 16:58:04

    补标。大概在2016年读的。

  • 0 𠮷巷 2024-02-03 14:08:53 河南

    如果作者少受些她导师的荼毒,少引她导师常用的骇人“大词”(比如“心史”“三圈”“反思性继承”),本书还能加个半星。

  • 0 锦瑜 2020-03-17 23:22:03

    受益匪浅。

  • 0 手艺青年 2021-02-17 16:58:08

    杨老师以王老师的三圈说作为解剖费先生的学术人生,时空–地理,自我–他者,东–西,知识分子–士绅,新–旧贯这些词汇穿了费先生的一生。

  • 0 Nicola Ivanez 2021-06-27 15:23:38

    不错,有点断裂,还可以再整洁一点。

  • 0 Plateau Shaman 2019-05-20 16:46:46

    没读懂,感觉每个事情刚刚要深入了解却又突然停止了,然后又叙述另外的事。

  • 0 浥尘 2020-12-18 16:47:40

    以“心史”为经,以“三圈”(核心圈-中间圈-海外圈)为纬,编织出“最后的绅士”费孝通的一生。心史,正是“所南心史井中全”意义上的。苏州汉人士大夫的帝国天下观在海通之后天崩地裂、颠倒错位。他见证了其出身的绅士阶层的绝迹和社会重心的失去,消耗着最后的绅士资源,游学于汉地、边陲与域外之间;尽管以社会人类学为养分,但心史是以绅士为担纲者重建乡土。然而,“理想家的我执要比乡下佬的为坚强…他的却在改造社会,而他自己是一个有使命的人”。潘光旦这一段“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式的评论,与其看作对费的批评,不如看做对近代命运的判词。

  • 0 荀彧先生 2024-04-06 15:11:28 北京

    按照“三圈说”来定格一个著名学人的思想境界,多少还是含着一些“斧凿刀刻”的嫌疑!读博士时很难超越导师的框架,这也很正常!

  • 0 伍星星 2017-12-10 16:18:35

    如果是同时代他人的作品互相比较会更有深度。

  • 0 天使长的尾巴 2013-03-30 18:06:14

    试图从心从深理解费孝通。知识比体贴多。

  • 0 mention 2012-01-13 22:47:50

    这样就可以整出博士论文啊

  • 0 刘二狗 2016-01-14 22:35:06

    用王铭铭的三圈理论来解释费孝通,真长见识了。 内容上具体些的不错,但解释上我不太认可。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