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者: 郭小凌 / 王皖强 等
出版年: 2010-1
页数: 955
定价: 8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世纪文库
ISBN: 9787208088580
内容简介 · · · · · ·
在本书中,汤因比列举了世界历史上的二十余种存活或已经死亡的文明形态,并对它们的各自发展作了综合比较,他认为,文化是通过对环境的“挑战”的应战所遭受的考验而产生的;文化的生长是由那些“退隐”和“复出”的少数伟大人物的历史活动所决定的;文化的衰落来自于少数创造者丧失了创造能力,多数人相应地不再支持与模仿,整个社会失去了新的应战能力;文明的解体在于社会体系和灵魂的分裂。本书破除了西方中心论和单一历史线性发展的史观,在西方历史哲学著作中具有崇高的地位。
历史研究(上下卷)的创作者
· · · · · ·
-
阿诺德·汤因比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阿诺尔德·J·汤因比,1889年4月14日生于伦敦,卒于1975年10月22日。英国历史学家。牛津大学毕业,曾任该校研究员(1912-1915)。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曾在英国外交部情报部工作(1915);战后作为英国代表团的成员出席过巴黎和会(1919)。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先后担任过伦敦大学教授(1924)、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部长(1925)、伦敦大学国际关系史教授。二次大战时期曾任英国外交部调查部长(1943-1946)。
1921年他计划巨著《历史研究》,1927-1928年着手写作。 1934-1961年出版了12卷,评述世界历史。注重无文字记载的文明和欧洲以外地区文明。提出一种以分析各种文明的循环和衰落为基础的历史哲学。因其他事务(1939-1943年任皇家国际事务学会外事部研究室主任、1943-1946年任外交部研究司司长等)而中断巨著的继续写...
阿诺尔德·J·汤因比,1889年4月14日生于伦敦,卒于1975年10月22日。英国历史学家。牛津大学毕业,曾任该校研究员(1912-1915)。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曾在英国外交部情报部工作(1915);战后作为英国代表团的成员出席过巴黎和会(1919)。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先后担任过伦敦大学教授(1924)、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部长(1925)、伦敦大学国际关系史教授。二次大战时期曾任英国外交部调查部长(1943-1946)。
1921年他计划巨著《历史研究》,1927-1928年着手写作。 1934-1961年出版了12卷,评述世界历史。注重无文字记载的文明和欧洲以外地区文明。提出一种以分析各种文明的循环和衰落为基础的历史哲学。因其他事务(1939-1943年任皇家国际事务学会外事部研究室主任、1943-1946年任外交部研究司司长等)而中断巨著的继续写作。
一生著作颇多,主要有《历史研究》12卷,先后于1934-1961年出版,以综合观点对人类历史进行了新的展望。另外还有《民族与战争》(1915)、《希腊的历史思想》(1924)、《1924-1938年国际事务概述》、《经受考验的文明》(1948)以及《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等。
1975年10月22日,逝世。
目录 · · · · · ·
本书布局
作者序
节录本编者的说明
第一部 导论
第二部 文明的起源
第三部 文明的成长
第四部 文明的衰落
第五部 文明的解体
绪者说明和表格
论点摘要
下卷
序
绪说明
第六部 大一统国家
第七部 普世教会
第八部 英雄时代
第九部 文明在空间上的接触
第十部 文明在时间上的接触
第十一部 历史规律与自由
第十二部 西方文明的前景
第十三部 结论
论点摘要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在为了生存所进行的斗争里,西方社会把它同时代的社会逼到了墙角,而且在它的经济和政治的上升过程中,把它们层层绑缚起来,可是它还未能在它们的不同文化方面解除它们的武装。它们虽然被压抑得很苦,它们的灵魂却还可以说是它们自己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页 -
他在1922年出版了一本书,名为《高卢人和法兰西:我们历史的起源》。该书是一流的历史著作,但在阅读它的时候,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在朱里安打算处理的问题上,因为读者被一再提醒,作者不只是历史学家,还是法国人,是一位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国人。该书的副标题“我们历史的起源”给读者提供了一把理解全书的钥匙。朱里安始终在追忆着过去,述说他对为他而存在的法兰西怀有的炽热意念,那是一个精神的法兰西,赋予了他一切人生经验,假若世界其他国家统统毁于一旦,只留下法兰西毫发未伤,那朱里安或许也不会感到丝毫的精神贫乏。而那个物质的法兰西,却有明确的边界,它经常受到侵略者的蹂躏,又不断被法兰西民族的爱国主义所重建。法国能够自给自足以及法国分隔于世界其他国家之外的念头,支配着朱里安的想象力,即使他在处理“法兰西”这个概念产生以前的千百年间那块土地的历史时,也依然如此。无论他徜徉在多么遥远的过去,他都要带着法兰西。如果他能轻而易举地这样做,他就感到心满意足;如果他并不感到困难而又没有这样做,他就感到烦恼。反正他不能丢下法兰西不顾。