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设计随笔79》内容简介:我认为自己是设计师,而不是作家。十多年前,在鲜有证据证明我有写作才能的情况下,三名优秀的编辑史蒂夫·海勒、奇·珀尔曼和里克·波伊诺就纷纷开始给我一些简单的撰稿任务。他们的鼓励和建议让我学会了如何从作者的角度思考。大约在四年前,里奇、比尔·德兰特尔、杰希卡·海尔凡德和我决定创建一个博客,不过当时心中并无明确的目标计划。《设计随笔79》的成功编纂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初的那个决定,以及我们之间的友谊。在每天的工作中,我都能从世界上最优秀的设计师们那里获得灵感和激励,他们是:吉姆·拜伯、迈克尔·杰瑞克、卢克·海曼、艾伯特·米勒、丽萨·施特劳费德,尤其是宝拉·谢尔,文笔优美的她为我树立了一个重要榜样。艾伯特则创造了《设计随笔79》优雅(且诙谐)的设计风格。萨什·菲尔南多则以无比的勇气和热情,负责了该项设计的实施,直至最后完成。对于以...
《设计随笔79》内容简介:我认为自己是设计师,而不是作家。十多年前,在鲜有证据证明我有写作才能的情况下,三名优秀的编辑史蒂夫·海勒、奇·珀尔曼和里克·波伊诺就纷纷开始给我一些简单的撰稿任务。他们的鼓励和建议让我学会了如何从作者的角度思考。大约在四年前,里奇、比尔·德兰特尔、杰希卡·海尔凡德和我决定创建一个博客,不过当时心中并无明确的目标计划。《设计随笔79》的成功编纂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初的那个决定,以及我们之间的友谊。在每天的工作中,我都能从世界上最优秀的设计师们那里获得灵感和激励,他们是:吉姆·拜伯、迈克尔·杰瑞克、卢克·海曼、艾伯特·米勒、丽萨·施特劳费德,尤其是宝拉·谢尔,文笔优美的她为我树立了一个重要榜样。艾伯特则创造了《设计随笔79》优雅(且诙谐)的设计风格。萨什·菲尔南多则以无比的勇气和热情,负责了该项设计的实施,直至最后完成。对于以上诸位,我都心存感激。我还要特别感谢普林斯顿建筑出版社的凯文·利珀特,马克·拉姆斯特、克莱尔·雅各布森,以及劳伦·纳尔逊·帕卡德,是他们提出了《设计随笔79》的出版计划,让它成功付梓。
作者简介 · · · · · ·
迈克尔·别拉特是"五角星"(Pentagram)国际设计咨询公司纽约办事处的合伙人,曾与他人联合编撰了《蒂博尔·卡尔曼:乖戾的乐观主义者》(Tibor?Kalman:Perverse Optimist)和设计评论文选《近距离察看》(Looking Closer)的第五辑,并创办了网络杂志《设计观察家》(Design?Observer.com)。作为耶鲁大学艺术学院在平面设计领域的资深评论家,别拉特曾荣获2006年度美国平面艺术协会奖章。
目录 · · · · · ·
埃德·拉斯查:当艺术上升到平面设计的高度
让回形针见鬼去吧
杰克森·波洛克的救命恩人
向方块致敬
埃罗 沙里宁40年前设计的候机楼
效果图与实物
谈建筑时,我们会聊些什么
彩光画
维格尼利先生的地图
我讨厌ITC Garamond字体
1 989:革命的根源
两条注解看世界
康涅狄克州的“标识门”
整车的乘客都在欢呼
全世界最棒的艺术家
布鲁斯·麦考尔的超大码世界:暂无可能
弗莱德·马塞林诺的不能承受之轻
风格的好处
真实性:一份用户指南
设计与他人的影响
我和我的金字塔
论(设计)“胡扯”
叫“白痴”又怎样:名字到底有何含义?
避简就繁
我最喜爱的书可与设计无关(是吗?)
瑞克·瓦里森蒂:此事关乎个人
参与人员名单如下
每个纽约客都成了目标
我是抄袭者
佛罗里达州的庆典城
平面设计的远大前程
背景的神秘力量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最后日子
为舞蹈家特怀拉·萨普设计《楼上房间》
当“创新”成了时髦口号
威尔逊·皮克特,设计理论家,1942-2006
团队设计
异域来的奴仆
通往地狱的道路:如今由创新铺就!
