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副标题: 灾难资本主义的兴起
译者: 吴国卿 / 王柏鸿
出版年: 2010-01-01
页数: 648
定价: 69.00
装帧: 平装
丛书: 理想国:娜奥米·克莱恩作品
ISBN: 9787563393640
内容简介 · · · · · ·
◎编辑推荐(作品看点)
★“很少有书能够真正帮助我们了解当下,本书就是其中之一。”——英国《卫报》
——纽约时报、村声杂志、亚马逊书店、出版人周刊等年度好书;约翰•伯格、勒卡雷、蒂姆•罗宾斯一致推荐;超过25种语言版本,长居《纽约时报》国际畅销榜首
★ 解构自由市场的扩张神话,重写近四十年来的资本主义发展史。
——在伊拉克内战最混乱的时刻,一项新法律公布,允许壳牌石油和英国石油公司拥有该国的大量石油储备。“9·11”之后,布什政府立即无声无息地将“反恐战争”策略的执行外包给了哈里伯顿和黑水。东南亚海岸被海啸蹂躏过后,回归荒芜的海滩被作为旅游胜地拍卖出去。卡特琳娜飓风过境之后,流离失所的新奥尔良居民发现,他们的公共住房、医院和学校再也没有重新开放的一天。私人财团与政治权力结盟,以新自由主义为思想旗帜,利用战争、政变,乃至自然灾害造成的休克状态,实行激进...
◎编辑推荐(作品看点)
★“很少有书能够真正帮助我们了解当下,本书就是其中之一。”——英国《卫报》
——纽约时报、村声杂志、亚马逊书店、出版人周刊等年度好书;约翰•伯格、勒卡雷、蒂姆•罗宾斯一致推荐;超过25种语言版本,长居《纽约时报》国际畅销榜首
★ 解构自由市场的扩张神话,重写近四十年来的资本主义发展史。
——在伊拉克内战最混乱的时刻,一项新法律公布,允许壳牌石油和英国石油公司拥有该国的大量石油储备。“9·11”之后,布什政府立即无声无息地将“反恐战争”策略的执行外包给了哈里伯顿和黑水。东南亚海岸被海啸蹂躏过后,回归荒芜的海滩被作为旅游胜地拍卖出去。卡特琳娜飓风过境之后,流离失所的新奥尔良居民发现,他们的公共住房、医院和学校再也没有重新开放的一天。私人财团与政治权力结盟,以新自由主义为思想旗帜,利用战争、政变,乃至自然灾害造成的休克状态,实行激进彻底的自由市场与私有化政策。自由市场制度的扩展,远非自生自发的过程,而是依靠专制、暴力与灾难强行扩张。
★ 突破性的历史研究和长达四年的灾难现场报道,打破全球自由市场民主化的神话。
——弗里德曼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俨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主流的意识形态之一。灾难性资本主义——在受到冲击的社会体系中进行快速的企业改制重建——并非始于2001年9月11日。在这本勇敢的书中,克莱恩将灾难资本主义的思想起源追溯到米尔顿•弗里德曼领导下的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其影响力至今仍然遍布世界各地。本书就是对新自由主义的全球性胜利发出的挑战。
◎名人推荐
克莱恩是化身作家的控诉天使。这本拯救苍生的书以生动活跃的思想为包装,激动人心却又带来冷静。它揭露了中情局的审问犯人技巧,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为了在世界各地推行灾难资本主义而使用的勒索技术如出一辙:两者都借震撼制造出自我意识的迷失。因此,冷静是一种反抗的形式。这是一本全世界都该读的书。
——约翰·伯格(John Berger),《观看之道》作者,布克奖得主
克莱恩是斯通(I.F.Stone)和辛克莱(Upton Sinclair)的最佳传承者,一位揭发丑闻者,会在别人视为寻常处深入挖掘。我喜爱她的书——并以一个20世纪的男人的身份,向一位21世纪的女性致敬。
——特克尔(Studs Terkel),历史学家
慷慨激昂,数据丰富,争议性十足,而且像地狱一般惊骇。
——约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小说家
一本揭露真相的书!以无比的勇气和清晰的记叙,克莱恩写下这一代最重要、也非读不可的书。她在书中揭发说谎者、杀人凶手和窃贼,剥去芝加哥学派经济政策的虚伪,以及它与世界各地的混乱与血腥的关联。《休克主义》如此重要和发人深省,它很可能成为一波经济与社会正义运动的新触媒、分水岭和临界点。
——蒂姆·罗宾斯(Tim Robbins),演员,《肖申克的救赎》主演
这本巨著是慎重而充满义愤的战斗号召。克莱恩是国王面前的安提戈涅,她在我们不得不接受凶手当我们的经济决策者而感到无奈时,提出了解药。她敢于相信正义,并以令人折服的勇气,为一种崇拜市场且靠杀生获得喂养的意识形态编写历史。克莱恩是开路先锋,她刺激我们不至于加入自杀俱乐部,而让食人的政商财团主义得逞。一本光荣的胜利之书。
——约翰·库萨克(John Cusack),演员,《2012》主演
◎内容简介
在伊拉克内战最混乱的时刻,一项新法律公布,允许壳牌石油和英国石油公司拥有该国的大量石油储备。“9•11”之后,布什政府立即无声无息地将“反恐战争”策略的执行外包给了哈里伯顿和黑水。东南亚海岸被海啸蹂躏过后,回归荒芜的海滩被作为旅游胜地拍卖出去。卡特琳娜飓风过境之后,流离失所的新奥尔良居民发现,他们的公共住房、医院和学校再也没有重新开放的一天。
