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帝国中兴的悲歌:崇祯皇帝七讲》内容简介:自幼严重缺乏母爱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在险恶的宫廷政治中只能韬光养晦、用以自保。然而,命运之神几乎一夜之间把他推上了皇帝的宝座。他利用自己的政治智慧,不动声色地一举铲除了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党集团,还政于己,大刀阔斧地实行改革,以图“中兴”。应该说,由检的个人品德在明代帝王中还是相当不错的。但是,万历朝留下的烂摊子,实在是千疮百孔、行将灭亡了。如同太祖元璋“用刑太繁”、“求治太速”的心态和做法一样,由检也从太祖那里学来了对臣下的刻骨猜疑,再加上政治经验不足而举措失当,终于在“亡国之相”的困境中上演了“非亡国之君”的人生悲剧。
把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混乱和屈辱,归因于明亡清兴,是典型的非历史主义的主观说法。这说法的背后,隐约是想告诉人们:中国传统社会内部也能产生现代化的因素,也能逐步走上现代化之路。而历史事实又是怎样...
(展开全部)
把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混乱和屈辱,归因于明亡清兴,是典型的非历史主义的主观说法。这说法的背后,隐约是想告诉人们:中国传统社会内部也能产生现代化的因素,也能逐步走上现代化之路。而历史事实又是怎样的呢?东、西方在崇祯朝相遇,然而东方却败下阵来。这究竟是为什么?著名明史专家张德信、谭天星两先生为您细说这段历史。
张德信(1940-2009),陕西省丹凤县人,毕业于西北大学,生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明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从事明代历史的学习和研究,独著、合作著作多部,论文多篇。如《明代官职年表》、《崇祯皇帝大传》、《明代典章制度》,整理古籍《戚少保奏议》等。
谭天星,1963年生,湖南攸县人。1990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师从明清史学家许大龄先生。主要研究明史、华侨史。著有《明代内阁政治》、《崇祯皇帝大传》、《御厨天香》,《华侨史概要》(合著)、《中西城市发展的比较》等。
30
> 3人读过
> 1人想读
订阅关于帝国中兴的悲歌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栀子花海 2018-08-05 15:48:53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