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法布尔昆虫记》的原文摘录

  • 求爱无果。雌蟋蟀跑到一片生菜叶下躲藏起来。但是,它还是微微撩起门帘偷看,而且想被那只雄蟋蟀看见。 它向柳树丛中逃去, 却在偷窥着求欢者。 两千年前的一首牧歌就是这么温情地唱颂的。情人间的打情骂俏到处都是一样的! (查看原文)
    佩奇乔治桑 2019-03-02 17:31:20
    —— 引自第317页
  • 蝉要在地下待四年。 (查看原文)
    佩奇乔治桑 2019-03-02 17:39:50
    —— 引自第321页
  • 昆虫,或者更确切地说,动物,它们对有限的生命会有预感吗?它们会在自己那极其简单的脑子里思考生命终止这一可怕的问题吗?这种对生命的最后时刻所感到的惊恐不安,既是人所感到的最大痛苦,也是人之所以伟大的一个证明。命运卑微的动物就不存在这种不安。它们与意识模糊的小孩子一样,只享受现在,不考虑未来。它们摆脱了“人生苦短”的忧虑,生活在一种蒙昧无知的甜美宁静之中。 (查看原文)
    佩奇乔治桑 2019-03-09 10:54:42
    —— 引自第349页
  • 可以说,除了高级动物一一人类以外,任何具有生命的生物都不具有自愿结束生命、视死如归的精神力量。我们人类,自以为具有很大的勇气和魄力从生活的苦难中自行解脱,把这种解脱视为人的崇高特质,视为一种可以进入沉思境界的优势,好像这是人优于其他动物的一种标志。然而,我们一旦真的把这种精神付诸行动,实际上是一种懦弱的表现。 谁若是想走上自杀这条道路,最好想一想中国一位伟大的哲人一孔子在两千五百年前所说的话。这位中国哲人有一天在树林中遇到一个陌生男子,见他正往树杈上扔绳子做套儿准备上吊,便赶紧向那陌生人说了几句话。伟大的哲人说:“哀莫大于心死。哀皆可补,唯心死不能。勿以万事于子皆无可救,试以历多世而无争之理自服。此理为:活则无绝望之事。人能自至哀达至乐,自至难达 至福。子其鼓勇若自今日起知生之所值。子其善用寸阴。” 这种中国式的哲思深入浅出,明白易懂,其寓意却十分深刻。它让人想起一位寓言作家的另一种哲学。寓言家写道: 若我被人致伤致残, 缺腿断臂,患痛风, 只要我仍活着, 我便心满意足矣。 的确,中国的伟大哲人和这位寓言家说得都很有道理。生命是一种严肃的东西,不能因遇到点儿艰难困苦就心烦意乱,轻易地就把生命抛弃。我们不应把生命视为一种享乐、一种磨难,而应该把它视为一种义务,一种只要一息尚存就必须全力以赴地去尽的义务。 让生命的最后一刻提前到来者,是懦夫,是蠢货。我们有权凭着自己的意愿决定堕入死亡深渊的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有权轻生遁世。相反,这种自由意志的权利恰恰向我们提供了动物毫无所知的向前看的本领。 (查看原文)
    佩奇乔治桑 2019-03-09 11:10:12
    —— 引自第355页
  • 商业神说,做买卖就不顾什么美与不美,在美和利之间,做买卖讲的是利。 (查看原文)
    佩奇乔治桑 2019-03-09 11:14:34
    —— 引自第358页
  • 桂皮色的球蕈甲的幼虫专门生长在块菰(松露)中。 (查看原文)
    佩奇乔治桑 2019-03-09 12:57:28
    —— 引自第368页
  • 先用沸水把蘑菇焯一下,是防止食用蘑菇中毒非常管用的方法。 (查看原文)
    佩奇乔治桑 2019-03-09 13:16:38
    —— 引自第375页
  • 狼蛛并不害怕等待,因为它的胃很听话,有东西吃时可以吃得撑破肚皮,没东西吃时空着肚子也能熬上多日。有时,我故意一连几星期不向它们提供食物,它们并未因此耷拉脑袋、浑身无力、体力不支。狼蛛节食一段时间之后,遇到食物便暴饮暴食。今天的大吃大喝,是为明天的缺食挨饿做准备。 (查看原文)
    佩奇乔治桑 2019-03-09 13:33:17
    —— 引自第384页
  • 雌蜘蛛在雄蜘蛛的挑逗下奇怪地跳开了,用前跗节抓住一根丝向后连翻了几个跟斗,如同体操运动员在单杠上向后滚翻。胖夫人这么一翻,大肚子的下部便呈现在侏儒的面前,后者便用触角触碰了ー下。就这么一下,事情便宣告结束。侏儒见目的已经达到,便匆匆地逃走,仿佛有复仇女神在它身后穷追不舍似的。 (查看原文)
    佩奇乔治桑 2019-03-09 14:25:57
    —— 引自第414页
  • 朗格多克蝎 的尾巴,实际上就是它的肚腹。 (查看原文)
    佩奇乔治桑 2019-03-09 16:48:24
    —— 引自第432页
  • 打扰它们俩的好事是愚蠢的。我如果想要马上看到洞内所发生的情况,那就可能操之过急,不合时宜。耳鬓厮磨和准备工作也许就要持续大半夜,而我已年近八旬,熬长夜已开始让我力不能支,双腿酸痛,眼睛发涩,先去睡上一觉再说吧。 (查看原文)
    佩奇乔治桑 2019-03-09 16:58:25
    —— 引自第437页
