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廣平 一首遠古先民祈禱消災的祝辭——《蠟辭》的文化人類學闡釋
楊昌國、晏傑雄 水的原型意義勾聯
湯力偉 《詩經》和漢賦的田獵描寫與田獵的功利目的
吳廣平 宋玉著述真偽續辨
艾初玲 懷秋獨悲此,平生何謂平——略論庾信對宋玉“悲秋”情結的繼承和發展
章桉 魏晉風流與《世說新語》
陶敏 柳宗元《龍城錄》真偽新考
陶敏 述海日樓藏舊鈔本《賈氏談錄》
劉辰 《全唐文》宋璟《梅花賦》為偽說補證
鄒文榮 試論元結復古以求新變的古文主張
李德輝 客寓意識與唐代文學的漂泊母題
李德輝 唐代兩京驛路——真正的“唐詩之路”
李德輝 唐人行記三類論略
魯茜 論唐五代婚戀小說中的唐人婚姻觀及其嬗變
張晚林 論宋詩對唐詩的超越——以李太白、杜少陵、蘇東坡和黃山谷為參照的哲學考究
李一飛 蘇軾《答畢仲舉書》為答畢仲游作芻議
王友勝 《蘇詩補注》的文獻詮釋與歷史價值
王友勝 論《濂洛風雅》的編選宗旨與文學史意義
王友勝 五十年來錢鍾書《宋詩選注》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余霞 宋詞中草意象的生命內涵與創作得失
鄧新躍 《滄浪詩話》與盛唐詩歌的經典化
鄧新躍 詩文體制之辨與宋代詩學辨體理論
郭瑞林 應給“茶陵派”重新命名
郭瑞林 不拘舊套,另創新格——論李東陽的樂府詩
林彬暉 漢語教學——元明時期中國古代小說在朝鮮傳播的另一途徑
林彬暉、孫遜 西人所編漢語教材與中國古代小說——以英人禧在明《中文學習指南》為例
劉奇玉 明清女性戲曲批評群體興盛原因探略——以古代戲曲序跋為考察對象
李躍忠 影戲茶館與中國影戲生存
李躍忠 從“手伎”到影戲
李鴻淵 試論《水雲樓詞》的末世情調
李鴻淵 論清末民初哀情小說結局的社會成因
· · · · · · (
收起)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