以上种种就是娜奥米•克莱恩所说的“休克主义”的事例:利用公众在大规模的集体冲击——恐怖袭击与自然灾害——之后的混乱与迷失,推动他们原本极度反感的经济休克疗法。
有时这两种冲击并没有成功地消除所有的阻力,那么还有第三种可以采用:牢房监禁或电击。
突破性的历史研究和长达四年的灾难现场报道,让《休克主义》一书打破了全球自由市场民主化的神话。弗里德曼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俨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主流的意识形态之一。本书就是对新自由主义的全球性胜利发出的挑战。
灾难性资本主义——在受到冲击的社会体系中进行快速的企业改制重建——并非始于2001年9月11日。在这本勇敢的书中,克莱恩将灾难资本主义的思想起源追溯到米尔顿•弗里德曼领导下的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其影响力至今仍然遍布世界各地。《休克主义》将经济政策与“震慑行动”的作战方案以及中央情报局资助的电击和感官剥夺实验——后者打造了今天在关塔那摩监狱使用的酷刑手册——之间建立起全新而令人惊异的联系。
正如克莱恩所展示的,休克疗法的蓄意使用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变化,从1973年智利的皮诺切特政变到1991年的苏联解体,她讲述了一个与我们所知截然不同的故事。
作者简介 · · · · · ·
娜奥米•克莱恩(Naomi Klein)
屡获殊荣的记者、专栏作家,国际畅销书《NO LOGO》《休克主义》及《改变一切》作者,作品已被译为超过30种语言。《改变一切》一书被拍摄为同名纪录片,于2015年9月在加拿大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上首映。
她被《泰晤士报》誉为“可能是三十五岁以下对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人士”,《纽约时报》亦称她“隐然是北美左派运动的代表”。在大卫•赫尔曼的《全球公共知识分子排行榜》中,克莱恩排行第11位,在世界公共知识分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2017年,克莱恩以高级记者的身份加入《拦截》(The Intercept),她也是《国家》杂志撰稿人和国家研究所普芬基金会写作研究员,近期文章主要发表在《卫报》《纽约时报》《纽约客》《伦敦书评》和法国《世界报》上。她是环保组织350.org的董事会成员,该组织致力于通过全球草根运动解决气候危机...
娜奥米•克莱恩(Naomi Klein)
屡获殊荣的记者、专栏作家,国际畅销书《NO LOGO》《休克主义》及《改变一切》作者,作品已被译为超过30种语言。《改变一切》一书被拍摄为同名纪录片,于2015年9月在加拿大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上首映。
她被《泰晤士报》誉为“可能是三十五岁以下对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人士”,《纽约时报》亦称她“隐然是北美左派运动的代表”。在大卫•赫尔曼的《全球公共知识分子排行榜》中,克莱恩排行第11位,在世界公共知识分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2017年,克莱恩以高级记者的身份加入《拦截》(The Intercept),她也是《国家》杂志撰稿人和国家研究所普芬基金会写作研究员,近期文章主要发表在《卫报》《纽约时报》《纽约客》《伦敦书评》和法国《世界报》上。她是环保组织350.org的董事会成员,该组织致力于通过全球草根运动解决气候危机问题;同时她也是加拿大反化石燃料计划“飞跃宣言”的幕后推手之一。“飞跃”已得到超过200个组织的认可,并在世界各地激发了类似举措。2016年11月,克莱恩被授予“悉尼和平奖”,以表彰她“鼓舞我们在本土、国内与国际上发声,提出尊重人权和平等地共享地球的新议程”。她的新书《说不还不够》(NO is Not Enough) 2017年6月甫一出版,即登上《纽约时报》排行榜,成为国际畅销书,已进入美国国家图书奖非虚构类入围名单。
目录 · · · · · ·
【第一篇】 两类医生的休克:研究和开发
第1章 酷刑实验室:卡梅伦、中情局以及抹除与重建人类心智的疯狂追求
第2章 另一类医生的休克
【第二篇】 初次测试 诞生的阵痛
第3章 休克状态:反革命的血腥诞生
· · · · · · (更多)
【第一篇】 两类医生的休克:研究和开发
第1章 酷刑实验室:卡梅伦、中情局以及抹除与重建人类心智的疯狂追求
第2章 另一类医生的休克
【第二篇】 初次测试 诞生的阵痛
第3章 休克状态:反革命的血腥诞生
第4章 清洗石板:恐怖的效用
第5章 “完全无关”:如何清洗意识形态的罪恶
【第三篇】 苟延的民主:法律制成的炸弹
第6章 因战争而获救:撒切尔主义与有用的敌人
第7章 新休克医生:经济战争取代独裁统治
第8章 危机的用处:休克治疗的包装
【第四篇】 迷失在转型中:当我们哭泣,当我们战栗,当我们跳舞
第9章 捍拒历史:波兰危机
第10章 锁链下诞生的民主:南非被捆绑的自由
