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ix
I
“西方”世纪很难说是一个和谐的时代。托马斯带来了一阵短暂的“古典的”宽容。评论阿奎那的文献:切斯特顿(Chesterton),格拉布曼(Grabmann),舍尼(Chenu),吉尔松(Gilson)。/3
II
托马斯的封圣,地位向“教会的博士”和“普世的教师”的提高。托马斯何以成为典范?完满与原创性。他排除一切无论如何(whatsoever)之物的欲望。最初的决断:为“圣经”和“亚里士多德”。自愿贫穷运动和多明我会的创建。/16
· · · · · ·
(
更多)
目录
前言/ix
I
“西方”世纪很难说是一个和谐的时代。托马斯带来了一阵短暂的“古典的”宽容。评论阿奎那的文献:切斯特顿(Chesterton),格拉布曼(Grabmann),舍尼(Chenu),吉尔松(Gilson)。/3
II
托马斯的封圣,地位向“教会的博士”和“普世的教师”的提高。托马斯何以成为典范?完满与原创性。他排除一切无论如何(whatsoever)之物的欲望。最初的决断:为“圣经”和“亚里士多德”。自愿贫穷运动和多明我会的创建。/16
III
进入多明我会。“福音的完满”和教导的激情。他原初的关注陷入危难:宗教法庭。圣托马斯的态度。亚里士多德与中世纪盛期的基督教。爱尔兰的彼得(Peter of Hibernoa),一种新的类型。/30
IV
托马斯并没有成为一名“亚里士多德主义者”!对可见世界的确认。历史的亚里士多德遭到了质疑。“如事物之真理持续……”这段引文意味着什么——对今天的我们和对托马斯来说……/43
V
但对托马斯来说,亚里士多德不再对我们的智力说话。“非历史的”阐释问题。中世纪的大学:尽管学院具有学理上的权力,它却并非等级制度的一部分;为一切基督徒而设的制度;与城市的联系。巴黎:大学之理念的最纯粹的化身。/54
VI
托马斯与巴黎,“他天然的舞台”。“托钵僧论战(Mendicant Controversy)”;募缘会(Mendicant Order)入侵大学。教学的最初几年。开始写作书面作品。/63
VII
作为文学形式的驳斥(disputation)。源于柏拉图的对话和亚里士多德的《论题学》(Topics)。托马斯作品中articulus(关节)的结构形式。辩驳的精神:聆听对话者;尊重他的论点与人格;对他演说自己;避免任意的行话;寻求明晰性,而不是追求哗众取宠。辩驳作为大学得以实现的领域。今天的公共辩论的退化的可能原因:缺乏适当的(讨论)模型。/75
VIII
托马斯首先是一名教师——尽管作出了多方面的专门作业。教学是智识生活的一种模式。从初学者的视角来思考。对教育学者之职业的掌握。“主要作品”的鸟瞰的观点。《文集》(opuscula);评注;《问题论辩》(Quaestiones disputatae);两部大全。作为对事件的思考的《神学大全》(Summa theologica)。/89
IX
中世纪拉丁语不是死语言。大学与“技术”语言。从西塞罗和塞涅卡经波爱修斯到托马斯:自希腊文的翻译。在此通话过程中的创造性元素。托马斯的辞藻优美;语言根本上只是一个工具。尽管如此,还是要回避人造的技术性术语。对“术语”的不信任。作为标准的生活用法。对现实极度感受性之表达的节制。/102
X
托马斯为自己设定的任务:创造一种智识综合,其中,自然的世界与智识被给予各自应有的(地位)——以及超自然物和信仰,这样两个领域都得到完整的承认。断然的世俗性(Pronounced worldliness)。对身体的大胆承认。对神学思维方式的影响。他同时是自己反对布拉班特的西杰(Siger of Brabant)的世俗主义(secularism)和主流神学的非世俗性。基于世俗性的神学。从创造和从道成肉身开始的论证。基督教西方的楔石:伴随对世外召唤之感受的,对世界的接受。/117
XI
非西方的基督教。“西方”并非制度的大全而是一个历史的设定。做好迎接常新冲突的准备。对存在和上帝之概念的“实存(existential)”的阐释。“我是我之所是”。作为actus purus(纯粹实存体)之产物的实存。实存的一切不止善,而且神圣。在托马斯那里哲学化和神学化各自扮演的角色。“哲学”和“神学”的概念。只有在二者都被当做智力的合法运动来接受的时候,它们的协调才能得到有意义的讨论。/133
XII
哲学和神学都处理实在的整体——就被遭遇的现象为固定在它们身上的目光所见以及就“上帝之言”为信徒所聆听而言。方法论上整齐界定(带来)的问题在这里是来自于外部的:哲学家和神学家都必须准备好把一切关于实在的可用的信息纳入他们的智识结构。神学的婢女(Ancilla theologiae)?神学站在世界自然知识的总体性的需要之上。《神学大全》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其片段化的章节是其陈述的一部分。否定神学和否定哲学。对终极性的虚假声称的免疫。/147
关键词缩写/161
注释/163
索引/179
· · · · · · (
收起)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