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Medicine in Contemporary China 短评

热门
  • 0 E 2010-06-25 01:20:07

    后现代主义看当代中医...非常值得一读!

  • 1 Prunus d 2021-01-29 04:19:28

    读了前面几个领章,中间关于病人和辨证论治的。这篇比凯博文更偏STS,虽然我不喜欢Scheid一副“你看中医跟我们后现代的思维方式差不多”的知音感(狗头),但实地的调查发现作为一门实践学科的中医其实非常复杂、现实、在地,感觉确实应该归为社科而非医学(大雾

  • 0 小玉 2024-02-22 14:02:35 中国香港

    对plurality概念的反思和重新厘定很绝……拒绝一种去历史的反抗解读,而是注重中医本身多元、异质的各部分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变化和组合…

  • 0 养猪家 2023-07-06 21:57:44 英国

    provocative

  • 1 鸿音 2019-04-19 23:42:59

    该书通过实地调查结合历史文献,认为中医是一个具有内在多元性并不断更新和转化的综合体。当代中国中医的“形成”,尤其是辨证论治、中医方剂学等知识的生产与使用,其实是非常晚近的事,也是众多元素协力促成的结果。病人问诊对于当代中医治疗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病人症状与问诊的积累形塑了中医。同时,中医中的师生关系、中医与新中国社会史的关系、中医器材药物与市场等诸多因素之间都有着复杂的互动。总体来说,中医始终是一个处在过去与当下之间不断发展变动的综合体。

  • 1 Dynamo 2021-11-03 05:33:13

    读了1、2、3、4、9章,草草翻了下7、8章。全书虽说主要是讲中医,但作者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视角是可以吸收借鉴的。就我阅读的几章来看,作者想要描绘出的是现代中医的内外部张力,包括行业和国家之间、病患和系统之间、规范化和在地化之间,层层张力使得中医并非一个结构意义上的复杂系统,而是一个时刻处于冲突状态的、随时在变化的流动的过程,这样的特点也使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当然了我觉得这就是个看待研究对象的视角问题。重要的根本不是中医本身是不是一个稳定系统、有没有essence,而是研究者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3、4章的资料对我而言蛮有用,感谢作者!

  • 0 Dynamo 2021-12-29 17:04:05

    2021-11-3 补标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