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之悟 短评

热门
  • 6 HoboLoco王绥🛒 2019-10-01 20:51:55

    酒鬼式流水账记录的一连串酒鬼式举动。在法国喝酒,说胡话(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在看一本语言学的书),流露各种乱七八糟的情绪,他的小情绪也太多了。我不知道凯鲁亚克最后顿悟出了什么,反正我也顿悟了:如果没有早期以及《在路上》前后的那些书,如果他所有的书都像后期这个样子的话,那凯鲁亚克其实就是美国大冰。

  • 2 Tofu 2010-05-03 12:04:16

    真迷你一书。完全不懂。我快银镯了。

  • 1 人类学科研究员 2011-01-25 15:38:15

    我为什么要去读你后期作品呢。我错了- -

  • 1 阿拉丁 2010-05-06 23:12:18

    场景逼真,但是一看就知道凯鲁亚克的性取向……3.5

  • 1 马达[mǎ dá] 2011-11-02 18:03:43

    当上帝说“汝之生活即吾之所在”时,我们会忘了所有的分离的况味。

  • 1 恶鸟 2010-05-18 16:58:10

    自认为的顿悟

  • 1 王小摩 2012-01-20 19:46:13

    一般吧。看《在路上》就没什么感觉。。。

  • 0 影随茵动 2015-06-09 17:43:46

    渐入佳境,后半部分的自黑和吐槽非常有意思,一场似是而非的寻根之旅。另外,翻译的确实不够好。

  • 0 Tuna Bento 2010-07-19 23:09:03

    真的不错的一本书,真诚的文字讲述自己的故事总觉得比较有信服力(虽然旅程蛮辗转的,法国被形容得蛮恐怖的)。

  • 1 2019-09-07 01:00:12

    大概也只有凯鲁亚克,才能写出“Paris est pourri(巴黎腐烂了)”这样的话。他的父母都在加拿大魁北克出生,而他五六岁之前都不会说英语,他这次来巴黎给自己起名让路易·勒布里·德·凯鲁亚克。他写:可能的话,我是巴黎最孤单的人。清晨六点,天下着雨,我坐了机场大巴去城里,靠近荣军院的地方,接着在雨中坐了一辆出租车,我问司机拿破仑葬在哪里。在巴黎做的头件事就是给了一个长着小脓包的法国女乞丐一法郎(二十美分),并说,“Un franc pour la Française(一法郎献给一位法国女郎)”。然后是几章节与性生活有关的事,还有在细雨濛濛的街道上,他抓起帽子醉意浓浓的下车,给广场上的巴尔扎克塑像大幅度地鞠躬。有时看他的书,就像希腊人说的,嘴里放块浸醋的海绵,不是酷刑而是消解干渴的良剂。

  • 0 AshRialto! 2013-04-26 18:52:17

    这是嗑多了还是喝多了啊,满纸的酒气和呓语。印象最深的竟然是“温柔女郎酒吧”正对面餐馆里用新鲜樱桃做的餐后甜点,多美味!

  • 1 ParisPatient 2018-03-10 17:18:33

    不如叫巴黎之误哈哈哈哈

  • 0 ngaxuyyning 2011-11-03 14:16:50

    朋克佛教徒的归隐

  • 0 Ada 2010-05-19 17:04:15

    翻的很快

  • 0 巴伐利亞酒神 2014-01-22 14:37:16

    凯鲁亚克的东西都是在写自己,因此这“小说”完全可以当成法国的“游记”。巴黎到布雷斯特的火车之旅是一段意外,但所有伟大的旅行往往都是拜那突如其来的囧途所赐。当时痛恨的要死的囧途,在事后却能成为任何作家笔下最最生动有趣的一种反刍。最后,可以为夏多布里昂干一杯。

  • 0 柏林苍穹下 2011-03-25 03:20:14

    巴黎版《在路上》。

  • 0 沈昆默 2012-01-19 14:28:12

    “汝之生活即吾之所在”

  • 0 一切归零 2011-01-16 14:29:23

    这顿悟真是……还不如重读一遍《死者》。

  • 0 小易甫 2010-06-24 21:51:57

    当上帝说"汝之生活即吾之所在"时,我们会忘了所有分离的况味。我不知道这本书究竟是翻译太差还是凯鲁亚克后期过分混乱。不过翻译确实够差。

  • 0 公羊 2010-06-26 17:11:33

    每次看完凯鲁亚克的书都有骂人的冲动。绝对不上第三次当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