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母亲,有一天却突然失踪了。丈夫和子女开始追寻她的痕迹,复原她的记忆,母亲的消失成为不可多得的事件,让家人获得了重新走近她的契机。丈夫和子女散发寻人启事、刊登广告,想方设法寻找母亲……小说中的母亲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母亲。她们在家庭生活中湮没了自我,她们的存在既是不可或缺,然而又是可有可无,尤其在家庭成熟、子女成人之后。作家的深意正在于此:通过生命中的深情回望,重新寻找和发现母亲,并且在被社会生活填塞已满的心灵深处重新留出母亲的位置。
此书连续14个月韩国各大书店畅销书排行榜第1名力挫村上春树《1Q84》的唯一韩国小说,出版不到10个月,销量突破100万册,版权出口15个国家,创造了当代韩国文学作品的神话,被韩国家庭奉为必备藏书的“母爱圣经”,并荣获2009年最受博客喜爱的好书,在韩国掀起了一阵“母亲旋风”。
作者简介 · · · · · ·
申京淑,韩国著名小说家,被誉为韩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文学神话。1963年生于全罗北道井邑郡,毕业于汉城艺术大学文艺创作系。1985年,以中篇小说《冬季寓言》入选《文艺中央》新人文学奖,从此开始文学创作活动。主要作品有小说集《直到江水流淌》、《风琴的位置》、《吃土豆的人》、《钟声》、《草莓地》等,长篇小说有《深深的忧伤》、《单人房》、《火车七点出发》、《紫罗兰》、《李真》等,散文集有《美丽的树阴》、《睡吧,我的忧伤》等。曾获《韩国日报》文学奖、当代青年艺术家奖、现代文学奖、万海文学奖、东仁文学奖、二十一世纪文学奖、李箱文学奖、吴永寿文学奖等。
目录 · · · · · ·
第二章 对不起,亨哲
第三章 我,回来了
第四章 另一个女人
尾声 蔷薇念珠
作家的话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对你而言,妈妈从来就是妈妈。你从未想过,原来妈妈也有蹒跚学步的时候,也有三岁、十二岁,或者二十岁的时光。你只是把妈妈当成妈妈,你以为妈妈天生就是做妈妈的人。看到妈妈喊着“哥哥”跑向舅舅的情景之前,你从来都是这样认为。你对哥哥们怀有的感情,你的妈妈也有。这种领悟渐渐转变,原来妈妈也有童年。好像就是从那时开始,偶尔你会想象出生在 1936 年,户籍上记录为 1938 年的妈妈的童年时光、少女时光、青春时光,以及妈妈的新婚,妈妈生你时的情景。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没有人知道 -
对你而言,妈妈从来就是妈妈。你从未想过,原来妈妈也有蹒跚学步的时候,也有三岁、十二岁,或者二十岁的时光。你只是把妈妈当成妈妈,你以为妈妈天生就是做妈妈的人。看到妈妈喊着“哥哥”跑向舅舅的情景之前,你从来都是这样认为。你对哥哥们怀有的感情,你的妈妈也有。这种领悟渐渐转变,原来妈妈也有童年。好像就是从那时开始,偶尔你会想象出生在 1936 年,户籍上记录为 1938 年的妈妈的童年时光、少女时光、青春时光,以及妈妈的新婚,妈妈生你时的情景。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没有人知道
> 全部原文摘录
寻找母亲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寻找母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8 条 )

【活动手记】《请照顾好我妈妈》新书发布会,한국 문학 고고 从2019到2021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2019年写的活动总结[关于活动:幸运 遗憾 执念] 最后一句说“明年(2020年)又会做成什么样呢”。 2020年因为疫情,做了线上的不多的活动,我觉得很好的活动是胡椒筒邀请金作家签名给中国武汉的读者加油打气。 2019年不会想到今年能办线下活动,那个时候大概只敢想每年去首尔做... (展开)
《请照顾好我妈妈》——时不我待,千万珍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你从未想过,原来妈妈也有蹒跚学步的时候,也有三岁、十二岁,或者二十岁的时光。你只是把妈妈当做妈妈,你以为妈妈天生就是做妈妈的人。”——《请照顾好我妈妈》 是不是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从我们有记忆开始,眼前那个最温柔的女人就是我们的妈妈,无论她有着什么样的职业... (展开)

为母则刚,是对母亲的过度幻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随着近两年女性题材的小说越来越多,讨论母亲这一身份的题材也掀起了很高的话题度。去年《坡道上的家》曾一度引发热议。 《请照顾好我妈妈》可以看做是《坡道上的家》的老年版,《坡道》讲述的是新手妈妈的故事,而《照顾好》里面的妈妈已经有了五个子女,并且都已经成家,应该... (展开)
Read it before it's too late to understand our Mom

