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
Histoire(s) du cinéma的创作者
· · · · · ·
-
让-吕克·戈达尔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法国著名电影导演,1930年12月3日生于巴黎,幼年移居瑞士,曾在瑞士尼翁学习,高中时回到巴黎,就读于Lycée Rohmer,一年后入索邦大学,在索邦他获得了人类学、艺术史以及音乐史硕士学位,他也曾是《电影手册》的影评人。让-吕克·戈达尔对世界电影的主要贡献是作为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奠基者之一,他也是影史最伟大的导演之一。
戈达尔的电影通常被视为挑战和抗衡好莱坞电影的拍摄手法和叙事风格。他也把自己的政治思想和对电影发展史的丰富知识注入他的电影。在他的作品里可以经常发现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子。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电影 如同基督教一样 并不是建立在历史的真实性之上 它给我们讲述一个故事 一段历史 继而对我们说 现在:请你相信 不要 将真实的历史 与这段故事 对号入座 但是请你相信 在这个故事中所发生的一切 而这可能仅仅是 生活的一个结局而已 于是你便拥有一段故事 千万不要把自己融入这个故事 就像对 其他的历史故事一样 相对另外一种 历史故事一样 给它找寻 另外的位置 在你的生活中 占据 完全不同的一角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02页 -
电影 继承着摄影的传统 却总想 表现得比生活更加真实 我曾说过 它既不是艺术,也不是技术 而是一个谜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7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Histoire(s) du cinéma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建议不要碰,更不要花钱买!(友情附赠:译错大举例。欢迎点赞。)
没看过好莱坞100,不熟悉德莱叶、布列松以来的欧洲艺术电影,建议不要碰这本书! 更不要花钱买!(上一条连翻译者本人都做不到,所以他也不大明白作者说什么。可怜!) 导演不想搞一本高大全的电影史,而是把他的领悟浓缩为“话语”。第一集,其实是布列松短文的电影版,或是一...
(展开)



【转】迈克尔·维特:《电影史》的史前史
摘要:迈克尔·维特回顾了戈达尔创作《电影史》的缘由与其诞生始末。他使用思想史的研究方法,基于戈达尔的既有作品以及他在蒙特利尔的多次“反讲座”实践,厘清了这部作品背后的思想谱系,呈现了戈达尔对电影史研究的宏阔愿景,以及其对未来影像可能性的思考。 关键词:戈达尔...
(展开)


原来计划的四册变成了现在的内页四色。味道大。价格偏高。只适合收藏做个念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原来计划的四册变成了现在的内页四色。味道大。原来计划的四册变成了现在的内页四色。味道大。原来计划的四册变成了现在的内页四色。味道大。原来计划的四册变成了现在的内页四色。味道大。原来计划的四册变成了现在的内页四色。味道大。原来计划的四册变成了现在的内页四色。... (展开)> 更多书评 1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7)7.2分 881人读过
-
Gallimard (2006)暂无评分 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Godard (沙皮狗)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Histoire(s) du cinéma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