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沈从文家书》内容简介:沈从文是个奇迹般的存在,就像他那些不朽的作品。在他仿佛田园牧歌的背景中,他笔下的人物充满原始的激情,却也包含包容、互信的暖意和纯真的理想。在沈从文与他的夫人张兆和女士的家书中,将看到他极为私密,但也同样动人的一面。那是我们本应无权参与的部分,却因种种不可思议因缘而得以被完整地保存,且成为书籍的形态呈现世人面前。家书从他们初识的一场恋爱风暴开始,辑收到“文革”前夕为止,横亘三十余年、饱经沧桑与离乱,甚至包括不为人所知的,沈从文在四九年的精神崩溃和自杀前后所有文字。
作者简介 · · · · · ·
沈从文(1902.12-1988.5),原名沈岳焕,漢族,湖南凤凰县人,1918年小学毕业后,参加家乡土著部队预备兵的训练,后正式从军,任上士司书,后作过屠宰收税员。受“五四”影响,1922年到北京谋升学,未果。曾与胡也频合编《京报》副刊,同时在香山慈幼院图书馆工作 。1928年到上海,先后与丁玲合编《红与黑》、《红黑》,曾参加新月社。此后历任中国公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职。编过天津版《大公报》文艺副刊。大陸淪陷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馆等从事工艺美术和物质文化史研究。1978年调任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著述甚丰,有七十余种。花城出版社已出版《沈从文文集》十二卷。
目录 · · · · · ·
致张兆和1930年7月9日(第一信) 吴淞1930年7月9日(第二信) 吴淞1931年6月北平1934年1月12日 在桃源1934年1月13日 小船上的信1934年1月16日 夜泊鸭窠围1934年1月18日(第一信) 横石和九溪1934年1月18日(第二信) 历史是一条河1934年1月19日 泸溪黄昏1937年11月6日 武昌1938年4月3日 沅陵1938年4月12日(第一信) 沅陵1938年4月12日(第二信) 沅陵1938年4月13日 沅陵1938年7月30日 昆明1938年8月2日 昆明1938年8月19日 昆明1948年7月29日 颐和园1948年7月30日 颐和园1951年11月1日 华源轮·巫山1951年11月8日 内江1951年11月19日 内江1951年11月29日 内江1951年12月末内江1952年1月15日 内江1952年1月25日 内江1952年1月29日 内江1952年2月2日 内江1952年2月9日 内江1956年10月8日 济南1956年10月10日 济南1956年10月12日 济南1956年10月13日 济南1956年10月18日 南京1956年10月23日 苏州1956年10月24日 苏州1956年10月29日(第一信) 上海1956年10月29日(第二信) 上海1956年11月2日 上海1956年11月24日 长沙1956年11月27日 长沙1956年12月5日 长沙1956年12月9日 长沙1956年12月10日 长沙1956年12月19日 凤凰1956年12月26日 长沙1957年4月14日(第一信) 南京1957年4月14日(第二信) 南京1957年4月22日 上海1957年4月26日 上海1957年4月30日 上海1957年5月2日 上海1957年8月13日 青岛1957年8月23日 青岛1957年8月26日 青岛1958年6月(第一信) 八大处1958年6月(第二信) 八大处1958年6月(第三信) 八大处1958年8月25日 杭州1958年8月26日 杭州1958年9月26日 苏州1958年10月10日 苏州1958年11月5日 南京1958年11月18日 南京1960年3月3日 汉口1960年3月6日 汉口1960年3月9日 汉口1960年3月14日 丹江1960年6月26日 宣化1960年6月27日 宣化1960年6月30日 宣化1960年9月4日 宣化1961年1月下旬 阜外医院1961年2月2日 阜外医院1961年11月23日 茨坪1962年1月5日 南昌1962年1月8日 南昌1962年1月14日(第一信) 南昌1962年1月14日(第二信) 南昌1962年1月21日 赣州1962年1月28日 南昌1963年11月12日 长沙1965年4月16日 北京1965年9月25日 北京1965年11月14日 北京1965年11月24日 北京1965年12月12日 北京1969年11月2日 北京1969年11月20日 北京1969年11月26日 北京1970年2月14日 双溪1970年3月1日 双溪1970年3月3日 双溪1970年6月19日 双溪1970年6月20日 双溪1970年9月4日 双溪1970年9月28日 双溪1971年2月21日 双溪1971年3月30日 双溪1971年5月4日 双溪1971年5月28日 双溪1971年6月19日 双溪1971年7月19日 双溪……致沈龙朱致沈虎雏致沈云麓致张之佩致沈红致沈岳锟
