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书房是一种奢侈。时至今日,许多读书人都没有自己的书房。本书作者江晓原显然是个完全实现了梦想的读书人。他很可能是中国第一个将档案馆的密集架搬进书房的人。这个书房实在奇特:地上铺着铁轨,用带滑轨的密集架放书,可以比原来的藏书量增加三倍。区区十九平方米的空间打造出拥有三万藏书、四千藏碟的“书影之城”。江晓原坐拥着大气实用的书房,以猫的灵性和优雅让这些藏书藏碟生动起来。让我们走进“老猫的书房”,感受别样的才情与人生。
题解
前书房时代
1 雪夜闭门读禁书
1.1 爱上读书
1.2 少年惊艳梅花谱
1.3 张庆第先生
1.4 高考
2 学生时代
2.1 《西厢记》
2.2 科学史
2.3 淘书路线图
书房时代
3 书房的变迁
3.1 终于在滑轨上成为书虫
3.2 女儿的“童年记忆”
3.3 阅读综合征
4 在“阳台”与“卧室”之间
4.1 “见习巫觋”
4.2...
(展开全部)
4.2 天学
4.3 “第二专业”
5 我的书评生活
6 两种文化
6.1 “两种文化”
6.2 我们的科学文化
6.3 科幻的三重境界
6.4 量化考核·计划学术·学术过热
7 书房的生命
7.1 和书相爱
7.2 作客书房
书·缘
8 人在旅途,心念书香
8.1 在汉城搜寻《三国遗事》
8.2 “失而复得”之《曹雪芹扎燕风筝图谱考工志》
8.3 异域购书之艳遇种种
9 那些人,那些事
9.1 戈革
9.2 书痴L
9.3 周雁
尾声
后记
江晓原,男,1955年生。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主任、教授、博士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
“文革”中失去上高中的权利,初中毕业后在纺织厂当了六年电工。自幼好古成癖,特别迷恋于古代历史和中国古典文学。恢复高考后以第一志愿考入南京大学天文系天体物理专业(因为感到理科的知识自学起来不像文科那样容易),1982年毕业后又考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读了六年科学史研究生,1988年成为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专业的博士。自此一直在文科和理科的交界处行走。
曾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工作15年,1994年中国科学院特批晋升研究员,次年成为博士导师。长期领导着国内唯一的天文学史研究组。1999年春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出任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之首任系主任至今。曾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首任院长。
> 全部原文摘录
看过后热血沸腾,,这才是原原本本的爱书之人,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 永远是真理
作者第一专业相关的书没看过一本,尽看这种不正经的,得检讨~~
图书馆别人读罢放桌上被我捉了来,读到60页已经感觉自己对读书的理解又被引领着更上一层~
香艳词让我想起11年陪大头去复试,面试的题目是唐代类书与宋代艳词二选一。她一说我就笑了,“唐代类书是神马我们都不知道,香艳词吕老师上课讲得多了。”当年确实很无知呐。书中许多有趣的小段子,特别可爱。文风虽是诙谐的,对待事物的态度一点儿不马虎。页29“我看到一个奇怪的专业,考三门课:天文学导论、中国通史和古代汉语,这三门对你来说不是都很合适吗?”
