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妙的很。能出大陆版,倒是非常意外
1.历史就是穷人与富人智力的斗争史。2.没有人是清白的。3.每一个杀人者都觉得自己是出于无奈。4.通往权利和财富的路上,没有任何人真心为铤而走险而后悔。5.作者错了,中国不缺少这样的企业家。
看见中国人的影子,看见绝望中逼出来的狡诈。
听梁文道说,这本书几乎就要不予出版,是因为作者竟然是写给温家宝的。
第一次在印度的时候,书店的老板向我大力推荐《the white tiger》这本书,因为对阅读英文原著没有信心,一直没有读,直到前几天买到中文译本,一口气读完,极具画面感的文字,加上脑海里对印度的印象,觉得这本书值得给5星。里面提到的穷人鸡笼理论,其实对每个平凡的社会人都适用,要冲破人生的牢笼真的是太难了。
实在觉得那个评注忍无可忍!千万别手贱去翻看正文后面的那一堆东西……
几年来看过的小说里绝对能排前五。。。。
最后后记太倒胃口了....
那些贫穷、丑陋、邪恶、贪婪的灵魂在笼子里哀嚎,阿迪加的这部处女作将印度社会最黑暗的一面呈现出来,贫富差距、政治腐败、宗教之争、人性贪婪,两个阶层的战争,失去身份与价值,细节太丰富了,在书信体说书般的戏谑语调中读者仿佛来到一个黑暗地狱,但“黑暗之地“却被看着是救赎之所,旧印度与新印度,中国与西方,迷茫的当代印度社会芸芸众生如动物般活着,失去尊严和梦想,任凭宰割和压榨,谁愿意去找钥匙,但那扇门却一直开着,短短一本书写尽了印度泥沼中挣扎的困境,人物跃然纸上,仿佛就出现在你的眼前,但印度就是能在这样的悲喜剧之间从容转换,它肮脏贫穷,充满待解的谜团,也就决定了你越是了解它也就越不可能离开它了。
完全模糊了里面一些错误的知识点,到底是这本书的作者没有经过仔细研究而的出来的结论,还是他为的遵循故事主角的出身、经历,而进行的不恰当模仿。布克奖的品味越来越差还是参赛作品近几年真的有限。
和奥威尔的《1984》及陳冠中 《盛世》一样,流于表面的社会批判及政治味道太浓,即使放再多的咖喱也尝不出小说的味道。小说不是这样的。
读的第二本关于印度的小说,第一本是《项塔兰》,通过小说去了解一个全新的社会是一件有趣的事情。现实中有太多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
写的很一般。
很棒
印度的好东西总是配有一个烂名字。
很澎湃有力的印度小说,让你对印度的现实有所了解,当同时因为缺乏对人性和制度的深刻揭示,会觉得余味不足。另外,对温家宝的各种问询,简直有高级黑中国的嫌疑:)
“这本书能在印度出版,说明了印度的成熟与自信。”的确是这样,omego上遇到的印度人几乎所有都读过这本书,并一同调侃。这种事怎么可能在中国发生。。
精彩。
印度真的是很特别的民族,以后总得去一次
行文流畅,传统与现实、印度与美国的交织、对抗,批判力度不是国内小说能比的...
> 白老虎
52 有用 BBpanda 2011-11-27 19:31:05
妙的很。能出大陆版,倒是非常意外
46 有用 苏莫 2011-10-12 02:29:54
1.历史就是穷人与富人智力的斗争史。2.没有人是清白的。3.每一个杀人者都觉得自己是出于无奈。4.通往权利和财富的路上,没有任何人真心为铤而走险而后悔。5.作者错了,中国不缺少这样的企业家。
38 有用 厚朴闪闪 2011-12-21 21:24:52
看见中国人的影子,看见绝望中逼出来的狡诈。
19 有用 尹智龙 2010-12-05 19:40:00
听梁文道说,这本书几乎就要不予出版,是因为作者竟然是写给温家宝的。
21 有用 乙酰水杨酸钠 2015-01-15 10:07:54
第一次在印度的时候,书店的老板向我大力推荐《the white tiger》这本书,因为对阅读英文原著没有信心,一直没有读,直到前几天买到中文译本,一口气读完,极具画面感的文字,加上脑海里对印度的印象,觉得这本书值得给5星。里面提到的穷人鸡笼理论,其实对每个平凡的社会人都适用,要冲破人生的牢笼真的是太难了。
9 有用 大可奇 2011-08-23 17:30:11
实在觉得那个评注忍无可忍!千万别手贱去翻看正文后面的那一堆东西……
7 有用 一只Tomason 2015-05-18 12:47:13
几年来看过的小说里绝对能排前五。。。。
8 有用 JupiterII 2012-05-10 10:24:20
最后后记太倒胃口了....
2 有用 幽灵不会哭 2016-06-26 11:23:00
那些贫穷、丑陋、邪恶、贪婪的灵魂在笼子里哀嚎,阿迪加的这部处女作将印度社会最黑暗的一面呈现出来,贫富差距、政治腐败、宗教之争、人性贪婪,两个阶层的战争,失去身份与价值,细节太丰富了,在书信体说书般的戏谑语调中读者仿佛来到一个黑暗地狱,但“黑暗之地“却被看着是救赎之所,旧印度与新印度,中国与西方,迷茫的当代印度社会芸芸众生如动物般活着,失去尊严和梦想,任凭宰割和压榨,谁愿意去找钥匙,但那扇门却一直开着,短短一本书写尽了印度泥沼中挣扎的困境,人物跃然纸上,仿佛就出现在你的眼前,但印度就是能在这样的悲喜剧之间从容转换,它肮脏贫穷,充满待解的谜团,也就决定了你越是了解它也就越不可能离开它了。
3 有用 朴九月 2010-11-20 20:09:03
完全模糊了里面一些错误的知识点,到底是这本书的作者没有经过仔细研究而的出来的结论,还是他为的遵循故事主角的出身、经历,而进行的不恰当模仿。布克奖的品味越来越差还是参赛作品近几年真的有限。
1 有用 国士 2011-08-16 23:05:11
和奥威尔的《1984》及陳冠中 《盛世》一样,流于表面的社会批判及政治味道太浓,即使放再多的咖喱也尝不出小说的味道。小说不是这样的。
2 有用 . 2017-09-17 17:00:39
读的第二本关于印度的小说,第一本是《项塔兰》,通过小说去了解一个全新的社会是一件有趣的事情。现实中有太多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
2 有用 陈毓秀 2013-11-23 09:48:03
写的很一般。
0 有用 苏更生 2012-05-29 17:04:06
很棒
1 有用 随易 2010-12-07 10:28:47
印度的好东西总是配有一个烂名字。
1 有用 樱桃青衣 2014-03-31 14:30:38
很澎湃有力的印度小说,让你对印度的现实有所了解,当同时因为缺乏对人性和制度的深刻揭示,会觉得余味不足。另外,对温家宝的各种问询,简直有高级黑中国的嫌疑:)
1 有用 阿树 2013-01-20 11:26:34
“这本书能在印度出版,说明了印度的成熟与自信。”的确是这样,omego上遇到的印度人几乎所有都读过这本书,并一同调侃。这种事怎么可能在中国发生。。
1 有用 jiaon 2010-05-04 00:17:44
精彩。
1 有用 Orpheus 2011-10-14 22:36:46
印度真的是很特别的民族,以后总得去一次
1 有用 会唱歌的耗子 2018-12-29 21:59:03
行文流畅,传统与现实、印度与美国的交织、对抗,批判力度不是国内小说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