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小武》(1997)、《站台》(2000)和《任逍遥》(2002)构成了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代表了他对当代中国电影的重要贡献。这些电影把背景设定于贾樟柯的家乡山西省,突出表现了边缘个体在急速变化的当代中国所面临的困境和挣扎。《小武》讲述一个扒手同朋友、家庭和女朋友关系的崩塌。通常被视为贾樟柯最具野心的作品《站台》,是一部史诗叙事,见证了中国喧嚣的1980年代和激进的变化。第三部电影《任逍遥》则继续了他对变化中的中国的思考。
白睿文对这三部电影进行了深度研究,认为其野心是重新检视卷入急剧社会、文化和经济变化的乡镇中国的变迁和命运命运。本书的核心是对每部电影的一连串细读;透过这种细读,白睿文梳理出它们的核心叙事主题,强调了贾樟柯对剪辑、电影语言和场面调度的运用。他特别关注互文性以及这些破坏与变化、停滞与运动、政治与流行文化的冲突协商、寻找故乡等核心主题在...
《小武》(1997)、《站台》(2000)和《任逍遥》(2002)构成了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代表了他对当代中国电影的重要贡献。这些电影把背景设定于贾樟柯的家乡山西省,突出表现了边缘个体在急速变化的当代中国所面临的困境和挣扎。《小武》讲述一个扒手同朋友、家庭和女朋友关系的崩塌。通常被视为贾樟柯最具野心的作品《站台》,是一部史诗叙事,见证了中国喧嚣的1980年代和激进的变化。第三部电影《任逍遥》则继续了他对变化中的中国的思考。
白睿文对这三部电影进行了深度研究,认为其野心是重新检视卷入急剧社会、文化和经济变化的乡镇中国的变迁和命运命运。本书的核心是对每部电影的一连串细读;透过这种细读,白睿文梳理出它们的核心叙事主题,强调了贾樟柯对剪辑、电影语言和场面调度的运用。他特别关注互文性以及这些破坏与变化、停滞与运动、政治与流行文化的冲突协商、寻找故乡等核心主题在贾樟柯作品中的地位。
作者简介 · · · · · ·
白睿文(Michael Berry),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当代中国文化研究副教授。著有《光影言语:当代华语片导演访谈录》(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05,台湾麦田2007,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痛史: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的历史创伤》(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08,台湾麦田2010)。译作包括王安忆《长恨歌》(2008)、余华《活着》(2004)、叶兆言《一九三七年的爱情》(2002)、张大春《野孩子》和《我妹妹》(2000)。
连城,公司职员,影迷,尤嗜日本电影。
目录 · · · · · ·
鸣谢
序言
第一章 序曲:乡关何处
第二章 小武
朋友、情人和家庭
文学与电影的互文串连
反思革命
第三章 站台
开向韶山的最后一列火车
日常暴力和通俗历史
在社会主义的残留和改革的阵痛之间
站台和城墙
第四章 任逍遥
金钱本色
流行文化和后现代拼贴
无处可去
第五章 尾声:从故乡到世界
第六章 附录:与贾樟柯对话
演职员表
参考文献
乡愁的诗学(译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就像福克纳小说中的约克纳帕塔法县以及莫言小说中的高密东北乡一样,贯穿于贾樟柯电影——有时候是他的合作者余力为和韩杰的电影——的汾阳(或者更宽泛地说,山西省)成为想象、再现和重构中国小城镇和普通中国人的关键场所。不断地回归到同一个小城镇,从而拍出一系列作品,这在影史上是颇为罕见的壮举。当然,对城市而言,这样的再现更为常见,可以想想阿尔莫多瓦的马德里、费里尼的罗马或杨德昌的台北,但贾樟柯的实验更为大胆,他将本来默默无闻的荒僻之地如汾阳搬上银幕,并将之转化为一个对所有中国人而言都具有象征意义的地点。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2页 -
《小武》的结构围绕着主人公与他的不同生活圈子的关系。电影的三段内容聚焦于小武和他旧日的最好朋友、他的情人和他的家庭,每一段都描绘这些关系的快速变化和解体。 P44 但随着电影的进行,贾樟柯设定了一段失败的关系和下一段关系之间的联系,突出了各段之间作为破坏性桥梁的一系列礼物的作用。 P45 这个因为小武失败的友谊而被偷来的纪念品,成了他建立新关系的工具。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乡关何处"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乡关何处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乡关何处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 更多书评 13篇
-
刚开始我们并没有理想,就是要讨生活。(贾樟柯) 在肉身不能回家乡安阳——或汾阳——的背后,有着一种深深的心理的乡愁,正是这种没有回报的思念成了贾樟柯电影的真正主题。 故乡生活的再现是稳定的,某种意义上甚至是停滞的,又是正在现代化过程里被瓦解和破坏的,可是……贾樟柯在这停滞和瓦解里发现了某种诗意。(李陀) 他们所偏爱的是由现实生活所激发的故事,经常反映了一个高度个人化的维度。 《小武》 各种各样的叙事...
