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中国画论研究》(六卷本,手稿影印本)的文字整理排印稿。它虽以“画论研究”为题,其内容实则是一部中国画论史。它不是画论研究的专题论文的汇编,而是呈现了中国画论发展史的全貌。全书内容上起先秦,下迄清季,探源述流,辨章考据,史论结合,以面统点,从理论、画法、品评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阐发,可以说是亦巨亦细、亦作亦述之著。对于读者全面了解中国画论的发展过程很有帮助,可以说一书在手,全览中国画论发展历程。
-----------------------
吾乡王君畅安《中国画论研究》一书,则又作家与批评家必读之书也。
畅安所研究者,上自先秦下而清季迨于民国,所收论画著述,都八百余种,其于理论之阐发,作法之详举,优劣只品评,派衍之叙述,事实之考证,或专一门,或涉多方,畅安一一为之抉择诠释,钩沉析疑,其为之若是之勤也。
——林宰平
作者简介 · · · · · ·
王世襄(1914—2009),号畅安,祖籍福建福州,生于北京。小学、中学在北京美国学校读书,燕京大学文学学士、硕士,曾任中国营造学社助理研究员,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平津区助理代表,故宫博物院文物馆科长、陈列部主任,中国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研究所研究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研究馆员。王世襄兴趣广泛,喜爱古诗词,曾从事古代画论、家具、髹漆、竹刻、传统工艺、民间游艺等多方面的研究,均有论述。
目录 · · · · · ·
《中国画论研究》出版记
序
自序
凡例
各章材料分配说明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子书中之画论
第一节 《庄子》中之画论
第二节 《韩非子》中之画论
第三节 《淮南子》中之画论
第三章 顾恺之之画理论及画法
第一节 《论画》
第二节 《魏晋胜流画赞》
第三节 《画云台山记》
第四章 南北朝之画理论及画法
第一节 宗炳《画山水序》
第二节 王微《叙画》
第三节 梁元帝《山水松石格》
第五章 谢赫《古画品录》中之六法
第一节 六法之解释
第二节 六法与前代画论之关系
第三节 六法系绘画上之通论
第四节 姚最所受六法之影响
第六章 南北朝关于绘画之品评著作
第一节 谢赫《古画品录》
第二节 姚最《续画品》
第三节 谢赫与姚最品评著作之比较及关于陆探微品级之争执
第七章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第一节 张彦远之礼教思想及文人思想
第二节 张彦远对于六法之见解
第三节 书画用笔相通及墨具五彩
第八章 王维之画诗及画论
第一节 王维之破墨画
第二节 王维之诗
第三节 王维论画法
第九章 唐代关于绘画之品评著作
第一节 释彦惊《后画录》
第二节 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史》及《画录》
第三节 李嗣真之品评著作
第四节 张怀瓘《画断》
第五节 窦蒙《画拾遗录》
第六节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第七节 朱景玄《唐朝名画录》
第八节 各家品评著作之比较
第十章 五代荆浩之画论
第一节 《笔法记》中之六要
第二节 荆浩论画法
第三节 荆浩评论古代画家
第十一章 宋代与六法有关之画论
第一节 郭若虚对于气韵及用笔之意见
第二节 刘道醇之六要六长
第三节 各家之片段言论
第十二章 苏轼与文人画
第一节 苏轼论画
第二节 苏轼对于宋代画论之影响
第十三章 宋人论画所注重之理
第十四章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论各家画体
第十五章 董迪《广川画跋》
第十六章 宋代关于画法之著作
第一节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论制作楷模篇》
第二节 郭熙《林泉高致》
第三节 韩拙《山水纯全集》
第四节 释仲仁《梅谱》
第五节 宋伯仁《梅花喜神谱》
第十七章 宋代关于绘画之品评著作
第一节 黄休复《益州名画录》
第二节 刘道醇《五代名画补遗》及《圣朝名画评》
第三节 郭若虚《论今古优劣篇》
第四节 各家品评著作之比较
第十八章 元代关于绘画之理论
第十九章 元代关于画法之论述
第一节 饶自然《绘宗十二忌》
第二节 黄公望《写山水诀》
第三节 王绎《写像秘诀并彩绘法》
第二十章 元代画竹图谱
第一节 李衍《竹谱详录》
第二节 柯九思《画竹谱》
第二十一章 明代关于绘画之理论
第二十二章 李流芳之艺术思想
第一节 先生对于自然之爱好及观察
第二节 先生如何作画
第三节 就先生诗文中窥得诗画与自然之关系
第二十三章 释道济《画语录》
第二十四章 董其昌与南北宗
第一节 南北宗名辞之兴起
第二节 南北宗名辞之商榷
第二十五章 明代关于山水画法之论述
第一节 董其昌《画旨》《画眼》及《画禅室随笔》
第二节 周履靖《画评会海》
……
第二十六章 詹景凤《玄览编》
第二十七章 龚贤之山水图谱
第二十八章 明代之人物梅竹兰花鸟等图谱
第二十九章 明代关于绘画之品评著作
第三十章 清代关于绘画之理论
第三十一章 沈宗骞《芥舟学画编》
第三十二章 《华琳》南宗抉秘
第三十三章 清代南北宗论
第三十四章 清代论者对于西洋画之意见
第三十五章 清代关于山水画法之论述
第三十六章 清代关于山水画法之片段言论
第三十七章 王原祁之山水画派
第三十八章 张庚《图画精意识》
第三十九章 清代山水图谱
第四十章 清代关于人物画法之论述及图谱
第四十一章 清代关于传真画法之论述及图谱
第四十二章 清代梅谱及关于画梅之言论
第四十三章 清代竹谱及关于画竹之言论
第四十四章 清代兰谱及关于画兰之言论
第四十五章 《芥子园画传二集·青在堂菊谱》
第四十六章 清代关于花鸟杂画之论述及图谱
第四十七章 秦祖永《桐阴论画》
第四十八章 馀论
