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治的逻辑 短评

热门
  • 2 百世倩影 2023-03-08 15:36:04 湖北

    双层认同 地方性共识 行动单位 很多有意思的概念 确实也符合偌大国家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 对基层农村治理研究很有帮助。

  • 0 这么近,那么远 2018-10-07 16:46:27

    按需。"《村治的逻辑:农民行动单位的视角》试图讨论中国乡村治理区域差异的村庄原因。作者利用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学者最近数年在全国二十余省市农村调查获得的资料,从村庄内农民认吲与行动单位的角度,来理解自上而下的农村政策实践的过程、机制与后果。《村治的逻辑:农民行动单位的视角》的主要观点是,当前中国不同地区的村庄中,农民在超出家庭层面具有不同的认同与行动单位,超家庭认同与行动单位的差异,构成了自上而下的农村政策实践所面对村庄结构性力量的差异,由此造成政策实践的过程、机制与结果的差异。"

  • 1 蜗牛 2022-04-27 08:58:11

    这本还是值得读的。既可以当作乡村研究的综述,也可以从中看出贺的研究逻辑。

  • 1 潜流Underflow 2023-04-24 22:24:27 湖北

    作者没有囿于梁漱溟等人对传统中国社会的均质化想象,及对“面子”等社会因素的低水平、不规范的描述,而是在指出传统规范的强制力被现代性因素取消的前提下,基于对地方差异的尊重、观察与“区域研究”框架的提出,试图弥合固有的均质化想象与部分差异化实地调查的鸿沟。在此过程中,其提出了“超出家庭的主导认同与行动单位”这一重要概念,指出其由村民的生产生活活动产生、与地方性共识辩证促进,并进行了相关的区域研究,对中国农民行动单位的认识超越了“一圈圈波纹”等均质化想象。但其对西方国家的普遍性描述仍有疑问。适合与《新乡土中国》搭配食用,仍有部分重复内容。另:如果贺教授的其他书也都是随笔和梳理结合起来就好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