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传 短评

热门 最新
  • 8 amiello 2012-07-18 14:01:01

    侧重席勒主要作品的解读。脉络清晰,中心突出(Idealismus),奇怪的是对席勒的(三次)葬礼一笔带过,是否真印证了《我们可怜的席勒》中的阴谋论解释?席勒的成分:(德国第一)戏剧家>(一流)诗人>(康德主义的)美学家>(二流)历史学家>(不入流)哲学家>(可怕的)医生……

  • 2 Domenico 2020-12-01 00:33:14

    最推荐的一版传记,也是最合理的传记写法。融传主的精神成长与其所处的时代思潮、知识气候于一体,时不时会冒出他对温克尔曼、康德的袭承,对黑格尔、费希特及浪漫派的影响,这种打通思想史的阅读体验太棒了。“你得从生命的纷乱中逃离/进入心灵那神圣静谧的空间/自由仅存在于梦的王国/而美的花朵仅在歌唱中绽开”,理想的暴戾从这时开始。 萨弗兰斯基的发挥真的棒,比写《歌德与席勒》时好太多。

  • 1 Irgendwann 2011-10-10 18:24:14

    虽然很严谨很细致,但是毫无趣味,读不下去。

  • 1 居正不正 2015-12-31 16:48:12

    “决定不可能挽回:它们从我自己的作为中建起一道围墙。它们封闭了进入了可能性的道路。决定将以自己为线,编织进现实那不可见的织物结构,由此被卷入生命的异域。 谁行动,谁就得自我异化。他将永远不会在行动中全然重新认识自己,更不必说由此产生的错综复杂的结果中。”

  • 1 y 2019-12-21 20:46:02

    席卷于时代狂流中的思想者

  • 1 南鑫 2018-02-19 00:20:17

    我最倾心的写作方式,作家的精神史贯穿出作品解读、时代症候的精神分析以及那个我心中最伟大的时代的精英群像。不过,应该注意的是,面对作家传记这一文体,还是需要对作家极其时代作家的作品本身有着尽己所能的了解和熟知,不然淹没在作品解读中的思想火花会被缺乏耐心的耐心的读者——例如我——而忽略,这将是开启重读的必然契机。 没有纽带束缚我,没有栅栏阻挡我,我自由翱翔着穿过一切空间,我那无法度量的王国是思想,我那展翅的工具是语言。

  • 0 momo 2022-09-25 21:58:16

    断断续续地看完也会被一些地方深深感动。不知道荷尔德林有没有感慨过既生荷,何生歌德席勒及一长串名字……

  • 0 索多玛义人 2016-07-21 10:39:01

    作者说了太多自己的见解,翻译的也不是很好,不是很通顺

  • 0 RIC 2021-03-18 16:46:04

    发现新材料的同时,进一步理解了十八世纪末欧洲的思想气候与社会氛围。应该是直接从德语译来的,一些地方显得生涩,但是可以读下去。

  • 0 温意 2021-06-05 19:15:00

    魏玛古典主义时期,转向之后。

  • 0 独孤力命 2021-09-07 12:32:02

    翻译还是感觉有点小问题(不知道社科文献那个新版怎么样),但偶像的书写得好啊。以前竟然没有注意过席勒:德国唯心主义的精神父亲,受医学训练的诗人,文学家中的哲学家,哲学家中的文学家,不堪想象力的重负而从小说转向历史,关闭了“哲学的铺子”又写出伟大的戏剧,作为艺术家的康德信徒,知道在神经系统里找不到精神却仍去寻找,相信必然性却又最重视自由——他仍然是我们的同代人。席勒与歌德,是像“刺猬与狐狸”一样可以激发思辨的对照。当然,如果记得奥尔巴赫的批评,那么“完整的人”的理想,的确有一丝市侩气。但他对歌德的评价,仍然也在他身上成立:“在卓越面前,唯一的自由是爱”。

  • 2 复峰 2020-10-18 21:17:43

    大约恰好一年前看完,萨弗兰斯基不会让人失望的。席勒的一生是英雄般的一生,其精神不唯超越了病痛的身体,也跨越了时间而永存。

  • 1 Masa 2012-09-20 16:47:11

    “面对天才,我们只有一种捍卫的可能,那就是爱他”时,她想起了阿兰。她爱他,我们中许多人也爱他。但这不仅仅是捍卫性的,尽管他的确是天才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