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法) 加缪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原作名: L'ÉTRANGER
译者: 柳鸣九
出版年: 2010-1
页数: 138
定价: 19.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经典印象·小说名作坊
ISBN: 9787533929671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原作名: L'ÉTRANGER
译者: 柳鸣九
出版年: 2010-1
页数: 138
定价: 19.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经典印象·小说名作坊
ISBN: 9787533929671
内容简介 · · · · · ·
《局外人(精装)》内容简介:即使放到近七十年后的今天,《局外人》仍然是一部很酷的小说。主人公那冷冷的语调,那不动声色的表情,那懒洋洋的姿态,那优雅的无聊,至今依然让我们着迷不已。《局外人》就像一个经典文学版的硬汉侦探,不过,他追捕的不足罪犯,而是人生的荒诞与虚无。
在线试读
:
作者简介 · · · · · ·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1960),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奖获奖作家之一。
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有个人早年离开自己的村子,外出谋生。过了二十五年,他发了财,带着妻儿回家乡。他母亲与他妹妹在村里开了家旅店。为了要让她们得到意外的惊喜,他把自己的妻子和儿子留在另一个地方,自己则住进他母亲的旅馆。进去时,他母亲没有认出他。他想开个大玩笑,就特意租了一个房间,并亮出自己的钱财。夜里,他的母亲与妹妹为了谋财,用大锤砸死了他,把尸体扔进了河里。第二天早晨,他的妻子来了,懵然不知真情,通报了这位店客的姓名。母亲上吊自尽,妹妹投井而死。这则报道,我天天反复阅读,足足读了几千遍。一方面,这桩事不像是真的,另一方面,却又自然而然。不论怎样,我觉得这个店客有点咎由自取,人生在世,永远也不该演戏作假。 就这样,我睡大觉、进行回忆、读那则新闻报道,昼夜轮回,日复一日,时间也就过去了。我过去在书里读到过,说人在监狱里久而久之,最后就会失去时间观念。但是,这对于我来说,并没有多大意义。我一直不理解,在何种程度上,即可说日子慢慢难挨,又可说苦短无多。日子,过起来当然就长,但是拖拖拉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后就混淆成了一片。每个日子都丧失了自己的名字。对我来说,只有“昨天”与“明天”这样的字,才具有一定的意义。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1页 -
我们很少信任比我们好的人,这可太真实了。我们宁肯避免与他们往来。相反,最为经常的是我们对和我们相似,和我们有着共同弱点的人吐露心迹。因此,我们并不希望改掉我们的弱点,也不希望变得更好,我们大概首先应该被判犯了错误。我们只是希望在我们的道路上受到怜悯和鼓励。一句话,我们希望不再有罪,同时对自己的纯洁不作努力。不要够多的无耻,也不要够多的道德。我们既无力作恶亦无力为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4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经典印象·小说名作坊(共55册),
这套丛书还有
《继承者》《罗生门》《人体艺术家》《寻找格林先生》《老妇与猫》
等
。
喜欢读"局外人"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局外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565 条 )





《局外人》的哪些情节、段落体现了加缪的存在主义哲学观?
要知道人是否自由,就必须了解人是否能拥有一个主宰。加缪认为,在关乎人是否自由的这个问题离不开回答另一个问题:上帝。因为在上帝面前,人是没有自由的,只有生来的原罪。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就只有两种抉择:要么人是不自由的,全能的上帝为此负责。要么人是自由的,那么人...
(展开)
论坛 · · · · · ·
类 | 来自小了个白 | 2019-03-04 21:20:52 | |
出世还是入世,这一直是个问题 | 来自Hase | 2018-08-04 06:38:50 | |
内容简介不对吧= = | 来自öö | 1 回应 | 2017-07-06 11:52:20 |
觉得蛮好 | 来自IヽEvil. | 2010-10-25 19:44:55 |
其他版本在豆瓣书店有售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3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9.1分 305622人读过
-
Vintage (1989)9.0分 1325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9.2分 60278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9.1分 28019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0年3.1~4.30大陆推出的外国文学新书 (Onetti)
- 书面很惊艳 (心之旋影)
- Bowie's top 100 books - the complete list (mibo lost)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2015年购书目录 (思郁)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局外人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银河小姐 2013-01-21 11:40:15
好多电影里出现过的书
1 有用 看不见的城市 2011-08-07 23:55:40
彻骨的冰冷,灭顶的悲哀。加缪果然乃我心头大好,顺便附和一下格里耶对基卢“保证尊重原著”的嘲笑&BS,马上看《鼠疫》!
4 有用 不流ᝰ 2010-10-22 01:07:49
马原在封底上的推荐语就是胡说八道。
11 有用 一默 2017-06-27 22:04:22
他冷漠,虚无,绝望,“怎么都行”,唯独不欺骗自己,拒绝对世界和自我的矫饰。他总游离在自我之外,旁观一切。在他的冷漠中,一切的行为和情绪都无比真实而荒诞。他是罪人,然而他并不因为罪而被惩罚,而是因为这个世界不允许冷漠的存在。在最后的时刻,他对这个世界敞开了心扉。
10 有用 海阔天空祝沽笙 2013-08-03 14:03:09
加缪笔下的默尔索,一副懒洋洋、冷冰冰、蔫耷耷的样子,不禁让我联想到王小波笔下无所不在的王二同志。怪物作为"正常人"眼中的异端,自然是不合群,甚至不被接纳的局外人。加缪关心的不是一个人该不该对自己母亲的死无动于衷,他更在意整个社会伦理系统如何对待它所评判的"冷血人"。结果不言而喻,比起那荒诞的个体,代表公平正义的法庭暴露出的虚伪令人触目惊心。实际上这也是加缪及存在主义对每个人极容易自以为是的道德认知... 加缪笔下的默尔索,一副懒洋洋、冷冰冰、蔫耷耷的样子,不禁让我联想到王小波笔下无所不在的王二同志。怪物作为"正常人"眼中的异端,自然是不合群,甚至不被接纳的局外人。加缪关心的不是一个人该不该对自己母亲的死无动于衷,他更在意整个社会伦理系统如何对待它所评判的"冷血人"。结果不言而喻,比起那荒诞的个体,代表公平正义的法庭暴露出的虚伪令人触目惊心。实际上这也是加缪及存在主义对每个人极容易自以为是的道德认知的审问---它实际上脆弱得不堪一击,这种对公众的价值判断的质疑放在今天中国微博的语境下是极其合适的。加缪后来写了本<<反抗者>>,其实在他的哲学里,反抗者也就是孤独的局外人,正是通过主人公极度消极的反应,群体正确的价值观被消解:它们的危机也暴露无遗。 (展开)
0 有用 241个人 2023-05-25 15:46:11 福建
脑内活动太真实
0 有用 阿简 2023-05-22 15:53:16 未知
“为了不感到自己属于另类,我期望处决我的那天,有很多人前来看热闹,他们都向我发出仇恨的叫喊声。” 这个结尾写得太漂亮了。
0 有用 耶麦 2023-05-16 17:12:24 上海
P74:一个人即使只生活过一天,他也可以在监狱里待上一百年而不至于难以度日,他有足够的东西可供回忆,绝不会感到烦闷无聊。
0 有用 🤐 2023-05-12 08:29:27 广西
如果活着是痛苦的那么死亡就不需要眼泪,但是世人说仪式感很重要
0 有用 勤劳的黄豆豆 2023-04-24 11:19:19 江西
人生如戏,全凭演技,但虚无主义者拒绝表演。不爱这个社会,只爱那个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