致张兆和1930年7月9日(第一信) 吴淞1930年7月9日(第二信) 吴淞1931年6月北平1934年1月12日 在桃源1934年1月13日 小船上的信1934年1月16日 夜泊鸭窠围1934年1月18日(第一信) 横石和九溪1934年1月18日(第二信) 历史是一条河1934年1月19日 泸溪黄昏1937年11月6日 武昌1938年4月3日 沅陵1938年4月12日(第一信) 沅陵1938年4月12日(第二信) 沅陵1938年4月13日 沅陵1938年7月30日 昆明1938年8月2日 昆明1938年8月19日 昆明1948年7月29日 颐和园1948年7月30日 颐和园1951年11月1日 华源轮·巫山1951年11月8日 内江1951年11月19日 内江1951年11月29日 内江1951年12月末内江1952年1月15日 内江1952年1月25日 内江1952年1月29日 内江1952年2月2日 内江1952年2月9日 内江1956年10月8日 济南1956年10月10日 济南1956年10月12日 济南1956年10月13日 济南1956年10月18日 南京1956年10月23日 苏州1956年10月24日 苏州1956年10月29日(第一信) 上海1956年10月29日(第二信) 上海1956年11月2日 上海1956年11月24日 长沙1956年11月27日 长沙1956年12月5日 长沙1956年12月9日 长沙1956年12月10日 长沙1956年12月19日 凤凰1956年12月26日 长沙1957年4月14日(第一信) 南京1957年4月14日(第二信) 南京1957年4月22日 上海1957年4月26日 上海1957年4月30日 上海1957年5月2日 上海1957年8月13日 青岛1957年8月23日 青岛1957年8月26日 青岛1958年6月(第一信) 八大处1958年6月(第二信) 八大处1958年6月(第三信) 八大处1958年8月25日 杭州1958年8月26日 杭州1958年9月26日 苏州1958年10月10日 苏州1958年11月5日 南京1958年11月18日 南京1960年3月3日 汉口1960年3月6日 汉口1960年3月9日 汉口1960年3月14日 丹江1960年6月26日 宣化1960年6月27日 宣化1960年6月30日 宣化1960年9月4日 宣化1961年1月下旬 阜外医院1961年2月2日 阜外医院1961年11月23日 茨坪1962年1月5日 南昌1962年1月8日 南昌1962年1月14日(第一信) 南昌1962年1月14日(第二信) 南昌1962年1月21日 赣州1962年1月28日 南昌1963年11月12日 长沙1965年4月16日 北京1965年9月25日 北京1965年11月14日 北京1965年11月24日 北京1965年12月12日 北京1969年11月2日 北京1969年11月20日 北京1969年11月26日 北京1970年2月14日 双溪1970年3月1日 双溪1970年3月3日 双溪1970年6月19日 双溪1970年6月20日 双溪1970年9月4日 双溪1970年9月28日 双溪1971年2月21日 双溪1971年3月30日 双溪1971年5月4日 双溪1971年5月28日 双溪1971年6月19日 双溪1971年7月19日 双溪……致沈龙朱致沈虎雏致沈云麓致张之佩致沈红致沈岳锟
· · · · · · (收起)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页 -
说老实话,你爱我,与其说爱我为人,还不如说爱我写信。总乐于离得远远的,宁让我着急,生气,不受用,可不大愿意同来过一点平静的生活。你认为平静是对你的疏忽,全不料到平静等于我的休息,可以准备精力做一点永久事业。你有时说不定真也会感到对我“无所谓”,以为许多远近生熟他人,对你的尊敬与爱重,都比我高过许多,而你假若同其中一个生活,全会比同我在一处更合宜,更容易发展所长。换言之,就是假若和这些人过日子,一定不至于有遇人不淑之感。可是你却无勇气去试验,去改造。这有感想难实现的种种,很显然只能更增加你对事实上的我日觉得平凡,而对于抽象中的他人觉得完美。我很盼望你有机会证实一下你的想象,不必为我设想,去试验另一种人生。如果能得到幸福,那是你应当得到的幸福,如果结果失望,那你还不妨回头,去掉那点遇人不淑之感,我们还可把生活过得上好!你既不能如此,也不肯如彼,所以弄得成现在情形。你要怎么办(爱我或不爱我),我就不大明白,你自己也仿佛不十分明白。(正因为如果自己很明白,就不至于对行止游移,且在游移中迁延时日了。)不相信试去想想,分析下自己,追充一下自已,看看这种游移是不是恰拾表现你主意不定的情状。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7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沈从文家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0 条 )

“我应是全城最富有的人了”
从未在如此集中的时间读到如此之多的“私人信件”,而且多是传说中的“情书”。半个月不到,细细咀嚼完《沈从文家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及相关书籍,粗略扫完《王小波全集——书信卷》(北京理工大学出版,2010),这其中的内容确是太让人迷恋,回味,思考。现在...
