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玻璃》内容简介:当时诗坛有三大诗人像丰碑供人瞻仰,达特被誉为第四大诗人,这第四个是从校园走出来的。有诗评说,三大诗人的特征是控诉、歌唱、幻想,第四大诗人不同,他撒野。这种望文生义的评价对达特毫无意义,他从不参加文坛的任何集会,成天在校园打架和追逐女孩,但说他撒野倒是点到要害,不过他撒野并没有经典意义,他撒野就是打架。在用拳头更有效时,他不用诗说话,一般都用拳头说话。
这个来自农村的人粗鲁得像个流氓一样,动不动就挥拳头。有一次在食堂把一个来自新疆的维族大个子打在地上,两颗牙齿掉在饭盆里,从此声名大噪。他作为拳击手的名声远比他作为诗人的名气大。在他打架的时候,我就帮他拿衣服。他常常是为了李而打架,虽然李害怕打架,不喜欢达特用这种方式维护他,但达特还是义无反顾地为他出气。在食堂打新疆佬就是替李出气。
玻璃的创作者
· · · · · ·
-
北村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北村,1965年生于福建长汀,198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同年任福建省文联《福建文学》杂志编辑,1996年因故离职,为自由写作者至今。坚持生命立场,提倡良知写作。创作生涯起始于自由思想蓬勃的80年代中期,被批评界冠以中国先锋文学代表作家身份。1992年3月写作遂呈现个体化趋势,与先锋文学甚至整个汉语写作模式脱节,开始其“神性写作”。他的作品主要以信仰之光彻照人类人性和精神内部的黑暗秘密、以及塑造被赋予信仰的真正的理想主义人格为诉求。主要作品有:《施洗的河》《玛卓的爱情》《长征》《鸟》《老木的琴》《公民凯恩》《周渔的火车》《望着你》《玻璃》《愤怒》等。
目录 · · · · · ·
· · · · · · (收起)
"玻璃"试读 · · · · · ·
文学的“假死”与“复活” 北 村 若干年前,我在一次关于文学是否会死亡的电视辩论中称:文学不可能死亡,因为它意味着人的灭亡。那是一次无法展开和深入的辩论。今天重拾话题,我要说的是:文学的载体和宿主已经死亡,文学的境遇发生了重大变化,今天越来越少的人阅读纸媒体上的文学,人们只关心诺贝尔奖的奖金是否用于作家还债;读者大量吞咽动漫,海量汲取资讯垃圾,是浏览,而非阅读..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达特说,你要逼我死吗?李说,你不能这样了。达特说,我爱芊,我也爱你呀。李说,我无所谓,你爱芊就真的对她好,别再惹事了,我们每一次闹别扭都是为了这事,如果你还恶习不改,我们没有好结果。达特好久没说话,后来说,我无法想像我只跟一个女孩在起,我认为这并非不忠诚。我手里握着四条辫子,我爱她们每一个,我也爱你,这没什么相干。李说,你要是这么下去,你就会一个字也写不出来。达特说,真的吗?我不好吗?李说,我们是好朋友,你就是不懂爱情,别的我没话说。达特笑道,我问你,如果我的爱人死了,我又爱了另一个,这是不是个?李说,在天上她们是一个,在地上她们是两个。达特就不吱声了。后来他小声对李说,别用那种眼神看我,我好好爱她就是了。 (查看原文) -
达特说,我也不喜欢诗人到处游荡,但这是我们唯一的交流方式,现在我们是非主流的,我们只有到处游历,我们像是云游的托钵僧样。 (查看原文)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玻璃"的人也喜欢 · · · · · ·
玻璃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6 条 )
> 更多书评 26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3)7.4分 63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基情/姬情书单 (冬寂黑森灵)
- 【补文推荐向】搞基耽美 业内最佳 (兮称)
- 青春 代价 不确定的感觉(CN) (黑压压一片)
- 我的民国文艺Ⅶ (羊的门)
- ————我的书架(小说)———— (半解)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玻璃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coney 2012-06-14 00:08:24
文化的用处在于,增加犯罪的力度、邪恶的力量。好久没有一本书让我这么着迷了。
1 有用 cronopoe 2021-05-12 10:08:48
李达特内心的冲突,个人在追求终极目标的巨大困难,诗人之死。我始终相信他们是同一个人。
4 有用 火·霸总研究·锅 2014-08-05 22:07:28
而我却被这奇怪的友情打动了。上周末路过某店,店门口写着,爱到地动山摇,爱到无可救药。
0 有用 不不鱼🌈 2011-06-30 14:50:40
此生没有能力再读它第二遍
1 有用 别楼 2016-02-13 23:23:36
一个诗人的分裂和皈依。大约就是八十年代诗人的精神速写,最后真的诗人都死了,终于有权力骂这是个精神死掉的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