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卖桔者言》的原文摘录

  • 灯塔是经济学上的一个里程碑。一提起这个诗意盎然的例子。经济学者都知道所指的是收费的困难,这困难令灯塔成为一种非政府亲力亲为不可的服务 (查看原文)
    无事生非 1赞 2012-11-09 07:15:58
    —— 引自第55页
  • 知价而不知质,基本上等于不知价。 (查看原文)
    Mr.Suzuki 2回复 2012-10-04 23:35:45
    —— 引自第110页
  • 清除成见的法门是天真,而天真是对世事保持着长生不老的看法。 。。。。。怎样观察,怎样调查,怎样思考,怎样推理,怎样验证。 (查看原文)
    无事生非 2012-10-30 08:10:19
    —— 引自第13页
  • 理论永远不可以被事实证实(cannot be proved by facts),只可以被认可(can be confirmed by facts)。找不到事实推翻就是认可,这是科学方法的一个重点。 简单的经济理论:一条需求定律,把局限的转变化为价格或代价的转变,只此而已。 (查看原文)
    无事生非 2012-10-30 08:20:20
    —— 引自第19页
  • 理论若经不起实证的考验,很难站得住脚 (查看原文)
    无事生非 2012-11-02 07:52:24
    —— 引自第25页
  • 同样的货品。同样的成本,以不同的价格出售,叫作价格分歧(price discrmimination),这是经济学上的一个热门题目。但经济学上课本上分析,说实施价格分赴需要有两个条件:第一条件是要将市场分开或将顾客分开,而经济学者一致认为要将市场分开或将顾客分开是不可能的。这一点显然是错了。只要买者相信自己议定的价够便宜,他也不会再费时去查询,也没有意图公布自己的买价;第二个价格分歧的主要条件,是付不同价钱的顾客的需求弹性必定有所不同----付较高价格的弹性系数一定较高。这条件显然是错的 价格分歧是唯一可以赚钱的方法。 (查看原文)
    无事生非 2012-11-02 07:52:24
    —— 引自第25页
  • 学术上,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的,我一向不理;不知道但需要知道的,我屈膝求教;知道自己是错了的,我欣然承认。但若真理既知,我是半步也不退让的。 任何经济理论,如果含意着产权对人类的行为没决定性的影响,都是谬论。 (查看原文)
    无事生非 2012-11-05 07:26:41
    —— 引自第31页
  • 随意假设世界是如此这般,这些人不但犯了将理想与事实作比较的谬误。他们甚至将理想与神化相比。 在逻辑上,没有价钱收益的服务或供应,当然是要比有收益的为少。但不付出代价的行为是否对社会有害,或是导致浪费,并不是传统经济学所断定的那么简单。 (查看原文)
    无事生非 2012-11-09 07:07:00
    —— 引自第52页
  • 在我认识的经济学者中,观点和我最相近的是科斯。他和我都强调:若不知道事实的真相,我们无人用理论去解释事实。这观点牵涉到很广泛的科学方法论,持有不同观点的学者不大乏人。纯以方法论的角度来评理,谁是谁非不简单,但这不知识重要。从实践研究的角度衡量,科斯和我一向喜欢追查数字资料以外的事实的作风,在行内是比较特别的 (查看原文)
    无事生非 2012-11-10 07:18:01
    —— 引自第61页
  • 为什么在美洲、欧洲、东南亚各地,中国人都能出人头地,成就屡见经传,但偏偏在中国本土却是那样没出息?这问题似深实浅。我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不是制度是什么? (查看原文)
    泥粥 2013-11-11 12:49:53
    —— 引自第86页
  • 当时我走到台上,战战兢兢地打开文稿正要朗读时,突然间想起早年在广西农村结交的但早已不知下落的小朋友。我把文稿推开,说:「我今天能站在这里是很荣幸的。但我要你们知道,当你们在亚洲的农村里看到茅舍前那些烂泥地上打滚的孩子,我曾经是其中一个。假若他们有我的机会,他们今天也可能站在这里的。」 (查看原文)
    机械决定论 2014-04-08 00:01:03
    —— 引自章节:all
  • 经济学的实验室只有一个,那就是真实的世界。你们天生下来就生活在这实验室里。问题是你们不知道自己活在其中。 (查看原文)
    机械决定论 2014-04-08 00:01:03
    —— 引自章节:all
  • 市场可以办到的,政府不干。 (查看原文)
