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科举制度研究 短评

热门
  • 6 支离疏 2019-03-12 11:12:20

    集萃资料之功,说详实却也枯燥,没有什么叙述策略,大量堆积,或许可以用更加平易巧妙的方式将复杂的制度变迁以及科考程序讲述出来。

  • 9 Tacher 2014-05-29 17:59:39

    仇鹿鸣推荐,以专题的形式介绍了唐代科举的种类、流程、沿革和地位升降变化。本书的全面性在于,不仅仅关注于科举一点,而且注意到科举附属制度(产物)的流变,如学校、门生关系、门荫、社会等级等问题。其实,该书更适合教材和参考书,可以较快地了解某一时段和某一侧面的科举制度细节,通读下来,更多形成的是总体印象。有唐一代,科举制绝非以安史之乱为界限的两分(这是我之前的看法),其所反映的社会关系除了传统的贵族和庶民竞争外,还有更多的具体影响因素,如工商子弟的应举问题以及新兴进士阶层维护既得利益。回看科举制度,不恰当地套用张智一句话:反对特权不是为了废除特权,而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特权。

  • 1 ren 2011-11-05 14:56:33

    细节与傅书稍有出入,稍嫌不够细致

  • 7 小伊 2014-03-20 15:28:22

    P大出版社的编辑校对还能再不上心点儿么。。。。好歹是个学术专业书,”《日香山集》“是个神马玩意儿??

  • 1 骤雨初歇 2023-05-19 14:00:23 北京

    制度史是过于纯粹的智力挑战,在纷繁复杂的记载中发现线索,是枯燥无聊工作中最大的幸福……

  • 1 葫芦娃日 2024-02-16 02:26:30 山东

    读于本科

  • 0 lcy 2013-07-06 23:46:54

    来来去去的地铁中看完

  • 0 hdyms 2022-11-10 01:16:23 福建

    补标

  • 1 文孟先生 2022-10-05 00:09:33 湖北

    经典作品。

  • 0 肢解或被欺骗的 2024-03-11 11:05:47 陕西

    读的第一本唐代科举的专著,不知道此作在唐科举研究的学术史上算筚路蓝缕还是承上启下之作,但是就问题捕捉、立体考察来看非常突出。科举流程、学校与科举、科举考试标准变化、进士家族、科举与社会身分、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的讨论非常深刻。 但缺点也是很明显的,作者的学术写作基本功和规范很差,诸如史料注引不全、论述逻辑的前后抵牾、行文总分结构的缺失。更容易让人体会到作者阅读原始史料的初步过滤,而少了作为学术研究的浑然自洽。 有关1.以文、或以经义取人的变化,2.唐后期进士家族与南朝安流平进不行,世家反求以才能为察举考试标准的对比,应该都可以继续讨论。

  • 0 事有難言齋主人 2023-09-17 20:51:22 北京

    读子弟、家族两章最觉长进。

  • 0 栖筠 2023-09-20 15:50:08 北京

    不仅有选士,还有部分选官。作为史料补充有余,敏锐的观点不足。

  • 1 Ataraxy 2022-08-18 00:09:26

    史料功底深厚,分析全面细致,深入了解唐代科举制的不错论著

  • 1 松虛居士 2022-05-15 21:34:55

    進士家族部分尤其好

  • 0 公子越 2024-11-11 21:45:38 浙江

    有些观点我觉得有点先射箭后画靶。还有说李德裕出身中下地主阶层的,这有点好笑了

  • 0 黄金的马场 2023-12-05 20:19:41 湖北

    提示了两个有趣的东西:学校和贡举人层

  • 0 尘世的费昂纳 2023-12-09 15:53:37 广东

    我舍友说多少分就多少分

  • 1 二十一小时 2021-10-17 18:15:43

    补标,2018,值得重新精读

  • 0 智术师 2022-06-14 21:20:43

    本书乃是吴宗国的学术代表作,以今日眼光视之,书中内容其实是基础性常识,只适合作为了解唐代科举史的入门书,且阅读体验较为枯燥。

  • 0 冬瓜 2014-11-30 21:11:36

    与程书、傅书一起看吧。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