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那些事
文:水瓶子
接触宋朝是看何仁勇的《梦回宋朝》。在他的书里,我知道了宋朝的制度,宋朝的人,还有宋朝那些趣事以及荒唐事。何仁勇是重庆开县人,认识他也是因为一片关于开县的博客。他说他是开县人,我说,我只去过一次开县。在开县城,有我的同学。在那里,我看见了一个移民城的繁盛;透过那一本厚实的记录相册,我看见了曾经古老开县城的模样。古老的开县城就像一个历经世事沧桑的老妪,她宁静、沉稳,拥有古朴、娴静的气质。人杰地灵,所以何仁勇也会静观历史,以他独到的见解和写作方式来诠释繁盛的宋朝。
喜欢何仁勇以现代人的眼光来评判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言辞幽默风趣,言简意赅,贯穿在历史事件之间,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宋朝的国情,更容易明白宋朝的历史。虽然篇幅短小,但是涉及方面广,为初次认识宋朝的人提供了台阶,为需要深层次研究宋朝的人打下了基础。
我便是这一类的读者。需要一个台阶来认识宋朝。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心里并没有一气呵成读完的欲望。只是把它放在了角落里,经过一些生活琐事更加无暇关注。但是当清闲时刻,拿出这本书开始读,刚读完第一篇便开始一气呵成。通过阅读,我知道,宋朝是一个“没有城管的时代”,是一个开放社会。那个时候有了夜市,市井繁荣,社会和平。在那个和谐的社会里,人才辈出。有我们耳熟能详的三苏,王安石,欧阳修,包拯,范仲淹。。。有太多的名人聚集在这个朝代,使得这个朝代热闹非凡。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所以丰富了历史舞台,他们也丰富了《梦回宋朝》的里的故事。
跟随着作者的思路,你可以知道宋朝的来历,赵匡胤是何许人也,柳三变、包拯、三苏、王安石是何许人也。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印象最深刻的人是王安石、包拯、还有陆游。我不管王安石是何许人也,他在宋朝有何等显赫的地位,在我的心里,他就是一个固执倔强的老头。变法虽然可以励精图治,但是也需要顺心民意,循序渐进。雨水太猛必成洪灾。因为变法而逐渐失去自己的朋友,没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样不仅使自己处于孤立地位,更使旧党派的力量不断坚固。翻来覆去,却是一场变法闹剧。
铁面无私的包拯是我儿时已经记得的宋朝名人。作者和我是一个年代的人,所以那首开封有个包青天的歌曲特别熟悉。看见他将此歌呈现在书里,心里便感到特别的温馨。故事里的包拯确实是个不苟言笑铁面无私的人物,但是也不失享受生活的乐趣。他也爱喝酒,喜欢与文人聚首。至于其他的爱好我也不得而知。但是呢,最关键的是何仁勇替包拯叫冤,他说包拯没有斩陈世美。戏曲中包公斩陈世美已经,谁知,这只是一场戏曲而已。作为耳目闭塞的我终于明白陈世美是清朝人,和包拯没有任何关系。作者为包拯叫屈,那包拯在泉下有知也会安心,若陈世美真生在宋代,那包拯的铡刀也会毫不留情的斩下。
最悲情的是陆游。一生抑郁而终,连最深爱的恋人也不能相守白头。一辈子受到情感的煎熬,仕途低迷的困恼。看见墙上那首《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园春色宫墙柳。。。。心里便百感交集。宋朝这段悲戚的情事似乎历历在目呈现在眼前。唐婉的心伤,陆游的无奈,那悲伤的气息充斥在整个沈园。如果他们生存在现代,是否可以在重逢后再次相守;是否可以不顾父母之言而固执在一起。可是,如果生在现代,表兄妹又怎能成亲。如果生在现代,便不会有钗头凤这段凄美遗憾的爱情故事传送人间。那么,陆游的仕途是否会出人意料地平步青云。不能问在仕途与爱情之间你选择谁。虽然这样的选择是因为母亲的干涉,但是他终究放弃了爱人而选择了仕途。在这个原本可以一展抱负的时代却因为奸人当道,皇帝无能而使仕途黑暗。在这样一个似乎不公正的时代何能实现梦想呢。
如果陆游可以感知自己仕途的命运,那么,他一定不会放弃唐婉吧。
水瓶子:宋朝那些事
|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