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獨步文化
出版年: 2006年12月14日
页数: 352頁
装帧: 平裝 / 14.8*21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丛书: 獨步版·土屋隆夫推理小說作品集
ISBN: 9789866954443
内容简介 · · · · · ·
挑戰道德禁忌的醫學推理
千草檢察官系列最後傑作
《週刊文春》1989年「BEST 10」第一名
1977-1990年「BEST 10之BEST 10」第九名
創造生命的醫學,
是惡魔的技倆?亦或是上帝的福音?
一場死亡車禍,引發了二十年後的復仇,
更埋下了四十年後的殺機。
兇手為了自己認定的正義復仇,
但事實的真相卻連他也為之啞然……
人類希望掌控命運的作為,是否真是一種褻瀆?
一家大藥廠社長家裡的女佣遭到姦殺,
極負盛名的醫學教授久保申也堅稱自己就是兇手。
但他不但有不在場證明,警方也查不出任何動機。
創造生命的醫生為什麼反而奪取他人性命?
千草檢察官抽絲剝繭,就是為了揭開駭人的命案真相!
意外的逆轉結局,千草檢察官引退之作!
不安的初啼(改版)的创作者
· · · · · ·
-
土屋隆夫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土屋隆夫
1917年生於長野縣,畢業於日本中央大學法學系。在看過江戶川亂步所寫的隨筆「芭蕉一個人的問題」後深受感動,因而立志撰寫推理小說。
1949年,將自己的作品「『罪孽深重的死亡』之構圖」投稿至「寶石」雜誌所舉辦的百萬懸疑小說獎C級部門(短篇小說),獲得入圍優勝。
1958年第一部長篇小說「天狗面具」問世,而後又發表「天國太遠了」和被譽為名作的「危險的童話」。
1962年又以千草檢察官系列作品的第一作「影子的控訴」得到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在那之後土屋先生繼續發表其系列作,如「血的組曲」「針的誘惑」「盲目的烏鴉」。
此系列作品最後以1989年的「不安的產聲」作結,同年獲選為文春週刊所推薦的十大懸疑小說作品中的第一位。
近期所發表的作品有「華麗的喪服」「聖惡女」等。
2001年,土屋先生得到第五回日本懸疑小說文學大獎的榮譽。作者目前以八十七歲的高齡...
土屋隆夫
1917年生於長野縣,畢業於日本中央大學法學系。在看過江戶川亂步所寫的隨筆「芭蕉一個人的問題」後深受感動,因而立志撰寫推理小說。
1949年,將自己的作品「『罪孽深重的死亡』之構圖」投稿至「寶石」雜誌所舉辦的百萬懸疑小說獎C級部門(短篇小說),獲得入圍優勝。
1958年第一部長篇小說「天狗面具」問世,而後又發表「天國太遠了」和被譽為名作的「危險的童話」。
1962年又以千草檢察官系列作品的第一作「影子的控訴」得到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在那之後土屋先生繼續發表其系列作,如「血的組曲」「針的誘惑」「盲目的烏鴉」。
此系列作品最後以1989年的「不安的產聲」作結,同年獲選為文春週刊所推薦的十大懸疑小說作品中的第一位。
近期所發表的作品有「華麗的喪服」「聖惡女」等。
2001年,土屋先生得到第五回日本懸疑小說文學大獎的榮譽。作者目前以八十七歲的高齡,精力充沛地持續創作中。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不安的初啼(改版)"的人也喜欢 · · · · · ·
不安的初啼(改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6 条 )


土屋爷爷经典道具和桥段列举


千草检察官全系列读后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距离离开高中校园,发出第一声明确的“我爱推理”已近十年,说来惭愧,今年才是我第一次完完整整读完的一个侦探系列。 去年底无意中读了千草检察官系列的第三部《针的诱惑》,当下真是特别愉悦的阅读体验,不论是推理性、可读性、文学性,都给了我十分美好的阅读体验,于是赶紧... (展开)
创造生命的医生为什么反而夺取他人性命

一连读完三本土屋隆夫
> 更多书评 16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吉林出版集团 (2013)7.2分 400人读过
-
商周出版 (2006)7.3分 93人读过
-
臺灣林白出版社 (1995)7.1分 5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推理书架(台版)—日系 (wangz)
- 我的藏书——独步土屋隆夫作品集(全) (绝望生鱼片)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不安的初啼(改版)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暗夜大佬 2013-02-22 00:42:35
说实话,这本书的诡计确实并不难破解。不过,这本书重点在于“动机”的形成与论述。全书共计四章,其中三章是由嫌犯的自白书组成,阐述着由四十年前的那起车祸事故,再到二十年前的人工授精,再到现在的阴差阳错,一步步,教人深陷其中。尤其是前两章,时不时透出“即将犯下杀人罪”这样的信息,再加上大篇幅的动机形成的描述,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感。最后一章,不仅是逆转故事情节,其真相更让人为之哑然。虽然这样的... 说实话,这本书的诡计确实并不难破解。不过,这本书重点在于“动机”的形成与论述。全书共计四章,其中三章是由嫌犯的自白书组成,阐述着由四十年前的那起车祸事故,再到二十年前的人工授精,再到现在的阴差阳错,一步步,教人深陷其中。尤其是前两章,时不时透出“即将犯下杀人罪”这样的信息,再加上大篇幅的动机形成的描述,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感。最后一章,不仅是逆转故事情节,其真相更让人为之哑然。虽然这样的情节在现在看来并非特别离奇(狗血的言情剧基本上把这种情节写烂了吧?),但依据创作生命的医学为背景,其现代科学技术背后的恐怖之音,才更有一种渗透纸背的力量存在。不知不觉,已经读完了所有五部千草检察官的小说。 (展开)
0 有用 穆霒 2022-03-23 19:24:19
千草检察官系列之五。土屋抒情化的文笔和张弛有度的行文,总能将故事娓娓道来,即便与连城比也不逊色,只是本作过于“造化弄人”了。
0 有用 lic3 2022-04-29 11:03:31
所以有擔心還是要說出來。猜忌,懷疑就是步向殺戮的過程。寫信自白和檢察官自行推理達到破案。
0 有用 crophen 2023-06-24 19:58:35 贵州
故事以事件的当事人,也就是凶手为第一人称,倒叙式地讲诉了他犯案的过程,但这内容明显有无法自圆其说的矛盾,离谱到很容易就被识破,然而这只是凶手为了隐瞒某些事实的假象。 对大多数家庭来说,孩子或许是必不可少的存在,而有些人不惜想方设法得到孩子,这就涉及到伦理与血统问题。而有些时候,这些行为是保密的,有的人为了保护秘密不惜犯罪,有的人也利用秘密去犯罪,让很多人走向悲剧的深渊。 事件真相有些讽刺,受害者有... 故事以事件的当事人,也就是凶手为第一人称,倒叙式地讲诉了他犯案的过程,但这内容明显有无法自圆其说的矛盾,离谱到很容易就被识破,然而这只是凶手为了隐瞒某些事实的假象。 对大多数家庭来说,孩子或许是必不可少的存在,而有些人不惜想方设法得到孩子,这就涉及到伦理与血统问题。而有些时候,这些行为是保密的,有的人为了保护秘密不惜犯罪,有的人也利用秘密去犯罪,让很多人走向悲剧的深渊。 事件真相有些讽刺,受害者有些倒霉,错误的时机出现在了错误的地点。凶手同样也是千方百计想要实现目的,不惜犯下杀人的罪行,却最终只是徒劳一场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