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播客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读书
搜索:
  • 购书单
  • 电子图书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著名社会学家李强评《平凡今生》

recluse777 2010-05-03 21:21:38

◎本摄影集是黄永山先生近年在国内的一些摄影收获,笔者粗算了一下,照片所覆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超过了我国全部省级区域的半数,用社会学的术语说是应该颇具有『代表性』了。永山摄影的主题是什么呢?可以说是试图展示中国人的生活,或用更大的概念说是试图展示中国社会生活。
◎其实凡是与『社会』相关的专业人士,都试图从各自专业的角度来反映社会这一主题。记者用报道表现社会,播音员用播音表现社会,小说家则用故事表现,建筑家用实体的建筑物表现,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则用数据表现,摄影师则是用瞬间捕捉到的影像来反映社会的。永山先生用他数年来,踏遍九州山山水水,捕捉到的一幅幅影像来表现今日的中国社会。
◎当然,中国社会是如此之大,有超过13亿的人口,芸芸众生,要想表现这样一个社会,确有难度。什么是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呢?理论家有各自的见解。社会学家费孝通说是『差序格局』,讲的是中国人社会关系中形成了一个个『小圈子』的社会特点。梁漱溟说:中国是家庭伦理本位社会,即认为西方社会突出团体与个人,而中国人在家庭关系方面有突出的发展,以伦理组织社会。理论家们的说法固然深刻,但是,让普通百姓读起来却颇感玄奥,还是不好理解。
◎讲点比较形象的道理吧,笔者曾经提供过一个形象的分析,通过数据的计算,提出中国『倒丁字形社会结构』的理论。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长表』的职业数据计算,我发现,中国的总体社会结构,既不是『橄榄型』的,也不是『金字塔型』的,而呈现的是一个倒过来的『丁字型』的社会结构。我的具体方法是,采用『国际社会经济地位指数』(international socio-economic index)测量,从全国就业人口看,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处在很低的社会经济地位上的群体,该群体内部的分值高度一致,在形状上类似于倒过来的汉字『丁』字型的一横,而丁字型的一竖代表一个很长的直柱型群体,该直柱形群体是由一系列处在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上的阶层构成。
◎根据社会学的理论,『金字塔型』社会结构是一种很不理想的结构,由于底层巨大容易产生社会矛盾。现在,我所发现的『倒丁字型』的社会结构,问题比『金字塔型』结构还要严峻,由于底层更大,社会就更不稳定,更容易产生社会冲突。丁字型结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下层或中下层的人群比例比较大。但是,这也终归是一种学术的解释,永山的作品则生动印证了中国这种丁字型社会结构。
◎可以说,在反映社会上,有两种作品最为生动:小说和摄影作品。摄影师更多的不是用文字,而是用镜头、影像展示社会,其最大的优点就是直观、形象、生动、真实。而永山,在这里展现的就是形象生动的镜头中的社会。让我们看看,黄永山先生是怎样用镜头捕捉和展现中国社会的吧。
◎从本集作品可以看到,永山展示的都是最普通的中国人,平民百姓,老百姓。不言而喻,尽管我们的社会上,也有很多大人物,但是,占这个社会的绝大多数的却是千千万万的小人物。其实,十分感人的、优秀的文学作品也常常是因描写小人物而引来了千百万读者的。用永山的摄影的话语说,中国社会就是浓缩在一幅幅画面上的中国老百姓的生活。那么,永山的作品向我们展示了怎样的生活呢?
首先,什么是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尽管改革以后提出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口号,但是,迄今真正富裕起来的中国人还是少数。笔者曾试图计算中国的中产阶层,结果发现也仅仅占到全部就业者的16%左右。所以,绝大多数中国人,只能说是中低收入阶层。所以,在永山的作品中,大多数的中国人,不管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生活还不太富裕。
◎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永山的摄影,讨论了贫穷或贫困的主题。尽管一部分中国人富裕起来了,但是,照片告诉我们,还有千千万万的生活并不富裕的中国人。比如:一对老夫老妻,生病的丈夫躺在床上,伫立着守护的妻子,家里空空如也。再比如,一位老人诉说着,不让进山了,怎么生活?反衬着满是裂缝的土坯墙。那么,谁是穷人?为什么贫穷?照片给我们的印象是:西部地区、老少边穷地区、农村地区,而迄今为止,我国农村户籍人口还是占到人口的多数,所以,我们只能说,多数中国人的生活还不富裕,不少还处于贫困之中。
◎对于千千万万最为普通的中国人。永山的作品充满了同情之心。作品中的人物,涉及到三个群体的最多:老人、妇女和儿童。譬如,使人特别印象深刻的是一幅盲人孩子的照片,童真的孩子脸对着蓝天,伸张着一只小手,可惜,失明了,什么也看不见,据介绍是因为一岁时发高烧,没钱治病,小小孩子就成了盲人。听永山讲,他们离开后,突然意识到,要为这个孩子做些什么,然而,再去找这个孩子时,孩子已经离开了,不知所向。
◎要反映最普通的中国老百姓,恐怕有两个主题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是劳动,另一个是吃饭。永山的作品里,很多都涉及到了这两个主题。
