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方桂与我五十五年(增订本)》内容简介:读了徐樱姊的书稿,感慨万千。方桂比我大九岁,但我们可说是同时代的人。我们的历程,相同处实在很多。我们都经过了历史上未有的变化,我们都想从学术贡献于国家的现代化,我们都经过了关系国家存亡的抗日战争。一生播迁,弦歌未辍,我们都是幸运的人。
早在清华读书的时候,就听见了方桂的名字,知道他是一个杰出的青年语言学家。国学主张“读书必先识字”,所以文字学,那时叫作小学,是国学的一重要部分。等到方桂同赵元任先生等把范围扩充到语言,利用近代的方法,就奠定了中国语言学的基础。这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件大事。
三十年代方桂曾获中央研究院的杨铨奖。那时中研院有两个全国性的奖:人文科学的杨铨奖和自然科学的丁文江奖,是国家最重要的学术奖,当事者无意续办,便都削减了。在方桂以后,我曾获丁文江奖,所以我们可说有“同榜之雅”。
我们初见大约在五十...
(展开全部)
我们初见大约在五十年代在芝加哥。那时我在芝大教书,方桂来教一个夏季。一见如旧识,两家相聚为欢。方桂寡言,樱姊热诚,我们对事的看法,有不少相同之处。
前一百页读得挺有意思,后面就越发局限于两人之感情了,当然这也无可厚非,只是影响了书的可读性。
关于一代天才与精英们的故事,文字清浅可读。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挺好看的小书。
全书最亮眼的是方桂母亲,坚决果敢,可惜篇幅太少。徐樱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方桂的崇拜,我心里还是更偏爱赵杨夫妇,举重若轻,互为知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更多书评 4篇
> 13人在读
> 85人读过
> 238人想读
订阅关于方桂与我五十五年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翠湖心 2011-10-23 22:15:33
前一百页读得挺有意思,后面就越发局限于两人之感情了,当然这也无可厚非,只是影响了书的可读性。
1 有用 或曰 2015-11-15 20:04:22
关于一代天才与精英们的故事,文字清浅可读。
0 有用 一团尚武的精神 2021-04-11 20:25:06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0 有用 HaNcHeE 2011-11-24 12:45:17
挺好看的小书。
0 有用 Ryer 2020-12-03 16:55:30
全书最亮眼的是方桂母亲,坚决果敢,可惜篇幅太少。徐樱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方桂的崇拜,我心里还是更偏爱赵杨夫妇,举重若轻,互为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