2019-01-05 19:10 1人喜欢
刚开始我们并没有理想,就是要讨生活。(贾樟柯)
在肉身不能回家乡安阳——或汾阳——的背后,有着一种深深的心理的乡愁,正是这种没有回报的思念成了贾樟柯电影的真正主题。
故乡生活的再现是稳定的,某种意义上甚至是停滞的,又是正在现代化过程里被瓦解和破坏的,可是……贾樟柯在这停滞和瓦解里发现了某种诗意。(李陀)
他们所偏爱的是由现实生活所激发的故事,经常反映了一个高度个人化的维度。
《小武》
各种各样的叙事要素围着变化而展开,故里正在消失,婚姻、邻里、亲朋的关系也在变异,伴随这个变化的主题或不确定性的主题的,就是对于不变或确定性的追寻。但到头来,找到的东西也在变质,“找到”本身就成了自我否定,或者说,“找”就是自我否定的方式。(汪晖)
回应 2019-01-05 19:10 -
张欣 (勿感于时,勿伤于怀。)
小武真正的原始文本(urtext)是一部经典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那就是鲁迅的阿Q正传 (1921),后者充满对中国国民性的讽刺和批判,已经成了现代中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本。因为阿Q具有成为文化象征的力量,并且在将近一个世纪以来激起了中国人的深深共鸣,所以被无数次改编,重写和仿写,从1950年的 ”摩登小姐:阿Q小姐传“ 到1994年的 “阿Q后传“. 在我看来,Q最迷人的一次重新发明就是小武,它实际上是对中国最寓意深远的反...2018-08-28 17:28 1人喜欢
-
刚开始我们并没有理想,就是要讨生活。(贾樟柯) 在肉身不能回家乡安阳——或汾阳——的背后,有着一种深深的心理的乡愁,正是这种没有回报的思念成了贾樟柯电影的真正主题。 故乡生活的再现是稳定的,某种意义上甚至是停滞的,又是正在现代化过程里被瓦解和破坏的,可是……贾樟柯在这停滞和瓦解里发现了某种诗意。(李陀) 他们所偏爱的是由现实生活所激发的故事,经常反映了一个高度个人化的维度。 《小武》 各种各样的叙事...