112
有趣
有一间书房是件多美妙的事情,啊哈哈,阅读量还太少的我。我有个图书角呀~爱上读书总算不晚,我还有大把时间与书虚度。
读起来饶有趣味
对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对思考还行,其他意思不大
【7.5分】记得最早是在一档叫《秘境追踪》的科教节目中知道江晓原其人的,彼时其作为嘉宾对地外文明存在的可能性做了一番逻辑雄辨的分析推理,语调虽轻柔迟缓,但却无比令人信服,当下便对此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时隔多年,当读到江教授这本讲述自身读书经历的小书时,才终于对其生平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钦佩其博览群书与涉猎广泛之余,更惊叹其书房有二万藏书与三千影碟之巨,难能可贵的是,如此博学多识之人,谈及过往时却格外... 【7.5分】记得最早是在一档叫《秘境追踪》的科教节目中知道江晓原其人的,彼时其作为嘉宾对地外文明存在的可能性做了一番逻辑雄辨的分析推理,语调虽轻柔迟缓,但却无比令人信服,当下便对此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时隔多年,当读到江教授这本讲述自身读书经历的小书时,才终于对其生平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钦佩其博览群书与涉猎广泛之余,更惊叹其书房有二万藏书与三千影碟之巨,难能可贵的是,如此博学多识之人,谈及过往时却格外平易近人,语气透着质朴与真诚,阅读的过程好似与作者共同重温了其多年来读书、买书以及藏书的难忘经历,既有大量生动有趣的奇闻逸事,同时又夹杂着作者本人学术生涯的成长与思想感悟,读来厚重而启人深思!全书读毕,印象最深的还是作者对于书籍那份发自内心的喜爱以及与书相伴的幸福感,衷心盼望他能成为那只愉快的老猫~ (展开)
> 更多短评 44 条
> 更多书评 3篇
> 8人在读
> 116人读过
> 153人想读
订阅关于老猫的书房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南薰 2012-04-20 21:33:04
看过后热血沸腾,,这才是原原本本的爱书之人,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 永远是真理
0 有用 鹠鷅 2014-09-24 23:06:21
作者第一专业相关的书没看过一本,尽看这种不正经的,得检讨~~
0 有用 张冶 2011-05-26 18:00:52
图书馆别人读罢放桌上被我捉了来,读到60页已经感觉自己对读书的理解又被引领着更上一层~
0 有用 乌子虚 2013-05-26 23:43:50
香艳词让我想起11年陪大头去复试,面试的题目是唐代类书与宋代艳词二选一。她一说我就笑了,“唐代类书是神马我们都不知道,香艳词吕老师上课讲得多了。”当年确实很无知呐。书中许多有趣的小段子,特别可爱。文风虽是诙谐的,对待事物的态度一点儿不马虎。页29“我看到一个奇怪的专业,考三门课:天文学导论、中国通史和古代汉语,这三门对你来说不是都很合适吗?”
0 有用 两只羊 2010-07-09 20:03:42
112
0 有用 衍 2022-01-25 21:08:38
有趣
0 有用 k 2019-06-23 22:33:40
有一间书房是件多美妙的事情,啊哈哈,阅读量还太少的我。我有个图书角呀~爱上读书总算不晚,我还有大把时间与书虚度。
0 有用 寒山 2018-12-29 19:13:24
读起来饶有趣味
0 有用 邝海炎 2018-11-15 13:47:06
对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对思考还行,其他意思不大
0 有用 empiresteven 2018-07-12 13:32:17
【7.5分】记得最早是在一档叫《秘境追踪》的科教节目中知道江晓原其人的,彼时其作为嘉宾对地外文明存在的可能性做了一番逻辑雄辨的分析推理,语调虽轻柔迟缓,但却无比令人信服,当下便对此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时隔多年,当读到江教授这本讲述自身读书经历的小书时,才终于对其生平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钦佩其博览群书与涉猎广泛之余,更惊叹其书房有二万藏书与三千影碟之巨,难能可贵的是,如此博学多识之人,谈及过往时却格外... 【7.5分】记得最早是在一档叫《秘境追踪》的科教节目中知道江晓原其人的,彼时其作为嘉宾对地外文明存在的可能性做了一番逻辑雄辨的分析推理,语调虽轻柔迟缓,但却无比令人信服,当下便对此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时隔多年,当读到江教授这本讲述自身读书经历的小书时,才终于对其生平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钦佩其博览群书与涉猎广泛之余,更惊叹其书房有二万藏书与三千影碟之巨,难能可贵的是,如此博学多识之人,谈及过往时却格外平易近人,语气透着质朴与真诚,阅读的过程好似与作者共同重温了其多年来读书、买书以及藏书的难忘经历,既有大量生动有趣的奇闻逸事,同时又夹杂着作者本人学术生涯的成长与思想感悟,读来厚重而启人深思!全书读毕,印象最深的还是作者对于书籍那份发自内心的喜爱以及与书相伴的幸福感,衷心盼望他能成为那只愉快的老猫~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