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永远无止境的。人类只有认识世界,才能改造世界。既然天有三光“日月星”,人也有三宝,就是“精气神”。人类作为宇宙的灵长、万物的主宰,应该学会用己之“三宝”去掌握天之“三光”,并将宇宙“三才”的智慧发挥到极致。
2、 动物的种类成千上万,唯有六畜和人的关系最为密切,它们身上的很多优秀的德行是人类应该好好学习的,例如,马的刚健进取;牛的忍辱负重;羊的善良温顺;鸡的守信准时;狗的忠贞不渝;猪的老实本分。
3、 人是逃不过四时春秋的,同样也逃不过七情六欲。人的喜怒哀惧爱恶欲,如四时如春秋一般不断地变化更替。有句谚语说得好:情太切伤心,欲太烈伤身。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对情与欲的追求,一定要把握好尺度,不能太强烈、太激烈,永远保持一颗清净平常之心。
4、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音乐记录传递着古代文人雅士不尽的喜怒哀乐、兴败荣衰。虽然文人雅士对音乐的认识不如圣贤之人深刻,但他们却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一曲曲的千古绝唱:《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胡笳十八拍》、《平沙落雁》、《十面埋伏》……
5、 虽然自己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但终有一天自己也终将变成“后来者”的“古人”。因此,对上要尽孝,对下要训教,自身则要修炼身心,努力做到光耀先人,惠及子孙,成为后代尊敬和景仰的对象。
6、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一个家庭的和乐美满来自父子、夫妻、兄弟之间的共同努力,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家庭也不能和睦。只有人人都知道自己的本份,各尽其道,这样家庭才能和睦,社会才能和谐。
7、 古人绘“五伦图”,来象征五种伦理关系:凤凰喻君臣之道;仙鹤喻父子之道;鸳鸯喻夫妇之道;鹡鸰喻兄弟之道;莺喻朋友之道。
8、 俗话说“龙生九子,九子不同”, 每个孩子的天赋和秉性各不相同,接受知识的程度也不同,因此,在传统教育中,老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扬长避短,因材施教。
9、 孔子讲“仁”,孟子将“仁义”并言。孔子重视人的生命,孟子更重视人民生存的权利;孔子表现得很温和、委婉,而孟子则表现得很犀利、直接。
10、 如果说孔子像一位温和敦厚的长者,谆谆教诲,语重心长,诲人不倦,孟子则更像一位古道热肠的侠士,个性张扬、仗义执言、刚直不阿;如果说《论语》像涓涓细流,源远流长,润物无声,《孟子》则如滔滔江河,波澜壮阔,气势磅礴。
《品悟三字经》经典语录(二)
|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