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运1909 短评

热门 最新
  • 13 水龙吟 2013-10-09 00:37:41

    10年前读觉得很好,如今再听到书里的观点只能莞尔 如果作者觉得清帝国还想要改革的话,那这本书就是浪费时间了

  • 9 黑左。 2013-01-18 16:37:26

    作者自以为诙谐幽默的描述了清末改制前后的各种插曲和段子,但一没有详实的考据,二没有系统阐述,浅尝则止,这便是传说中的入厕书了。

  • 9 北溟鱼 2013-03-27 18:20:24

    缺乏历史训练,议论没有扣住史料,感慨发得让人走神。有些主题写得明显吃力。所幸语言不错,做睡前读物还成。

  • 5 about:blank 2016-02-13 18:21:23

    整本书不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而是以各个事件为主题来写,比较零散,读了好多才习惯。我认为了解历史最重要的是多听各种观点,所以看了张鸣的《重说中国近代史》后就读了这本书,这本书更偏重于讲晚清的改革。

  • 4 易又饕 2012-10-22 12:14:00

    打着红旗反红旗,若非刻意为之,便是彻头彻尾的悲剧。在本书中,作者试图擦去世人对晚清历史的涂抹,从而揭示出那段岁月的本来面目,以期为今天身处改革中的人们奉献另一部《资治通鉴》;但他能最终未能走出自己批判对象的窠臼,用过分鲜明的现实关怀掩盖了历史的原味。

  • 3 凯风 2011-10-18 16:36:31

    戏谑调侃本无过,不过哗众取宠、急功近利了些

  • 2 大眼狗 2010-11-02 16:37:50

    讲历史的于丹。

  • 4 笑望江湖 2011-01-15 10:53:56

    罕见的好书!真实大胆地为晚清宪政改革平反!其实后来的北洋、蒋毛等人都彻底背弃了这种democracy发展趋势,最终反而让中华民族陷入万劫不复之地!直到今天的中国又完全回到了载沣时代,一模一样。。。作者观点犀利尖锐,描述真实具体,史料前所未见,句句针砭时弊啊

  • 3 davekozg 2012-09-05 09:11:52

    名为写1909年的晚晴,实为写2009年的天朝。过于明显了·,还是应该收着写留给读者自己想。

  • 3 LipingTaBaBa 2011-08-31 11:18:18

    作者的自大点评真是让人难以忍受,

  • 2 西西西 2013-04-22 21:40:08

    总觉得映射当下有点太用力了……不过说正义的那一小段我很认同,其实不过是海外仙山,权当造一个遥远的梦。

  • 2 moviejunkie 2012-09-10 11:19:50

    晚晴跟当今真是有得一拼,那时的海归和愤青也比当代高端啊

  • 1 泠風-時雨 2010-09-03 18:11:31

    真不喜欢这种调调,看得我浑身不舒服= =。

  • 1 Mr Cioran 2011-08-01 10:51:01

    有些亮点,但是缺乏整体性,连载文章集结出书的弱点暴露无遗

  • 2 Rosemary 2010-05-30 16:42:58

    读的我烦死了。什么崭新视角,乱讲。满篇都在影射当代,无聊。难以想象,居然在中国经营报连载,还好评如潮,就追捧吧。

  • 1 逆风而扬 2015-02-05 11:30:43

    有些观点不错,但掺杂太多个人态度和情绪,缺少史实论据

  • 2 霍乱 2014-11-17 17:46:08

    总觉得有种野狐禅味道, 看完觉得作者的立场过于明显, 和他批判的对象其实穿的是同一品牌的裤子

  • 1 老才中用 2011-12-20 14:07:27

    这是今年看过的第二本@雪珥 老师写的书。感觉不如《辛亥:计划外的革命》那本读起来流畅,可能是专栏文章后改的缘故,也可能我读得拖拉。这本书要是把一些关键人物,比如载沣,盛宣怀,李鸿章,唐绍仪,梁启超等列个索引的话,可能会有助于读者。毕竟,很少有人一本书读了又读的。雪珥老师文笔堪称:紧跟网络语言,热词麻辣够劲,尽展历史断面,大开今人眼界。推荐。

  • 1 Francium 2012-08-31 02:07:10

    非常精彩!

  • 1 旷清 2015-11-13 16:23:08

    晚清图强,条件哪方面讲都不差,用高晓松的话来说,国运走下坡路,逆天无法,一听这话是飘忽的、唯心的,直到这本书看下来,大概明白了所谓国运,就是你这个国家是不是有精气神真正地想奋发起来,甲午之后,从清室到草民都知道国家不可以不起,否则政息人亡,但他们没有内驱力及通道起来。打个比方,某人从小被关在房子里,看不到光,把他放出来,骨瘦如柴,谁都能揍他。人们好好喂养他,教他读书认字,几年后他人高马大了,也会跟人交流了,再跟那些正常发育起来的人打,他还是打不过,因为他没有经历过正常社会化,他不知道打架技法重于身体素质,他也不知道那些别人经历种种究竟为何物,在别人眼里他还是怪物,他很自卑,很愤怒,始终过不了心坎,找不到出路。这就是晚清改革。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