2019-01-05 19:10 1人喜欢
刚开始我们并没有理想,就是要讨生活。(贾樟柯)
在肉身不能回家乡安阳——或汾阳——的背后,有着一种深深的心理的乡愁,正是这种没有回报的思念成了贾樟柯电影的真正主题。
故乡生活的再现是稳定的,某种意义上甚至是停滞的,又是正在现代化过程里被瓦解和破坏的,可是……贾樟柯在这停滞和瓦解里发现了某种诗意。(李陀)
他们所偏爱的是由现实生活所激发的故事,经常反映了一个高度个人化的维度。
《小武》
各种各样的叙事要素围着变化而展开,故里正在消失,婚姻、邻里、亲朋的关系也在变异,伴随这个变化的主题或不确定性的主题的,就是对于不变或确定性的追寻。但到头来,找到的东西也在变质,“找到”本身就成了自我否定,或者说,“找”就是自我否定的方式。(汪晖)
回应 2019-01-05 19:10 -
时间和记忆的扭曲使故乡慢慢地变成了一个奇怪的、无从辨认的地方,在贾樟柯的作品里,我们看到故乡在我们眼皮底下腐朽破败。我们见证了随着人际关系、道德伦理、生活方式甚至是物质环境的解体和崩溃而来的故乡观念的内爆,主角几乎不能理解这种变化,更遑论恢复它们的联系。(P21)
2015-10-16 14:46
-
校训九十八 (世上的事,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就像福克纳小说中的约克纳帕塔法县以及莫言小说中的高密东北乡一样,贯穿于贾樟柯电影——有时候是他的合作者余力为和韩杰的电影——的汾阳(或者更宽泛地说,山西省)成为想象、再现和重构中国小城镇和普通中国人的关键场所。不断地回归到同一个小城镇,从而拍出一系列作品,这在影史上是颇为罕见的壮举。当然,对城市而言,这样的再现更为常见,可以想想阿尔莫多瓦的马德里、费里尼的罗马或杨德昌的台北,但贾樟柯的实验更为...2015-06-24 09:49
-
1.朋友、情人和家庭 看似无处不在的汾阳电视台(更别提一再涌入电影音轨中的收音机和其他大众媒体形式)的存在和其合法化的权力,表明地方媒体文化已经渗入人们的生活——即便是在汾阳一般的小城也是如此。由于这种转变,平日司空见惯的事件——从小勇的结婚通告到“严打”时小武在汾阳电视台上的短暂露面——被不断复制和放大,与这些事件相连的得意和羞耻同样被复制和放大。(P43) 2.文学与电影的互文串连 阿Q也许是小武的原...
2015-10-16 14:48
1.朋友、情人和家庭 看似无处不在的汾阳电视台(更别提一再涌入电影音轨中的收音机和其他大众媒体形式)的存在和其合法化的权力,表明地方媒体文化已经渗入人们的生活——即便是在汾阳一般的小城也是如此。由于这种转变,平日司空见惯的事件——从小勇的结婚通告到“严打”时小武在汾阳电视台上的短暂露面——被不断复制和放大,与这些事件相连的得意和羞耻同样被复制和放大。(P43) 2.文学与电影的互文串连 阿Q也许是小武的原型,但小武的性格被建构得更为微妙,他充满强烈的自我意识、深沉多思的悲观主义、有缺陷的道德准则,以及被推到社会边缘的理想主义者的微弱梦想。(P57) 3.反思革命
回应 2015-10-16 14:48
-
刚开始我们并没有理想,就是要讨生活。(贾樟柯) 在肉身不能回家乡安阳——或汾阳——的背后,有着一种深深的心理的乡愁,正是这种没有回报的思念成了贾樟柯电影的真正主题。 故乡生活的再现是稳定的,某种意义上甚至是停滞的,又是正在现代化过程里被瓦解和破坏的,可是……贾樟柯在这停滞和瓦解里发现了某种诗意。(李陀) 他们所偏爱的是由现实生活所激发的故事,经常反映了一个高度个人化的维度。 《小武》 各种各样的叙事...
