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时出发 短评

热门 最新
  • 2 鲁闽 2011-03-30 12:30:28

    这是最近看的书里最好看的一本。什么是好的写作呢?我认为是两点:气氛和味道。这才能从虚构走向存在。这本书的好处是,点到即止,却恰到好处,于是,所有的人物都那么真实。 编辑不好,最后一节“慧星”太多,应是“彗星”,另外还有若干莫名其妙的空格。

  • 1 默音 2012-07-08 09:42:47

    似乎这本书到最后讲的是时间与意志。时间无限地消磨我们,人在其中所能有的,无非是有限的意志。优美又内敛的一本书,喜欢。

  • 0 容安 2011-04-09 12:41:26

    这是一本非常吸引人的书,从它的第一个句子开始。可也许正因为它太吸引人,越到后来便觉得失望。就像它所讨论的主题,不管在爱情还是生命中,开始总是令人兴奋,趣味盎然,但之后总伴随着失望和无趣。这本书从头到尾都显示了作者本人的疑惑。

  • 2 一一 2019-05-17 16:15:41

    用年轻的莽撞去撕碎偶像的黄昏,幸好他不是偶像,他是坚持自我的作家。 他几乎是纯洁的,一丝不染的,这才是她所悲哀的地方,他可以触动,但仍不能让你打破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尊严。 他可以怀念年轻的肉体,但这不是他勃起的理由,他勃起仅仅是那一刻他有了欲望。 欲望不是龌龊的,恰恰是真实的,年轻的,肉体可以老,不能复原,但欲望不会老去,文字不会老去。用文字去喂养欲望,去滋养尊严。 那一巴掌是这本书最精彩的地方,把那些自以为是打响。

  • 0 挥着大刀の猫球 2013-01-23 23:57:48

    毫无爱意可言。讲的是惊心的衰老,无可救药的不够出色的悲哀,懵懂年少无知的残酷和人到中年四六不靠的茫然吧。。。叙事相对单薄,但还不至于不够用。。。

  • 1 一度的微苏 2011-09-23 17:18:08

    作者一定是个非常温柔的人。

  • 0 阿肉肉肉 2010-11-01 23:30:07

    写的比较散,但仍有打眼之处。另有几个排版错误,虽细微但是看到时候仍不太舒服。

  • 0 哈默林騎士 2010-09-13 18:28:36

    当我们把信仰与坚持留在了昨天 相比今天的重新建构 一切似乎可有可无 又似乎那么必须和不得不 当把做成某件事当成改变的契机 而改变都是这样发生的么?

  • 0 行板 2011-04-16 21:44:43

    生命里大部分时间的困难抉择并非对错间的冲突,而是两个都对的选择

  • 0 RimeC 2012-01-20 00:46:09

    20110919 刚拿到书

  • 0 Soloist ' Z 2011-11-28 21:59:38

    生命里 大部分的困难抉择 并非对与错间的冲突, 而是 两个都是对的抉择。 这就是为什么—— 生命总是悲伤。

  • 0 Snow 斯诺 2015-07-07 14:07:48

    很好看,感悟良多。

  • 0 卷。 2011-06-11 08:11:18

    终于在这个被暴雨洗礼过的清晨读完了这本书。 书的整体暮色沉沉,却有别样的生机。 不过三百页竟读了整整五天的时间。不同于以往对其他喜爱的书的感觉,是另一番无法言说之感。 我很庆幸,能在图书馆那一架死气沉沉的外国著作中发现它。

  • 0 逆·逆刃刀 2012-02-20 21:54:03

    黄昏,真的就晚了吗……

  • 0 圣骑士的黄瓜 2011-04-05 17:07:09

    真实而细腻的描写 。对海瑟来说 ,席勒七十岁的身体 就是想象与现实的差距 ;在席勒看来,二十四岁海瑟的活力,唤回的是年轻的记忆。海瑟在对席勒的回顾反思中迈向前方,席勒在海瑟的介入后反思着回归生活。

  • 0 暗夜的星辰 2014-08-12 16:37:33

    要够年轻,才会为生活寻找秩序。(2010-07-14 )

  • 0 Deuteros Plous 2012-04-13 21:52:12

    黄昏时出发,在快没有时间时发现时间,在即将完成之时重新开始。作为当代小说相当不错。据说莫顿也喜欢读亚里士多德《诗学》。

  • 0 Ian 2013-10-22 09:46:07

    可悲的暮年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