例如,当他不得不应付罗马帝国时代的高卢分裂成几十个独立国家的事实时,他感到十分苦恼,竭尽全力想使自己的论点令人信服,认为即使在尤里乌斯·凯撒时代和西多尼乌斯·阿波利纳里斯时代之间的500年里,在当地居民的生活中,高卢的地方独立与之作为囊括整个地中海区域的帝国的成员相比,是更为重要的事实。另一方面,当朱里安发现法国版图的轮廓处于欧洲新石器文化的分布范围之内时,他不禁沾沾自喜起来。在那里有一条小道,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正是当时人们生活的某些方面得到明显复兴的末期。通过他对这条新石器时代的人们赖以往来的小道痕迹的考察,他指出: 我们现在能够谈论这些基本道路,在很大程度上,法兰西正是靠这些道路才得以形成的。同样,这些道路并没越出后来的高卢边界之外,在人们的意识当中,这些边界的价值似乎已...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历史研究(上下卷)"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历史研究(上下卷)"的人也喜欢 · · · · · ·
历史研究(上下卷)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6 条 )



时间的厚重与启示——读汤因比的《历史研究》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汤因比的《历史研究》是足够厚重的一部书,厚重的书可能如《理想国》《圣经》《论语》这般,能够创造性地规训相当一批人的生活形态、精神面貌,给我们指明将来可能走的道路,而另一种厚重的书也许就如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一样,足够宽阔的历史视野和丰富的材料,并尽可能地吸... (展开)

> 更多书评 76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 )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9.1分 2278人读过
-
Weathervane Books (1972)暂无评分 9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8.7分 622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8.6分 14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五星图书【世界历史】 (爱玛·包法利)
- 书单 | 千评9分书 (Sheryl)
- 别人推荐或自己发现的轻松阅读书单~之一 (CRO007)
- 【九星】书 (传奇☂)
- 金融博物馆书院2013年4-6月推荐书单 (金融博物馆书院)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历史研究(上下卷)的评论:
feed: rss 2.0
65 有用 虾米 2016-10-02 10:09:47
历史哲学杰作。不管你同不同意汤因比的观点,但他看历史的方式和视角你以后恐怕很难绕过去。汤因比把文明比作生物体,有其起源、成长、衰弱和解体的过程,并探讨了内部统治者、内部无产者(高级宗教)、外部无产者(蛮族)在上述过程中的互动。作为笃信基督教的史学家,汤因比要解决的是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在与苏联共产主义的“冷战”中是否以及如何存活下来的问题。因而,此书便有诸多开脑洞的奥妙之处。汤因比最终想说的是,单靠经... 历史哲学杰作。不管你同不同意汤因比的观点,但他看历史的方式和视角你以后恐怕很难绕过去。汤因比把文明比作生物体,有其起源、成长、衰弱和解体的过程,并探讨了内部统治者、内部无产者(高级宗教)、外部无产者(蛮族)在上述过程中的互动。作为笃信基督教的史学家,汤因比要解决的是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在与苏联共产主义的“冷战”中是否以及如何存活下来的问题。因而,此书便有诸多开脑洞的奥妙之处。汤因比最终想说的是,单靠经济和技术手段并不能让西方资本主义超越“起源、成长、衰弱和解体”的刻板过程。唯一的“救赎”之道乃是复兴基督教价值观,让其作为统合人类、消弭战争的“情感共同体”。当然,关于基督教,汤因比主张“一种宗教,各自表述”。也当然,这个愿望放在今天愈发地像是镜花水月了。 (展开)
1 有用 秦蘇 2021-04-05 00:26:34
压缩饼干式的文本,充满启发性。难啃但迷人且有趣的阅读体验。文明是一岁一枯荣的野草,生长在充满邪恶与痛苦的世界上,若无基督,曷有希望?
1 有用 Elact 2012-12-31 17:17:28
等有时间了慢慢看,里头还是有不少真知灼见的,可惜部头太大,不是迫切需要读的。
3 有用 鱼非鱼 2011-09-26 21:55:05
如果考虑翻译质量就只能给三星了
1 有用 ffyouth 2012-02-28 01:40:10
需要专注地读。
0 有用 青年妇男 2023-10-02 16:37:58 安徽
微信读书 同出版社2016年版
0 有用 V 2023-10-02 09:23:55 北京
先看了批评,再看其书。对汤因比分析浅显的批评毫无意义,如果对每个文明条分缕析,那就不是比较历史了,而将囊括所有史书。以前的大历史观和比较史观顶多是横向纵向单线比较,汤因比希望做个全面的统计学对照,构造整个世界文明走向的回归图,野心很大,也足够好地说明了。宗教观念对分析影响不大;但普世教会分析确实不深,罗列更多,要去读他另一本宗教观
0 有用 - 2023-08-24 03:19:37 广东
看目录和书评无比期待,但内容是在太散乱了,没有枝干主线,只有满地叶子。
0 有用 COGOCO 2023-08-01 03:36:02 天津
啃下来了,但过目即忘。
0 有用 溪南 2023-07-27 15:33:22 江苏
通博古今,论述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