2019-01-05 19:10 1人喜欢
刚开始我们并没有理想,就是要讨生活。(贾樟柯)
在肉身不能回家乡安阳——或汾阳——的背后,有着一种深深的心理的乡愁,正是这种没有回报的思念成了贾樟柯电影的真正主题。
故乡生活的再现是稳定的,某种意义上甚至是停滞的,又是正在现代化过程里被瓦解和破坏的,可是……贾樟柯在这停滞和瓦解里发现了某种诗意。(李陀)
他们所偏爱的是由现实生活所激发的故事,经常反映了一个高度个人化的维度。
《小武》
各种各样的叙事要素围着变化而展开,故里正在消失,婚姻、邻里、亲朋的关系也在变异,伴随这个变化的主题或不确定性的主题的,就是对于不变或确定性的追寻。但到头来,找到的东西也在变质,“找到”本身就成了自我否定,或者说,“找”就是自我否定的方式。(汪晖)
回应 2019-01-05 19:10
论坛 · · · · · ·
有人有电子版吗orz | 来自土卜皿 | 2020-04-11 | |
一些小疏失(向读者致歉) | 来自[已注销] | 9 回应 | 2012-05-08 |
回到家的感觉(中文版序) | 来自木杉 | 7 回应 | 2012-02-24 |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摇滚穷三代,买书毁一生【第一辑】 (酋长夫人刘球球)
- 我策划或编辑的图书 (木杉)
- 凤凰网读书每周十大好书(2010A) (引子)
- 比较有趣有内涵的书 (handxlf)
- 午后四点 (蛋蛋姐)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乡关何处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阿斯巴甜菇菇 2012-10-08
2012.10.1一般吧。
1 有用 乔木 2020-05-16
读书的乐趣之一是读一本书带出下一本书来,读完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读到这本对这三部电影的深度评析。我喜欢贾樟柯的电影,一方面是他独特的美学和诗意的电影语音,另一方面是个人与电影的共鸣,这些共鸣来自于自身对生活、故乡、理想、现实等的切实体会和感受,也来自所见到的人的感触,以及自己的阅读经验。如此,对贾樟柯的电影有深刻的认同和欣赏。这本书的作者更加深刻的在社会性、人际、道德、家庭、经济、时代特征等方面分... 读书的乐趣之一是读一本书带出下一本书来,读完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读到这本对这三部电影的深度评析。我喜欢贾樟柯的电影,一方面是他独特的美学和诗意的电影语音,另一方面是个人与电影的共鸣,这些共鸣来自于自身对生活、故乡、理想、现实等的切实体会和感受,也来自所见到的人的感触,以及自己的阅读经验。如此,对贾樟柯的电影有深刻的认同和欣赏。这本书的作者更加深刻的在社会性、人际、道德、家庭、经济、时代特征等方面分析,以及专业角度细读贾樟柯的电影艺术。其中关于小武和阿Q的对比,是我从未想过的。 (展开)
4 有用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2011-06-27
连城的翻译必须要给一颗星。我原本是对贾樟柯不是特别热爱的,但看了白睿文关于贾樟柯电影的研究,觉得还挺有意思,关于乡土的叙述让人想起安哲罗普洛斯,而小武与阿Q的互文本也提供了另一个角度。
0 有用 小老鼠 2011-03-05
好书
0 有用 bookbug 2010-05-05
读影评怎么都不如重看一次电影,但读一本优美或独到的影评常常可以让你燃起重看一部电影的心思。
0 有用 阿木 2021-01-07
贾樟柯的电影作品,最喜欢是站台。隔了好些年重读这本书,看到了更多当时看电影时错过或忽略的细节,而前不久《小武》的修复版也出来了。晚上时准备再认真地看一遍站台
0 有用 来自东京的帅哥 2020-12-07
太优秀了,翻译也好。文本细读的范本。
0 有用 Berger 2020-11-10
读起来真的舒服
0 有用 一支卦象 2020-11-07
《小武》开始的镜头,无关叙事的人物在路边送别,原来那是无意捕捉到的真实时刻,因为动人的离愁。
0 有用 少女N 2020-10-16
可以拿贾樟柯的电影去搞社会学研究,标题就叫《20世纪末全球化进程——以山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