    机械决定论 2014-04-08 00:01:03
    —— 引自章节:all
  • 提到上述,是要说明论生活与收入,无疑一代胜于一代,但论到创业成就,以我家为例,却是一代不如一代了。我可以断言,如果新劳动法在神州严厉执行,有工作时间的上限,而每个被雇用的炎黄子孙都受到这上限约束,不可能有一个的成就比得上我的父亲,不可能有一个比得上我,也不可能有一个比得上我的儿子吧。 (查看原文)
    机械决定论 2014-04-08 00:01:03
    —— 引自章节:all
  •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任何在利息以外有收入的投资都是好投资。 ========== 补鞋的青年在深圳的收入听说比其他地方好,但到那里的手续办起来比较困难,而近年来批准的机会更少了。在深圳,补鞋的收入每月大约是人民币三百元——这比乡间的收入高出大约八倍。除了食宿衣着费用(每月约一百元)、材料及杂费(每月五十元),还有就是工商局及居委会每天都会派员来收费。收费起初每天五角,现已升至每天一元五角了。比对之下,这是一项很大的征收了。没有资本家的“剥削”,却来了一些比马克思笔下的资本家还要厉害的征收“机构”,是目前中国制度改革下的讽刺。一时间,我想起《孔子过泰山侧》的故事。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4-12-08 14:09:10
    —— 引自第1页
  • ========== 吃自助餐,同样的食品,每客收费五十与收费一百的食时与食量不同。收费五十,顾客会吃得较少和较快。收费一百,好些食客会因为价高而不光顾,但光顾的会吃得较多和较久。这也是上河定律。 ========== 读者要知道,古典经济学的发展,生产要素限于土地及劳力。前者有地租,后者有工资,而这二者怎样决定及分配是大话题,从一七七六的亚当·斯密吵到一八九〇的马歇尔才算有定案,但我认为句号还没有画上。资本的概念更麻烦,古典学派拿不准,新古典也拿不准,要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天才费雪才解通了。这里不谈资本,只说地租与工资。 李嘉图(一八一七)是第一个全面分析地租与工资分配的大师。地租他从differential rent 的角度入手,说土地之所以有租值,起于土地的肥沃层面不同,优劣有别。这观点后来的学者一般认为是错了。我认为只有小错,在分析发明专利时大手采而用之,一九七七写成了二〇〇五才发表的重要一长节(见《张五常英语论文选》,第二十章第三节)。李氏对工资怎样看呢?后人把Iron Law of Wages(工资铁律)加在他的身上,他自己不一定同意。这铁律说,工资是仅可满足人类生存的要求的收入——不是生与死之间的界线,而是人类认为值得活下去的主观收入水平。到了密尔(一八四八),亚当·斯密的一个旧观就发展为Wage-fund Theory。这是指雇用员工的老板拿出一笔款额,为雇用工人而备,而工资就是这款额除以工人的数目。不可能错,但说了等于没说。密尔后来承认是错了,知道这想法不能决定工资的本身。 重要的发展来自一个德国学者(Johann Heinrich von Thunen,1783-1850)。马歇尔重视这个人。此君提出了边际产出理论(Marginal Productivity Theory),说工资会等于工人的边际产出所值。到了马歇尔之手,边际产出曲线就成为生产要素的...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4-12-08 14:09:10
    —— 引自第1页
  • 学问者,玩意也。既然是玩意,学问有趣。学问这门玩意要为真理而执著,但成见避之则吉也。清除成见的法门是天真,而天真是对世事保持着长生不老的看法。读者能够每次看到同样的事,或面对同样的问题,仿佛是第一次遇上吗? (查看原文)
    一个人的迷雾 2016-06-24 13:47:19
    —— 引自第13页
  • 创作时作者身在园中,整件作品包围着作者。我不先作任何图样设计,建造时在场中指挥,晚上细想这里那里怎么办,日间见到不满意的这里那里修改一下。 (查看原文)
    昭歌山 2018-12-07 19:40:07
    —— 引自第247页
  • 楼价上升主要因为地价上升。人口密度、经济情况、土地供应等因素皆老生常谈,而远为复杂的是政府的土地政策会有决定性的影响。 (查看原文)
    freedom 2021-11-21 23:03:14
    —— 引自章节:猪价与楼价:评中国的土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