◎有相当多的照片表现劳动中的、操劳中的中国老百姓。我们这个民族确实是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本影集中,十分感人的作品,比如,一个小伙子跪在地上拔麦子,但是,干旱、稀疏的麦地告诉我们,尽管他很努力,却所获不多。照片中的多数人,是在为生计而忙碌着。不管是满脸皱纹、饱经沧桑的牧羊老人,还是蹬着三轮车为逃避城管而奔波的城市小贩,不管是饭馆里的歌女,还是在村口织布的妇女们,不管是海边的渔民,还是小砖窑的工人,他们都在为生计而忙碌着。这也确实使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如此勤劳的老百姓,为什么还总是贫穷,总是生活紧巴巴的,总是不富裕。中国的改革30年了,致富的口号也提了30年了,希望如果再过30年,我们能够在现实中见到更多的生活富足的、有更多闲暇的中国人。
◎吃饭是中国人永恒的主题。我们知道,传统上,中国人见面最常问的一句话就是:『吃了吗?』永山的作品里也有不少幅反映吃的主题。有家里三个孩子捧着大碗吃饭的照片,有船工们在船上开饭的照片,也有盖新房,大摆流水筵,一桌又一桌的,还有东北爷们,光着膀子,甩开腮帮子吃喝的照片。总之,如果没有吃,要想反映中国老百姓的生活,那会是一大缺憾。有中国人曾说,天下之事,吃饭的事情最大,中国谚语:民以食为天。为什么吃饭对于中国人如此重要呢?我以为,中国人真正解决吃饭问题,粮食可以随便买卖了,也仅仅是80年代以后的事情。历史上的饥荒,对于中国人的打击太大了,古书上也常常可以找到,饥荒发生后人相食的记载。虽然,今天中国人吃饱饭了。然而,吃已经形成了文化。吃的文化涵义,已经大大扩展,所以,即使再过几十年,反映中国人的生活,恐怕还是少不了关于吃的主题。永山作品的再一个重要内容是试图反映中国人的精神生活。这不仅是指中国老百姓的文化生活,比如西部农村的秦腔剧团、受村民欢迎的剧目等等,而且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作品中,表现老年夫妇感情笃深的照片特别多,朴实农民夫妇的金婚,亲情、爱情的展示。反映几代人之间的,有两幅照片值得一提,一幅是已经年龄不小的儿媳、孙媳,为92岁老人用石块降温;另一幅是家里老人病了,父母不在,小孙女坚持用手举着吊针的瓶子,帮助老人打点滴。这或许就是粱漱溟先生所说的家庭伦理本位社会吧。
◎在精神生活方面,尤其使人印象深刻的是,永山的作品试图展示人的信仰、信念。前面说过的『吃饭』仅仅解决了老百姓的物质食粮,而信仰、信念是支撑人们生活的精神食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比以前富裕一些了,但是,精神生活,尤其是信仰、信念如何呢?这方面的作品确实不多见。永山的作品表现了宗教的主题,展示了人们对于来世的追求。譬如,一位苯教磕长头的妇女的照片特别令人难以忘怀,额头上的汗水粘着泥土,仍在磕长头前行,锲而不舍、执著追求的精神令人感动。无论是礼拜前的盥洗,还是九位少年代表的朝圣,或是葬礼上的祈祷都告诉我们,信仰生活的重大意义。根据社会学的理论,信仰、信念体系,与经济体系一样是支撑社会运转的重要的制度体系,而今天中国人的信仰是什么呢?确实值得我们思索。
◎丁字型社会结构确实比较罕见,由于其下层群体过大,而且下层与其他群体之间属于一种两极式的(或直角式的)连接方式,因而导致社会群体之间甚至整个社会处于一种『结构紧张』的状态。所谓『结构紧张』(structural strain)是指这样一种社会状态,即社会文化所塑造的人们渴望成功的期望值,与社会结构
所能提供的获得成功的手段之间产生了一种严重失衡的状态。比如,某一社会,主导意识形态过于强调金钱、致富的重要性,而与此同时社会所能够提供给人们的挣钱手段又不多,这时候,社会就处于一种『结构紧张』的状态。
◎丁字型结构和结构紧张是个老问题而不是个新问题。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因社会阶层差异而造成的社会结构紧张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只不过在不同时期表现为不同的内容罢了。中国社会运行的巨大难题在于,丁字型社会造成社会群体之间的需求差异太大,社会交换难以进行,中产阶级体面生活所需要的基本设施,在下层群体看来都是奢侈的和可以利用来谋生的途径。中国社会始终没有走出『社会结构紧张』状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此种丁字型的社会结构。换言之,如果想从紧张型社会进入宽松型社会,最根本的还是要完成社会结构的转型。我认为从现在起大致还需要30年的时间才能够将中国调整成一个中等收入层为主体的社会分层结构。
◎永山的陕北娃与上海姑娘通过高考考上大学而幸福结合在一起的画面,使我们看到这种结构转变的希望。所以从一种社会结构转向另一种社会结构的必要条件就是社会是可以流动的,在一个流动的社会中,人们可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它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社会均等,二是政府增强收入流动的公共政策。所以社会结构的调整还需要我们长时间的努力。
◎如果说诗言志的话,我以为摄影是言情的,即特别突出地表达摄影者的感情,从这方面说,永山的作品每一幅都充满了感情、充满了同情之心。本影集中,关于儿童的作品特别多,很多孩童的特写镜头,眼神极为真挚,虽然衣衫破旧,但眼神是光亮的,眸子是传神的,是清澈的、纯洁的,孩子们的笑容是灿烂的,这似乎告诉告诉我们,未来是有希望的。



作者系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
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
李强


赞
转发
回应 查看所有回应

> 我来回应

> 去平凡今生的论坛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图书馆合作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