当设计成了生死攸关的大事
值得称颂的慢设计
玛西莫·维格尼利的铅笔
论从跑步机上摔下来
· · · · · · (收起)
喜欢读"设计随笔79"的人也喜欢 · · · · · ·
设计随笔79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设计随笔79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 条 )

从泛设计的角度看待消费时代的艺术正义
> 更多书评 5篇
-
人海笔芯 (追一个球或一只野兔是我的快乐)
果然是表达狂热者的表征,体现了些无所不知的情节。 很多事情似曾相识,也许换个壳子就能套用在身边某些故事里面 1既然谁都能抄袭你的设计,那么你不妨比他们抢先一步 2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设计师,我不无沮丧的发现自己已经具备一种能力,透视任何设计新作,直接看到其诞生过程中那一连串无休止的会议 3客户们往往要求平面设计师把复杂的理念转化为简单的图标,这种要求有时可行,不过往往 无法实现 4照此类推每次设计方案展示...2011-03-30 20:17
果然是表达狂热者的表征,体现了些无所不知的情节。 很多事情似曾相识,也许换个壳子就能套用在身边某些故事里面 1既然谁都能抄袭你的设计,那么你不妨比他们抢先一步 2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设计师,我不无沮丧的发现自己已经具备一种能力,透视任何设计新作,直接看到其诞生过程中那一连串无休止的会议 3客户们往往要求平面设计师把复杂的理念转化为简单的图标,这种要求有时可行,不过往往 无法实现 4照此类推每次设计方案展示都不可避免的或多或少是在扯淡 5功能上的需求——房子必须有一个洗澡间,标题必须清晰可读,牙刷必须符合嘴巴的大小——都是实在的,可以测量的,而直觉却通常无法坦诚解释 6也许我就是喜欢把标题设成bodoni字头,或者我就是喜欢让产品体现流体设计的风格,或者我就喜欢在建筑上铺盖一层白色陶瓷网格板,所以谈到功能问题能开诚布公,谈到直觉却总是胡诌一通,一个简单的事实——“我不知道,我就是喜欢它这样”这样的解释是行不通 的 7所以关于颜色或字体的象征意义,某种形状的历史必然性,诸如此类无法论证的主张,主观选择的设计元素与商业目标达到融合 8他经过无休止的谈判说理和解释才赢来项目中大群利益方的支持,而另一位炫耀了自己的艺术直觉和冲动性格后,竟然无需扯淡来弥补一切,艺术家就喜欢这样的行事作风,所以他能不气愤么? 9“要创造史无前例的全新作品,向旁观者展示我有多聪明” 10平面设计很简单,只是我们偏要让它难做起来 11讲述客户如何把设计弄砸的故事总是很有趣,而且这已成为当代平面设计文章的主要来源(在如今的网络设计中亦然) 12抓住设计良机的方法只有两种:名声和人际关系 13“”说到底,如果我都不愿意让我的新客户在我家过夜和我的家人一起吃早餐的话,为什么我还要耗时费力的为他们工作呢?
回应 2011-03-30 20:17 -
一位设计师,如果对经济学一窍不通的话,又怎能规划设计好一份年报呢?如果对文学没有任何激情或兴趣的话,又怎能做好一本书的版面布局呢?如果不对科学略知一二的话,又怎能为一家高科技企业设计一个合衬的标识呢? 当代设计教育就其本质而言不含任何价值观的表达:设计方案纯粹依靠视觉元素,脱离了所有文化语境。而这种观念的最大受害者,不是高雅文化,而是大众文化。 如今,设计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们尤为关注技术;他们生怕...
