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写的不错
英雄已死
对手承认失败,并不意味着己方的胜利,这是一场双输的面子赌博。 在没有更好的战史前,本书值得一读。
最详尽的关于上甘岭战役的报告文学。
向英雄致敬
537.7……597.9……
小错误不少,但是内容还是挺不错的
原来看过,没什么印象了,打算重读。 又看了一遍,写得挺真实。
写的真心差劲!很不清晰,比如讲到上甘岭山下补给线处于敌人火力之中,被掐断。后面怎么中国军队又可以换防大量进入上甘岭598高地了?15军是怎么布阵的,连个地图都没有。美军、韩军的布阵呢?还有,作者一意强调战士的英雄主义精神。这是历史实情吗?战争后期弥漫的消极情绪怎么不深入考察下?
2016年12月
一本好书,放在这个金钱至上的时代来读显得意义更加深远,为共和国的那些无名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这种纪实文学感觉很矛盾的样子,没有史学专著那种严谨的治学方法,也没有文学作品的文笔和思想性,看多了就会觉得没什么意思
书比影视剧更真实地还原战争,惨烈、让人心痛。
三星半。尚可。二倍速。
豆瓣里没有《摊牌——争夺上甘岭纪实》这本书,只好在这里写评价。《摊牌》的写作技巧太差,把敌军写成怂包。打怂包,算英雄吗?例如,写15军打淮海战役时,根本就不管建制和战术安排,一窝蜂地往前冲,国军一味的逃散投降,几乎没有战斗和战术。本书过多地写国军、美军和韩军的畏战、无能,到了上甘岭战役的艰苦和巨大伤亡,给读者的感觉是应战准备差,缺乏对太平洋战争的研究和对策预案。美国人写军事小说,总是把德军写得很高大上,把日本人写得比鬼都难缠,也不避讳己方指挥谋划失误、高层争权夺利的纠葛及背锅,才显得自己赢得厉害。作者只顾着写敌方的畏战、无能和高层间的勾心斗角,却没有论述分析己方的问题,及为什么“代司令员”一直“代”到朝鲜战争结束才转正,反而让读者觉得这个“代”的水很深,作者想用战场的惨烈,说明为什么“代”。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5483668.html?from=like
开头有点扯,为啥非要写邓小平说十五军上呢,刘伯承才是军事主官,虽然中共在军队中一直实施双长官制,但是调动军一级的单位还是要军事主官说了算吧
对于当年在上甘岭的指战员们,死亡并不是最难的事情,只要冲出坑道挨上一轮炮火覆盖就解脱了。 最难的事情是,你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忍受煎熬,但是你知道肩上的责任必须完成,所以你必须活下去。
就像拿着弓箭的狼和拿着枪的羊,于是我终于理解了毛主席所说的“糖衣炮弹”到底是什么。
一场被遗忘战争中的被遗忘的战役
> 解密上甘岭
1 有用 Tradition 2011-09-13 16:16:22
写的不错
1 有用 叫花子打鼓穷欢乐 2011-02-09 18:44:17
英雄已死
3 有用 shumi2 2011-03-04 08:35:06
对手承认失败,并不意味着己方的胜利,这是一场双输的面子赌博。 在没有更好的战史前,本书值得一读。
0 有用 木须龙 2010-11-27 11:21:43
最详尽的关于上甘岭战役的报告文学。
0 有用 言午小船 2015-05-30 20:21:20
向英雄致敬
0 有用 epimeleia 2013-06-25 23:19:13
537.7……597.9……
0 有用 momo 2022-06-06 21:50:26
小错误不少,但是内容还是挺不错的
0 有用 HH 2023-01-22 23:31:43 广东
原来看过,没什么印象了,打算重读。 又看了一遍,写得挺真实。
1 有用 Sergio 2018-01-06 22:51:47
写的真心差劲!很不清晰,比如讲到上甘岭山下补给线处于敌人火力之中,被掐断。后面怎么中国军队又可以换防大量进入上甘岭598高地了?15军是怎么布阵的,连个地图都没有。美军、韩军的布阵呢?还有,作者一意强调战士的英雄主义精神。这是历史实情吗?战争后期弥漫的消极情绪怎么不深入考察下?
0 有用 战天豆地 2017-01-04 10:59:48
2016年12月
0 有用 王小嘟 2011-04-12 21:52:41
一本好书,放在这个金钱至上的时代来读显得意义更加深远,为共和国的那些无名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0 有用 cyfyz 2015-10-27 14:36:25
这种纪实文学感觉很矛盾的样子,没有史学专著那种严谨的治学方法,也没有文学作品的文笔和思想性,看多了就会觉得没什么意思
0 有用 漠漠荷 2014-04-07 16:40:49
书比影视剧更真实地还原战争,惨烈、让人心痛。
0 有用 衛藤美彩 2019-08-28 15:50:39
三星半。尚可。二倍速。
0 有用 岩上无心云 2024-07-01 12:04:13 北京
豆瓣里没有《摊牌——争夺上甘岭纪实》这本书,只好在这里写评价。《摊牌》的写作技巧太差,把敌军写成怂包。打怂包,算英雄吗?例如,写15军打淮海战役时,根本就不管建制和战术安排,一窝蜂地往前冲,国军一味的逃散投降,几乎没有战斗和战术。本书过多地写国军、美军和韩军的畏战、无能,到了上甘岭战役的艰苦和巨大伤亡,给读者的感觉是应战准备差,缺乏对太平洋战争的研究和对策预案。美国人写军事小说,总是把德军写得很高大上,把日本人写得比鬼都难缠,也不避讳己方指挥谋划失误、高层争权夺利的纠葛及背锅,才显得自己赢得厉害。作者只顾着写敌方的畏战、无能和高层间的勾心斗角,却没有论述分析己方的问题,及为什么“代司令员”一直“代”到朝鲜战争结束才转正,反而让读者觉得这个“代”的水很深,作者想用战场的惨烈,说明为什么“代”。
0 有用 万峰 2012-05-07 21:33:55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5483668.html?from=like
1 有用 开始发福了 2010-07-05 14:56:58
开头有点扯,为啥非要写邓小平说十五军上呢,刘伯承才是军事主官,虽然中共在军队中一直实施双长官制,但是调动军一级的单位还是要军事主官说了算吧
0 有用 Stan 2022-04-30 18:19:27
对于当年在上甘岭的指战员们,死亡并不是最难的事情,只要冲出坑道挨上一轮炮火覆盖就解脱了。 最难的事情是,你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忍受煎熬,但是你知道肩上的责任必须完成,所以你必须活下去。
0 有用 Kunzite 2017-09-27 13:41:38
就像拿着弓箭的狼和拿着枪的羊,于是我终于理解了毛主席所说的“糖衣炮弹”到底是什么。
0 有用 无言 2020-11-11 07:34:49
一场被遗忘战争中的被遗忘的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