第11章 一个年轻民主国家的篝火:俄罗斯选择“皮诺切特选项”
第12章 资本家本色:俄罗斯与野蛮市场的新时代
第13章 让它燃烧:劫掠亚洲与“第二道柏林墙的倒塌”
【第五篇】 休克时代:灾难资本主义体系崛起
第14章 美国的休克治疗:国土安全泡沫
第15章 社团制国家:拆除旋转门,铺好阳关道
【第六篇】 伊拉克的完整循环:过度休克
第16章 消灭伊拉克:寻找中东“模范”
第17章 意识形态的反弹:真正的资本家灾难
第18章 完整的循环:从空白石板到烧焦的大地
【第七篇】 移动的绿区:缓冲区与防爆墙
第19章 净滩:“第二次大海啸”
第20章 灾难种族隔离:绿区与红区构成的世界
第21章 和平动机消失:以色列的警讯
【结语】 休克力量消退:人民重建兴起
注释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The workers' strike was an unprecedented show of defiance against the Moscow-controlled government, which had ruled Poland for thirty-five years.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71页 -
"The creation of today's market society was not the result of a sequence of spontaneous events," writes Wang Hui, "but rather of state interference and violence."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9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休克主义"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休克主义"的人也喜欢 · · · · · ·
休克主义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休克主义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1 条 )

对美国资本巨头和自由市场狂热信徒来说,每一次天灾人祸都是大好机会


Book report
> 更多书评 21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危机是促成繁荣的动力,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想做个对比,不知道是不是正确。书中用了威慑这个词,在生活中又有多少不是这种变相的威慑呢?经历了2016到2018年的所有,深深的能感受到。目前的防疫工作,都说是检验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机会,但又有多少基层管理在这方面下功夫,或者说去思考。本着不出状况,不被追责的选择,简单粗暴成了最有力的措施。任重道远。
2020-07-28 00:17:36
-
这本书给了我对经济全球化负面影响一个全新的认识,之前也许仅仅局限于浅显的新闻报道,只以为是发达国家对环境污染的转移。但是问题显然没有这么简单,通过人为或天灾对他国的震撼,造成其国家经济上的严重破坏,然后凭借其代言人世界货币组织等以巨额贷款为条件开放他国的经济政策(所谓的“自由市场”——本质是针对少数人的自由),最后造成一个国家超过1/3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2011-04-16 17:32:54
-
这本书给了我对经济全球化负面影响一个全新的认识,之前也许仅仅局限于浅显的新闻报道,只以为是发达国家对环境污染的转移。但是问题显然没有这么简单,通过人为或天灾对他国的震撼,造成其国家经济上的严重破坏,然后凭借其代言人世界货币组织等以巨额贷款为条件开放他国的经济政策(所谓的“自由市场”——本质是针对少数人的自由),最后造成一个国家超过1/3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2011-04-16 17:32:54
-
危机是促成繁荣的动力,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想做个对比,不知道是不是正确。书中用了威慑这个词,在生活中又有多少不是这种变相的威慑呢?经历了2016到2018年的所有,深深的能感受到。目前的防疫工作,都说是检验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机会,但又有多少基层管理在这方面下功夫,或者说去思考。本着不出状况,不被追责的选择,简单粗暴成了最有力的措施。任重道远。
2020-07-28 00:17:36
-