2016-04-26 09:35
一位设计师,如果对经济学一窍不通的话,又怎能规划设计好一份年报呢?如果对文学没有任何激情或兴趣的话,又怎能做好一本书的版面布局呢?如果不对科学略知一二的话,又怎能为一家高科技企业设计一个合衬的标识呢? 当代设计教育就其本质而言不含任何价值观的表达:设计方案纯粹依靠视觉元素,脱离了所有文化语境。而这种观念的最大受害者,不是高雅文化,而是大众文化。 如今,设计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们尤为关注技术;他们生怕自己的学生说将来会因为在电脑方面的无知而耽误前程。殊不知,广义范围内的无知才是更严重的问题。教育者们应该通过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让学生们接触到各种意义深远的文化。否则,这些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们将继续使用哪种只有他们同班同学才能领会的设计语言。长此以往,设计师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困守在自言自语里。
回应 2016-04-26 09:35
-
一位设计师,如果对经济学一窍不通的话,又怎能规划设计好一份年报呢?如果对文学没有任何激情或兴趣的话,又怎能做好一本书的版面布局呢?如果不对科学略知一二的话,又怎能为一家高科技企业设计一个合衬的标识呢? 当代设计教育就其本质而言不含任何价值观的表达:设计方案纯粹依靠视觉元素,脱离了所有文化语境。而这种观念的最大受害者,不是高雅文化,而是大众文化。 如今,设计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们尤为关注技术;他们生怕...
2016-04-26 09:35
一位设计师,如果对经济学一窍不通的话,又怎能规划设计好一份年报呢?如果对文学没有任何激情或兴趣的话,又怎能做好一本书的版面布局呢?如果不对科学略知一二的话,又怎能为一家高科技企业设计一个合衬的标识呢? 当代设计教育就其本质而言不含任何价值观的表达:设计方案纯粹依靠视觉元素,脱离了所有文化语境。而这种观念的最大受害者,不是高雅文化,而是大众文化。 如今,设计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们尤为关注技术;他们生怕自己的学生说将来会因为在电脑方面的无知而耽误前程。殊不知,广义范围内的无知才是更严重的问题。教育者们应该通过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让学生们接触到各种意义深远的文化。否则,这些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们将继续使用哪种只有他们同班同学才能领会的设计语言。长此以往,设计师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困守在自言自语里。
回应 2016-04-26 09:35 -
平面设计师很幸运。我们是世界上大量信息的构建者。可以说有多少客户,我们就间接参与了多少领域。仅仅一天之中,设计师就会与一个客户谈论房地产,与另一个客户探讨癌症治疗,又与第三个客户研究升降机。而牙医终日劳神费心的却只能是牙齿,只需想象一下你就能体会到他们的工作有多枯燥了。
2016-04-25 15:54
-
平面设计最妙的地方就在于,它总是围绕其他话题而展开。公司法、职业足球、艺术、政治、罗伯特·威尔森。如果“其他事物”,不管它具体是什么,无法让我兴奋的话,那我就真的无法做好设计这份工作了。对我来说,结论只有一个:你的兴趣越广泛,你的作品也就会越精彩。 世间万物并不都与设计相关。但是设计却关乎世间万物,它包罗万象。
2016-04-25 15:48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2007)9.2分 17人读过
-
暂时无货,预计2天到货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设计随笔79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boohoo 2011-04-19
看书的目的仿佛是在沙漠中找绿洲,偶尔还可以发现古堡的海市蜃楼
0 有用 realfish 2011-03-14
1 有用 漫步 2010-12-14
真的就是随笔,关乎设计又不关乎,一种生活态度。
0 有用 Kayla X 2011-03-22
又是没读完。╮(╯_╰)╭
0 有用 ☆™ 2010-07-14
我觉得还不错啊 有些标题写的不错
0 有用 MCMXCI 2017-11-13
有意思
0 有用 Karinse 2016-04-09
外行人读得好烦躁,是行距太小?东城区图书馆 J06/1051 012T000058328
0 有用 戴姆诶特 2016-03-07
翻译太烂!没图!这类的设计杂文一定要回到当时的语境里面读~
1 有用 🐰 2016-02-12
居然有中文版!!!
0 有用 夏末 2015-10-25
怎么说呢,在图书馆借了三周,却没有看完,一半的进程真没什么可说,只针对个人而言,作者的用心很细腻,虽然并没有强调设计,但和设计有关的事情,相连的事情,我们做设计的总得去关注。设计是广泛的,所以要了解的十事物也得广泛。所谓【好的设计就是好的生意】,那么,好的生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