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日东新闻记者田岛与女友昌子在三角山游玩儿,不想却看到了一个胸插匕首的男人滚下山崖,他临死前只说了“天使”二字。警方根据几条线索找到了艺名为“天使·片岗”的脱衣舞女,谁知她竟在匆忙出逃时车祸而亡。随后三角山死者生前所住公寓的管理员又被毒杀,这便否定了警方认为片冈是凶手的看法。田岛为写报道也在进行调查,他想用手中的线索交换警方的内部消息,不料此举却扯出了他恋人昌子与此案的微妙关系……。
天使的伤痕的创作者
· · · · · ·
-
西村京太郎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西村京太郎1961年开始推理小说创作,1965年发表《天使的伤痕》引起注目。其作品特点是一般将侦破的案件固定于某一范围,尤其喜欢写列车上的凶杀案件,而且侦破悬念迭起,凶杀不断,一案未破,一案又起,构成了独特的连环凶杀模式,可读性极强。其主要作品有《恐怖的星期五》、《蓝色列车上的谋杀》、《约会中的阴谋》、《危险的拨号盘》等
喜欢读"天使的伤痕"的人也喜欢 · · · · · ·
天使的伤痕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2 条 )


五十年前一份来自“社会派”小说家的悲悯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个善意的谎言被恶人捏为勒索的把柄,为了能继续保守住秘密,好人们“被迫”作恶,犯下罪行。西村这部获得1965年江户川乱步奖的小说讲得大概就是这么个故事。和前面几位豆友的观感相似,故事的推理部分读来略显无趣,精彩的是作者对犯罪动机社会背景的设定和对“关怀、救济药... (展开)
让时间抚平一切?未必是最佳答案!
作为一代推理大师,西村京太郎老师的作品整体水平都不低,其中更有在推理小说领域声名远播的名作,之前我看过的两本《七个证人》、《双曲线杀人事件》均属此列。而西村京太郎老师的其中一个特色就是旅情小说,往往都是发生在旅行途中特别是铁路线上的故事,这次时代文艺出版社...
(展开)


社会派的泛泛之作——读完却令人莫名其妙的开头
本书其实比较一般吧,原本被杀死的男人神秘的死前留言明显很牵强,直接说名字不就行了,还说了个意味深长的词语,摸不着头脑,其实直接说哪有那么复杂,有点为社会派而社会派了,猜出来凶手并不难,对凶手深表同情。不过我真正想说的是,有一个很大的疑问谁能告诉我???本文...
(展开)
> 更多书评 3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新星出版社 (2012)7.1分 972人读过
-
群众出版社 (2000)7.3分 593人读过
-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23)7.8分 317人读过
-
群众出版社 (2012)7.0分 9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80年代大陆出版的国外侦探推理小说 (Van)
- 【小蠹书箱】推理·犯罪·惊险【日系】I(无限制重启) (小米=qdmimi)
- 我的江户川乱步奖作品藏书 (绝望生鱼片)
- ❸·❸书单:让阅读成为习惯(豆评≤7.9) (无心恋战)
- 推理 (执手初呵)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天使的伤痕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高成 2024-10-01 06:54:18 北京
“苦笑”这词出现得过于频繁了
1 有用 向南 2018-08-15 23:18:58
忙里偷闲,想了想书评还是要写的,书呢比较一般,但确是乱步奖的作品,当推理来看乏善可陈,当社会小说深度又不太够。西村京太郎最好的作品应该是双曲线杀人案,这本感受不是很深,不知从何谈起,在车上想了一路才明白是因为人物塑造有点扁平,缺少多方位的描写,主要的文字还是放在案件的剥茧抽丝上,查完这个查那个,没什么意思。优点就是立足点很好,也有一定的高度。如果老先生再改改肯定能改成更好的,目前的话实属平庸之作,... 忙里偷闲,想了想书评还是要写的,书呢比较一般,但确是乱步奖的作品,当推理来看乏善可陈,当社会小说深度又不太够。西村京太郎最好的作品应该是双曲线杀人案,这本感受不是很深,不知从何谈起,在车上想了一路才明白是因为人物塑造有点扁平,缺少多方位的描写,主要的文字还是放在案件的剥茧抽丝上,查完这个查那个,没什么意思。优点就是立足点很好,也有一定的高度。如果老先生再改改肯定能改成更好的,目前的话实属平庸之作,不读也罢。江户川乱步奖确实评了很多很一般的作品,有时我很欣赏日本文学,有时我又很失望,感觉好多作品很虚,违背了一个奖项的初衷,或许哪里都是如此吧,正所谓店大欺客啊,但是苍天饶过谁,群众的火眼金睛,不是一座奖项就可以屏蔽的。还是要实实在在有两把刷子才行啊。 (展开)
0 有用 平平Shaw 2015-08-14 13:34:35
#2015我读书#14:西村京太郎 在1965年得了第十一届#江户川乱步奖# 两小时看完~记者无意中翻了女友的抽屉(不过想来也是人性中普遍的好奇~这是案件的转折点。本书中也是普通的记者联合普通的警探慢慢发掘了事情的真相。合情合理也感觉很真实,还反映了当时日本不被关注的社会问题。挺不错的~
0 有用 unixistenz 2023-08-21 00:05:18 四川
社会派推理。小说里面的记者比警方厉害多了。小说的布局非常缜密,调查过程毫无冗长拖沓之感,从杀人案开篇,记者与警方的双线并进调查,勒索者浮出水面,通过逐步验证证物与人际关系进行走访,关键词“天使”入手调查涉案的女性,调查的受阻与重启,真凶浮出水面,最终揭示出社会偏见与乡村陋习,呈现出礼教与习俗杀人的悲剧结局。故事后半段对人物感情的刻画尤为生动,让人与女主无限共情,小说无可奈何的结局真是让人如鲠在喉。
0 有用 睡不醒的猫熊 2013-05-22 23:06:12
其实不太记得内容了....但当年就是因为这部小说对日本推理小说产生了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