附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上古之画,迹简意澹而雅正,顾陆之流是也。中古之画,细密精致而臻丽,展郑之流是也。近代之画,焕烂而求备。今人之画,错乱而无旨,众工之迹是也。 ......夫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秒,失于妙而后精,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自然者为上品之上。神者为上品之中。妙者为上品之下。精者为中品之上。谨而细者为中品之中。予今立此五等,以包六法,贯众妙。其间铨量可有数百等,孰能周尽。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20页 -
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韵者,引迹立形,备仪不俗。思者,删拔大要,凝想形悟。景者,制度时因,搜妙创真。笔者,虽依法则,运转变通,不质不形,如飞如动。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深浅,文采自然,似非因笔。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3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中国画论研究(上中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 条 )

以逸笔写逸气 ——读《中国画论》谈倪瓒《渔庄秋霁图》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从有美术理论记载的春秋诸子论美术谈起,以史的脉络,梳理从春秋至两汉、魏晋南北朝、唐五代、宋、元、明、清的绘画理论史。每一历史阶段列举较为知名的、有影响力的、有代表性的绘画理论。读这本绘画理论书籍,受益匪浅,中国画之精神源远流长,推动国画的发展。因此,我... (展开)> 更多书评 3篇
-
上古之画,迹简意澹而雅正,顾陆之流是也。中古之画,细密精致而臻丽,展郑之流是也。近代之画,焕烂而求备。今人之画,错乱而无旨,众工之迹是也。 ......夫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秒,失于妙而后精,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自然者为上品之上。神者为上品之中。妙者为上品之下。精者为中品之上。谨而细者为中品之中。予今立此五等,以包六法,贯众妙。其间铨量可有数百等,孰能周尽。
2013-06-15 18:11:18 2人喜欢
-
-
-
上古之画,迹简意澹而雅正,顾陆之流是也。中古之画,细密精致而臻丽,展郑之流是也。近代之画,焕烂而求备。今人之画,错乱而无旨,众工之迹是也。 ......夫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秒,失于妙而后精,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自然者为上品之上。神者为上品之中。妙者为上品之下。精者为中品之上。谨而细者为中品之中。予今立此五等,以包六法,贯众妙。其间铨量可有数百等,孰能周尽。
2013-06-15 18:11:18 2人喜欢
-
《笔阵图》:"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论书指意》:"太缓者滞而无筋,太急者病而无骨;横毫侧管则钝慢而肉多,竖笔直锋则干枯而孤露;及其悟也,心动而手均,圆者中轨,方者中矩,粗而能锐,细而能壮,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思与神会,同乎自然,不知所以然而然矣。 (1回应)
2013-06-15 18:29:26
论坛 · · · · · ·
不明白老先生为何出版这本书? | 来自子一 | 2012-01-06 19:45:25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8.9分 61人读过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8.9分 4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理想国 书香2012 (理想国)
- 北京贝贝特艺术馆 (QBY)
- 豆瓣五星图书【艺术】 (爱玛·包法利)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那些我编辑的书 (QBY)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中国画论研究(上中下)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苏南 2013-10-15 21:44:11
刚刚下单,下周拿到一定要读个痛快
1 有用 🎀Sunking 2013-01-14 09:59:00
京东
0 有用 蘑菇 2012-04-11 21:27:50
其实也不算读过,是画论啊,买到手才发现与想的不一样
0 有用 㺯春公子 2010-10-10 01:44:22
虽云未定稿,其实形神已备,虽为畅安年少之作,然而提要勾玄,于吾国二千年绘画理论序列前续、分列品类,更牵引出百代画坛之浮沉、画事之兴顺,可谓读一书而通百书,畅快畅快!
1 有用 小岛 2020-08-28 10:57:41
@2014-05-02 22:59:32
0 有用 斜杠青年///隼 2022-07-23 14:45:22
成書共分三冊,累計一千余頁,雖云“世襄未定稿”,然則形神皆俱。全書以歷史發展為序,上起先秦,下迄清末,將中國畫論發展史的全貌展示出來。世襄先生研究之法可作如下觀:畫論著作性質分“理論、方法、品評”,科目分“山水、人物、傳真、梅蘭竹菊、花鳥雜畫”,另有品評方法和品評之畫家。探源溯流,辨章考據,巨細無靡。此書讀完,中國兩千年來的繪畫發展和興替已通覽無餘。 @2014-03-08 21:08:27
1 有用 小岛 2020-08-28 10:57:41
@2014-05-02 22:59:32
1 有用 cheesefly 2019-12-30 16:20:37
聲口清楚
0 有用 脚跟好疼 2019-04-20 08:49:08
大爱工笔人物
0 有用 嘉得乐 2015-12-10 00:10:08
王老处女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