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
作者简介 · · · · · ·
柯丽·邓·波姆(1892-1983年),生长于荷兰的一个基督教家庭,是一名钟表匠。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和她的家人帮助、收容了许多受到迫害的犹太人,并因此被送入了纳粹的集中营。她的父亲和大姐都死在集中营里,而幸存下来的柯丽则在战后四处演讲她在战时的经历以及上帝的恩典和引领。她的见证感动并安慰了许多人,也包括那些曾经迫害过她的德国人。1971年,由她与约翰·谢里尔、伊丽莎白·谢里尔合著的自传《密室》问世;1975年同名的电影全球发行。
柯丽·邓·波姆荣获了荷兰女王授予的爵士封号,并获得了以色列授予的国家正义奖。1983年,在她91岁生日当天,在美国去世。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父亲开门见山地说:“柯丽,你知道是什么叫你这样伤心吗?那是爱情。爱乃是世界上最强有力的力量,当爱情受到阻挠,寻不见出路时,它就会使人痛苦。” “当这样的情形发生时,我们可以做两件事:我们可以扼杀爱情,那么我们的内心就不会再伤痛了。但是这么一来,我们里头的一部分也就随着死了。或者,柯丽,我们可以祈求神为我们开辟一条新的出路,叫我们的爱有出口。”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0页 -
(28页) 因此,那一次在火车厢里,当我坐在父亲身旁的时候,我突然开了:“爸爸,什么是性的罪恶呢? 他转身望着我,正像他往常准备回答我的问题时一样,但令我奇怪的,这次他并没有说什么。过了一会儿他站了起来,把他的皮箱从我们头上的放物架上拿了下来,放在地板上说 “柯丽,下车时你替爸爸拿这只箱子好吗? 我站起来,尽力试着去抬它,但是拿不动,那里面装满了他早上买的钟表和零件。 我说:“爸爸,可是这个箱子太重了。 父亲说:“不错,如果一个父亲要他的小女儿提这么重的只箱子,那他真不是一个好父亲。柯丽,知识也是一样,有些知识对小孩来说,实在太重了,要等到你够大、够强壮的时候才能担当它。至于现在,你必须信任爸爸来替你承担它 我十分满意他的回答,其实不仅满意,而且内心深觉一种异样的平安。我知道不仅是这个问题,我所有的问题都有它们的答案的——但目前我甘心让父亲为我承担和保存我所有的问题。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章 往事
> 全部原文摘录
The Hiding Place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1 条 )

没有一个义人,然而有我们这个世界不配有的人
早晨看《兄弟连》。讲到美军进入荷兰的爱因霍恩,刚巧遇到欢庆胜利的时刻,街头巷尾飘满了荷兰的国旗和那鲜亮的橙色旗帜,兴奋的人们走上街头,载歌载舞,姑娘们向着大兵献香吻。然而镜头一转,前一刻还在和某个中士缠绵的女郎,一下子被几个青年押到广场的某个角落,被迫跪着...
(展开)

影响幾代人的《密室》
這是我们在十天內收到的密室评语: 《密室》向我显明每个人,不论是不是基督徒,都有责任去帮助那些处于困境和危难之中的人。它告诉我平凡的人可以做不平凡的事情,只要我们能够跨出信仰的第一步。 ——Miki Kwek,高中生 1980-1990年代在德国长大的我,通过电影、书本和...
(展开)

道,真的是可以活出来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合上《密室》全书,为神奇妙的作为欢呼雀跃。 他就是这样奇妙的策士,他在最黑暗的地方彰显出自己作为;他在最阴深的幽谷中掌权。 神啊, 你是怎样做到在我们凡事有选择自由的情况下,还掌管着未来的一切事呢? 你是怎样把偶然背后千头万绪的必然性牵扯到一起的呢? 你的... (展开)
> 更多书评 2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2 )
-
未知出版社 (2004)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新世界出版社 (2010)9.2分 528人读过
-
Bantam (1984)9.5分 44人读过
-
未知出版社暂无评分 2人读过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The Hiding Place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Connie 2011-07-07 14:55:51
刚看完,中文版的,太好看了,感人、活泼的见证,他们的人生书写了上帝的荣耀,上帝不论何时都是与我们同在的。信望爱,不是简单的三个字,而是生命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