危机是促成繁荣的动力,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想做个对比,不知道是不是正确。书中用了威慑这个词,在生活中又有多少不是这种变相的威慑呢?经历了2016到2018年的所有,深深的能感受到。目前的防疫工作,都说是检验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机会,但又有多少基层管理在这方面下功夫,或者说去思考。本着不出状况,不被追责的选择,简单粗暴成了最有力的措施。任重道远。
2020-07-28 00:17:36
-
这本书给了我对经济全球化负面影响一个全新的认识,之前也许仅仅局限于浅显的新闻报道,只以为是发达国家对环境污染的转移。但是问题显然没有这么简单,通过人为或天灾对他国的震撼,造成其国家经济上的严重破坏,然后凭借其代言人世界货币组织等以巨额贷款为条件开放他国的经济政策(所谓的“自由市场”——本质是针对少数人的自由),最后造成一个国家超过1/3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2011-04-16 17:32:54
论坛 · · · · · ·
第三章 休克状态:反革命血腥的诞生 | 来自灰烬拾零 | 2010-09-08 17:22:15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Metropolitan Books (2007)8.1分 87人读过
-
Penguin Books Ltd (2008)8.4分 16人读过
-
時報文化 (2009)8.2分 30人读过
-
Picador (2008)暂无评分 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新周刊》的书架(2010年~2011年)(2011.01.10) (絮佩维埃尔)
- 北京贝贝特学术馆 (QBY)
- 我开书店一定要有的书(一) (河)
- 37°暖书单(二) (37°暖)
- 《卫报》评选的21世纪100佳图书 (鹿鸣之什)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休克主义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wizard 2011-02-27 20:29:22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中外皆然
3 有用 占逗鸡 2015-09-23 16:25:00
那年冬天的哈尔滨,热热闹闹的青旅里,曾对这本书恋恋不舍得你,而今已前往另一座遥远的城市重新开始。看你看过的书仿佛走你走过的路,一向只看小说的我也渐渐找到看这类书的乐趣。加屯左派脑洞好大,即便是调查文学也能写得如此义愤填膺。通篇资本主义拓张的血腥罪恶,最终以人民觉醒作结还以世人。可是即便历经千辛的火种得以保留,在漫长岁月中化为灰烬的先驱则无人问津。那些让人无法抵挡的除了时间还有所谓进步,踏着成堆的尸... 那年冬天的哈尔滨,热热闹闹的青旅里,曾对这本书恋恋不舍得你,而今已前往另一座遥远的城市重新开始。看你看过的书仿佛走你走过的路,一向只看小说的我也渐渐找到看这类书的乐趣。加屯左派脑洞好大,即便是调查文学也能写得如此义愤填膺。通篇资本主义拓张的血腥罪恶,最终以人民觉醒作结还以世人。可是即便历经千辛的火种得以保留,在漫长岁月中化为灰烬的先驱则无人问津。那些让人无法抵挡的除了时间还有所谓进步,踏着成堆的尸体浮出水面的只有迟到的觉悟,对罪恶的审判永远处在预备决断,行刑的枪声只在梦中才会响起。作为引子出现的酷刑实验室将我一并休克了,“酷刑永远是即兴创作,结合了学来的技术和人类只要不受制裁便会展露出来的残暴本能”,将野兽从笼子中放出以标榜科学的方式加以完善的医生无法预知,唯利是图的企业家和独裁者狼狈为奸。 (展开)
0 有用 鹿鸣之什 2019-12-15 11:32:12
读起来很爽
17 有用 时间旅行者 2010-02-11 23:49:32
纯粹的资本主义就是一场灾难 美国不是救世主 而是万恶之源
1 有用 rebix 2010-03-07 17:14:16
只是一再强调了财商主义与破坏震荡对市场的危害,但并为说明为什么新自由主义是有害的,以及两者的关联性。不过总体而言很多内容很有见地。
0 有用 头你别疼了星人 2022-04-23 20:30:29
因吹丝挺!具体因吹丝挺在哪儿,请看内容简介。
0 有用 M 2022-04-12 12:09:42
好喜欢这个作者的作品
0 有用 Gregory汤 2022-03-12 00:15:18
“休克主义”其成功在于人类内心对秩序的向往,当遇到灾难、恐惧、战争或者其他不可控的事件时,这种向往变成了迫切需求,此时芝加哥学派的带着资本主义的终极目标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0 有用 彼岸花葬 2022-02-16 21:53:58
一次又一次的惨痛历史证明,灾难资本主义只会撕裂社会,形成阶级隔离的围墙,将遇到挫折的民众再次沉入深渊。最后作者用重建运动升华了主题,给读者留下了希望
0 有用 韻。 2022-01-22 02:16:37
金融帝国主义就是无孔不入,“旗帜所向,贸易随之”,芝加哥学派打着市场、自由的幌子,却大搞国家层面的“活体实验”,那些因此“残废”的国家,要么是没搞阶级斗争,要么是没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