她的一生都在为家人牺牲,最后却失踪了

申京淑,复原被遮蔽的生命个体
> 更多书评 88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4 )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8.4分 2411人读过
-
每满100-50
-
Vintage Books (2012)8.0分 25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3)8.5分 50人读过
-
(주)창비 (2008)9.4分 3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0年5.1~7.10大陆推出的外国文学新书 (Onetti)
- 37°暖书单(二) (37°暖)
- 韩国 书籍相关 (东照君)
- 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韩国文学 (闲人)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寻找母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窦。 2014-09-24 20:52:25
太沉重了
0 有用 次非 2019-04-12 01:26:32
从不同亲人的回忆中重塑走失的母亲,翻译质朴。“尽可能的去爱吧”
0 有用 差一点小姐 2012-04-20 17:07:43
有点不习惯这种叙事方式,不过很感人吖。
0 有用 heasung 2011-03-17 21:54:53
让我掉泪。。这肯定是五颗星,
0 有用 ●(◉‿◉)● 2014-07-15 20:03:10
妈妈你知道吗?我也和你一样,一辈子都需要妈妈。
0 有用 욱가🐟 2021-11-19 11:01:56
母亲从未消失过,只不过我们将她放在了隐形的位置上,所以要去寻找。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身上也有母亲的影子,不只是那双美丽的眼,还有我的优柔寡断,以及更多更多美好坚忍的品格。母亲也常以我为傲,想让我以后为她记录那些过去的经历。她是我见过的最伟大的女人。
0 有用 荒原 2021-06-20 22:00:20
女儿对母亲,儿子对母亲,丈夫对妻子,母亲的自述,还有小女儿。事情本身存在但是选择忽略或者下意识的逃避,直到母亲失踪,每个人才开始面对自己心里关于对母亲的情感。母亲是伟大,但是却总被忽略,有作为个体的情感但还是因为母亲的角色牺牲。家里的每个人都亏欠母亲,但是他们都无法再偿还。(父亲那一章看得实在太生气,可是也许现实比这更让人生气,男性结婚前就该学习如何做丈夫如何当父亲!)
0 有用 小至 2021-05-11 17:45:07
非常好的立意以及非常真挚。
0 有用 早早 2021-05-10 11:14:02
我第一次对一本书产生这种心情,赶快读完读完就解脱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作者以第二人称的视角叙述整件事,我读的每句话都觉得作者想极力引起读者的共情与愧疚,但是我看完只是觉得充满了说教意味,教资的综合素质都比不上这本书的说教意味强烈,这只让我觉得尴尬,脚趾已经抠出了一栋别墅了。 我记得有本书说过一句话,所有一看就懂的道理,往往没有什么用,因为那并没有让你学习到新的知识,只是用你现有的知识便可以完完本本的... 我第一次对一本书产生这种心情,赶快读完读完就解脱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作者以第二人称的视角叙述整件事,我读的每句话都觉得作者想极力引起读者的共情与愧疚,但是我看完只是觉得充满了说教意味,教资的综合素质都比不上这本书的说教意味强烈,这只让我觉得尴尬,脚趾已经抠出了一栋别墅了。 我记得有本书说过一句话,所有一看就懂的道理,往往没有什么用,因为那并没有让你学习到新的知识,只是用你现有的知识便可以完完本本的理解,这并没有什么用不是吗?我们听了无数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完全是因为这些道理你本来就知道、明白,你并没有学习到新的,不懂的、可能会让你痛苦的知识。 (展开)
0 有用 阿布 2021-04-10 12:12:39
来图书馆和2013年第二版对比,发现只是改了书名(后者多了几页读者评论)。另外,第四章174页写小女儿带着母亲去游行,“那年六月,我还和你一起随着葬礼队伍去了市政府前”,指的是1987年在首尔市政府前举行的“李韩烈烈士国民葬”,但翻查图书馆韩文版原书,写的是“那年七月”——确实如此,李韩烈是6月9日中催泪弹,7月5日去世,葬礼是7月9日举行,人民文学出版社这两个版本都译错了。另外,第三章122页提... 来图书馆和2013年第二版对比,发现只是改了书名(后者多了几页读者评论)。另外,第四章174页写小女儿带着母亲去游行,“那年六月,我还和你一起随着葬礼队伍去了市政府前”,指的是1987年在首尔市政府前举行的“李韩烈烈士国民葬”,但翻查图书馆韩文版原书,写的是“那年七月”——确实如此,李韩烈是6月9日中催泪弹,7月5日去世,葬礼是7月9日举行,人民文学出版社这两个版本都译错了。另外,第三章122页提到1953年的《朝鲜停战协定》,中译本漏掉了原文中的签署地“板门店”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