  • 有一次,我因为掉以轻心,让它们乘虚而入了。它们竟然把窝筑在天花板与墙形成的一个角落里,就在天花板的石膏线上。燕子 窝下面正对着我的大理石托架,架子上放着我经常需要查阅的书籍。我担心燕子窝里有污物掉落,弄脏书籍,便把托架上的书挪开了。在雏燕孵出之前,大家倒也相安无事。但是,等维燕孵出之后,事情就来了。它们的肚子像无底洞,食物穿肠而过,很快就被消化、分解。孵化出来的一共是六只维燕,它们一个劲儿地、几乎片刻不停地排泄,粪便如雨点般飞掉到托架上,简直令人难以忍受。幸亏我有先见之明,把书都移到别处去了,否则,这些书就没法查阅了。我又洗又擦,但是鸟粪味仍弥漫在整个书房中。另外,书房门窗晚间通常都是关着的,而雄燕晚上在屋外过夜。等到雏燕们渐渐长大一些,雌燕也睡到屋外去了。这么一来,每天清晨,天刚破晓,等在窗口的燕子夫妇因进不了屋,见不着儿女,十分伤心。为了不让 这对夫妇如此伤心,我只好强打起精神,揉着眼睛披上衣服,进书房开窗,放它们进屋探看儿女。 (查看原文)
    佩奇乔治桑 2019-03-09 17:42:56
    —— 引自第465页
  • 与毛象和驯鹿同属一个时期的人类,过的也曾是岩石下的穴居生活,所以人类与燕子的亲密关系也许就始于那个时期。后来,渐渐地,茅屋代替了洞穴,简陋的小屋又代替了茅屋,最后,瓦宇房舍又代替了茅屋陋舍;而鸟儿的筑巢地点也同样随之发生了变化,逐步地升级换代,最后,燕子也跟随着人类迁入了十分舒适的屋宇。 (查看原文)
    佩奇乔治桑 2019-03-09 17:45:45
    —— 引自第466页
  • 喏,这个尿液就是迷底。幼虫在向前挖掘时,也随时把粉状泥土浇湿,使之成为糊状,并立即用身子把糊状泥压贴在洞壁上这具有弹性的湿土便糊在了原先干燥的土上,形成泥浆,渗进粗糙的泥土缝隙中去。拌得最稀的泥浆渗透到最里层,剩下的则被幼虫再次挤压、堆积,涂在空余的间隙中。这样一来,坑道便畅通无阻,一点浮土都不见了,因为浮土已被就地和成了泥浆,比原先没被钻透的混土更瓷实、匀称。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20-02-19 20:59:56
    —— 引自章节:卷五
  • 夏日里,我以每只一个苏的价格买了一些大孔雀蝶毛虫,我的几个邻居小孩——我日常的供货们——对这种交易十分起劲儿。每个星期四,他们在摆脱那令人生厌的动词变位的学习之后,便跑到田间地头,不时地会找到一条大毛虫,用小棍子尖端挑给我送来。这帮可怜的小鬼不敢碰毛虫,当我像他们抓熟悉的蚕那样用手指捉住毛虫时,他们都吓呆了。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20-02-19 20:59:56
    —— 引自章节:卷七
  • 我的小孔雀蝶女囚美丽极了,一身呈波纹状的褐色天绒服,上部翅膀尖端有胭脂红斑点,四只大眼睛,宛如同心月牙,黑色、白色、红色和赭石色混在一起。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20-02-19 20:59:56
    —— 引自章节:卷七
  • 我也见过一些这样的情景:如果蝎妈妈稍加关心,给小宝宝们一点吃的,那小宝宝们会很高兴享受一下的,特别是给的食物很适合它们那程的胃的话,然而,蝎妈妈只顾自个儿吃,其他的一概不管。啊,我那让我度过美妙时刻漂亮的小宝宝们呀,你们可怎么办呢? 你们是想离家出走,去远处寻觅一些很不起眼的小虫子。我从你们焦急乱窜的样子便看出这一点来了。你们要逃离自己的母亲,而它也不再认你们了。你们长得已很健壮,是该各奔东西了。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20-02-19 20:59:56
    —— 引自章节:卷九
  • 这种宽容也让我回想起那个雌螳螂的情人,即使有时被咬得只剩一截了,仍不遗余力地在继续自己那未竟之业,终于一口一口地吃掉而未做任何的反抗。这就是婚俗使然,雄性对此不得有任何怨言。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20-02-19 20:59:56
    —— 引自章节:卷十
  • 交尾一完,在野外遇见一只雄性的雌金步甲便把对方当成猎物,将它嚼碎,以结束婚姻。我在野地里翻动过不少石头,可从未见到过这种场景,但这并没有关系,我笼子里的情况就足以让我对此深信不疑了。金步甲的世界是多么残忍呀,一个悍妇一旦卵巢中有了孕而无须情人时便把后者吃掉!生殖法规拿雄性当成什么,竟然如此这般地残害它们。 这类相爱之后同类相食现象是不是很普遍?目前来说,我已经知晓有三类昆虫是这种情况:螳螂、朗格多克蝎和金步甲。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20-02-19 20:59:56
    —— 引自章节:卷十
  • 我再次提到这个例子,目的是为了告诉人们:如果依据的仅仅是偶然观察到的事实,那么,无论观察本身多么细致,观察者要下结论都是极其困难的。不应以为有偶然碰上的一次事实就够了,因为那也许正好是惟一的一例。应当先反复观察,而后用多次观察的结果来互相验证;必须质疑已经掌握的事实,排除那种觉得它们之间有逻辑关系的意识,以便继续寻求更多事实;这之后,也只有在这之后,オ可以留有余地地提出某些可信的看法。我到处査找,但找不到按如上要求搜集的资料。正因为这样,无论我多么想利用别人提供的论据,也不可能将别人的论点,套用在经我亲眼核实后证明是纯属偶然的事空上。 (查看原文)
    毛毛 2020-05-05 21:41:01
    —— 引自章节:动物能思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