(展开)

转刘志荣:狂人康复的精神历程――二十世纪四十至七十年代沈从文的心灵线索
刘志荣 “一九四九年,正准备‘好好的来写’一二十本文学作品的沈从文,终止了文学事业,也走下了北大中文系讲台。由于内外原因交互作用,一月起,陷入精神失常。……他病了很久,很久……” 精神危机的深广,沈从文其实有非常清楚的自觉。一九四九年一月初沈从文在《绿魇》...
(展开)
> 更多书评 20篇
论坛 · · · · · ·
《沈从文家书》中的伦理道德分析 | 来自戈多🌟 | 2018-06-26 22:52:14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8.5分 25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民国回忆录 (Sab)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看一本少一本 (寡人有疾)
- 37°暖书单(一) (37°暖)
- 我的民国文艺Ⅰ (羊的门)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沈从文家书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山中何所有 2010-08-13 11:25:52
倾倒
0 有用 zyxmk 2015-05-10 00:43:10
写得一手好情书
0 有用 捂紧钱包的手 2010-09-15 02:18:55
很好很温暖
5 有用 焦糖说的话 2013-11-21 18:02:42
翻过。“生命都是太脆弱的一种东西,并不比一株花更经得住年月风雨,用对自然倾心的眼,反观人生,使我不能不觉得热情的可珍,而看重人与人凑巧的藤葛。在同一人事上,第二次的凑巧是不会有的。我生平只看过一次满月。我也安慰自己过,我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我应当为自己庆幸······’这样安慰到自己也还是毫无用处,为‘人生的飘忽’这类感觉,我... 翻过。“生命都是太脆弱的一种东西,并不比一株花更经得住年月风雨,用对自然倾心的眼,反观人生,使我不能不觉得热情的可珍,而看重人与人凑巧的藤葛。在同一人事上,第二次的凑巧是不会有的。我生平只看过一次满月。我也安慰自己过,我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我应当为自己庆幸······’这样安慰到自己也还是毫无用处,为‘人生的飘忽’这类感觉,我不能够忍受这件事来强作欢笑了。我的月亮就只在回忆里光明全圆,这悲哀,自然不是你用得着负疚的,因为并不是由于你爱不爱我。” (展开)
0 有用 撒旦的表妹 2022-11-12 10:03:54 内蒙古
说实话,自从知道沈从文为了娶张兆和曾经“以死相逼”,结果婚后一年,在妻子刚生完孩子就婚内出轨,还把婚外恋写成了小说种种奇葩事迹之后,再读到他写给张兆和的那些情意绵绵的信,只觉得无比讽刺和不适。果然搞文学创作不能有道德标准吗?
0 有用 Alice 2023-03-12 09:56:18 浙江
太喜欢了
0 有用 文森特 2023-01-08 18:21:33 广东
深情款款
0 有用 心向之处。 2022-12-12 14:06:15 内蒙古
读了老沈写给张兆和的信 才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异地恋
0 有用 撒旦的表妹 2022-11-12 10:03:54 内蒙古
说实话,自从知道沈从文为了娶张兆和曾经“以死相逼”,结果婚后一年,在妻子刚生完孩子就婚内出轨,还把婚外恋写成了小说种种奇葩事迹之后,再读到他写给张兆和的那些情意绵绵的信,只觉得无比讽刺和不适。果然搞文学创作不能有道德标准吗?
0 有用 一条花仙子 2022-11-05 18:30:40 四川
一些很私人的文字也不知沈先生愿不愿意公之于众(王小波也没说啥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