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探偵小説芸術論を提唱した、木々高太郎の代表的長編。第4回直木賞受賞作。1936年版画荘刊の復刻。
作者简介 · · · · · ·
木木高太郎(1897—1969),本名林髞,生于日本山梨县西山城郡山城村字下锻冶屋(今甲府市)一个医生家庭。日本大脑生理学学者、小说家、诗人。曾任日本侦探作家俱乐部第三代会长。
1927年,获庆应义塾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32年赴苏联,师从巴甫洛夫研究条件反射学。
1934年,结识侦探小说、科幻小说家海野十三。同年11月,在其鼓动与推荐下,以“木木高太郎”为笔名(将姓“林”拆为“木木”,取名“髞”的偏旁“高”)在《新青年》杂志发表短篇侦探小说处女作《网膜脉视症》。因小说融入精神分析,在当时颇具新意,获得了侦探文坛的广泛好评。
1936年1月至5月,在《新青年》杂志连载《人生的愚者》,并凭借这部长篇侦探小说处女作斩获第四届“直木奖”。这是侦探小说首次摘得“直木奖”桂冠,同时也将侦探小说拉至一个新的高度。1946年5月,在《宝石》杂志发表《新月》,并凭该...
木木高太郎(1897—1969),本名林髞,生于日本山梨县西山城郡山城村字下锻冶屋(今甲府市)一个医生家庭。日本大脑生理学学者、小说家、诗人。曾任日本侦探作家俱乐部第三代会长。
1927年,获庆应义塾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32年赴苏联,师从巴甫洛夫研究条件反射学。
1934年,结识侦探小说、科幻小说家海野十三。同年11月,在其鼓动与推荐下,以“木木高太郎”为笔名(将姓“林”拆为“木木”,取名“髞”的偏旁“高”)在《新青年》杂志发表短篇侦探小说处女作《网膜脉视症》。因小说融入精神分析,在当时颇具新意,获得了侦探文坛的广泛好评。
1936年1月至5月,在《新青年》杂志连载《人生的愚者》,并凭借这部长篇侦探小说处女作斩获第四届“直木奖”。这是侦探小说首次摘得“直木奖”桂冠,同时也将侦探小说拉至一个新的高度。1946年5月,在《宝石》杂志发表《新月》,并凭该作斩获第一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短篇奖。
木木高太郎是为日本侦探小说史做出杰出贡献的伟大作家,是侦探小说转型变革的先驱者。
译者:
陈晓淇,浙江绍兴人,日本关西大学博士,日本通译翻译学会会员。
主要译作:甲贺三郎《蛤蟆屋的杀人》、木木高太郎《人生的愚者》《新月》、松田青子《幽女出没的地方》等。
喜欢读"人生の阿呆"的人也喜欢 · · · · · ·
人生の阿呆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2 条 )

你我皆人生的愚者,只是命运不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或许每个人都是人生的愚者,在生命中重要的关口、节点,会因为自己的年轻或他人的意识,选择对的或错的道路,总要在人海中沉浮或迷茫那么几次,才知道自己到底该有怎样的选择,你我都曾在命运中当过愚者,只是命运不同,选择不同,最后的认知不同,清醒的方向不同,对成功的定... (展开)
“侦探小说艺术性”的体现,以及主角良吉的象征意义

文学与悬疑并重的佳作

千万不要成为人生的愚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呕” 服侍祖母的女仆敏也最近老是干呕,祖母怀疑是孙子良吉做的“好事”。 比良家是国内有名的企业家,但独子良吉却总是惹事,大学中途退学、接触无产党,并因为共产联盟的案件牵连入狱、支持自家工人闹罢工; 家主比良良三决定送良吉出国留学,以避开这纷争的世道,一直反对... (展开)
今年读得蕞舒服的一本侦探推理小说。

整日清醒睿智有什么用,就不能偶尔当一次【人生的愚者】吗?


“侦探小说艺术论”的一次勇敢尝试
> 更多书评 2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4)7.3分 159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直木三十五賞 (1935~2020) (秋豆麻袋)
- 文春文库百大推理小说 (мая)
- ホンダナ ⒈ (秋豆麻袋)
- 直木三十五賞 (葱花花花花)
- 直木賞 (Arctic Monkey)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人生の阿呆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