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镜头》的原文摘录

  • 紧跟被追者 (查看原文)
    Aevin 2020-12-09 16:57:37
    —— 引自章节:第二章 追逐镜头
  • 静止或者跟跑遥拍 (查看原文)
    Aevin 2020-12-09 17:06:10
    —— 引自章节:2.2 长焦摇拍......................
  • 狭窄空间追逐 (查看原文)
    Aevin 2020-12-09 17:20:49
    —— 引自章节:2.3 狭窄空间中追逐...................
  • 像要追上 (查看原文)
    Aevin 2020-12-10 00:45:13
    —— 引自章节:2.4 宽阔空间中追逐...................
  • 著追追。加加加。 (查看原文)
    Aevin 2020-12-10 00:49:45
    —— 引自章节:2.5 制造惊恐......................
  • 看看看看看。 (查看原文)
    Aevin 2020-12-10 00:53:25
    —— 引自章节:2.6 看不见的追踪者...................
  • 从唧唧突。 (查看原文)
    Aevin 2020-12-10 00:57:05
    —— 引自章节:2.7 突然袭击......................
  • 神神。北屏出出 (查看原文)
    Aevin 2020-12-10 00:59:04
    —— 引自章节:2.8 神出鬼没......................
  • 千钧一发啊 (查看原文)
    Aevin 2020-12-11 12:10:22
    —— 引自章节:2.9 千钧一发......................
  • 最最最。最最最 (查看原文)
    Aevin 2020-12-11 12:21:49
    —— 引自章节:2.10 追踪的脚步....................
  • 将交交交焦 (查看原文)
    Aevin 2020-12-11 12:25:18
    —— 引自章节:3.1 焦点转换......................
  • 从从从。背背背背背 (查看原文)
    Aevin 2020-12-11 12:28:35
    —— 引自章节:3.2 从背景中突然现身..................
  • 华丽转身啊 (查看原文)
    Aevin 2020-12-11 12:33:49
    —— 引自章节:3.3 华丽转身......................
  • 胜利瞬间 当一场打斗结束时,必然有胜有负,这就需要每个角色表现出胜利者或失败者应有的效果。在电影中,胜负通常一目了然:胜利的一方会骑在失败者的身上,把他往死里打或者干脆地把他杀了。但在此之前,拍好胜利的瞬间也是很重要的。 右页是电影《爱国者游戏》的剧照,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拍摄两个演员选用的灯光和镜头都是不一样的。胜利的一方坐在失败者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脸部的表情,猜出他心里在想什么。而拍摄失败者时,一般会有强光打到脸上,并使用长焦镜头,从胜利者的视角进行拍摄。由于釆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拍摄方法,胜败双方处境的对比会显得无比鲜明。 最后,失败者会从镜头前倒下去,镜头中只留下哈里森一个人。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不仅宣告了打斗的终结,也能让观众把注意力集中到英雄的身上,感情得到彻底地释放。 右图中的第一个镜头,打斗双方一起躺倒在地,你可以在桌子上拍摄,或者你只要把摄影机放在地上,歪过去一个角度就行。拍摄第二个镜头的时候,你可以选用长焦镜头在高处拍摄,你也可以选择短焦镜头从近处拍摄。不同的镜头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究竟如何选择还是听从剧情的需要吧。 (查看原文)
    东施 2021-02-02 10:38:36
    —— 引自第16页
  • 制造惊恐 奔跑的场景里演员一直跑就没劲了,如果你能在中间制造点惊恐气氛,效果就会好很多。方法有二:一是镜头里出现某样东西,但演员没看见;二是演员看见了恐怖的东西,但镜头里没出现。在这一节中,我们就来谈谈怎样制造悬疑和恐慌感。 在电影《深入敌后》中就有这样的场景:主角跑着跑着然后停了下来,自认为已经把敌人甩开了。这个时候,如果摄影机与主角的头同高,观众就会发现,敌人正从他身后抄过来。这种镜头是可以制造出一丝悬疑感,但我们还有更高明的方法,足以吓观众一大跳。首先,把摄影机放低,当演员听到什么声音的时候,他会站起来,跑出去。这个过程中摄影机不要动,这样观众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然后拍一个长焦镜头,告诉观众树林里有敌人。 拍摄要点:摄影机的高度要低于头,用仰角拍演员。最好演员身后有东西可以靠着,一块石头或者一棵树都行,这样,演员就躲过了敌人的视线,观众也会觉得挺合理。 当演员听到有什么响动的时候,他会惊慌地四下张望。这时,摄影机别动,只拍演员的动作,别去拍他身后的情景。这就制造了一种悬念,观众会感到害怕、恐慌。这个状态需要保持一段时间,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之后再拍追踪者,在紧张的气氛中开始下一场追击。 (查看原文)
    东施 2021-02-02 10:38:36
    —— 引自第28页
  • 焦点转换 主角出场有一种很有力的方式:先拍一群人,然后一个人从中走出来,成为镜头的焦点。这样一来,无疑就是在向观众暗示,此人就是主角,请多关注。 右图是电影《人类之子》中的场景,主角采用的就是这种出场方式。前几个镜头很简单,就是一群人在看电视,谁也没有料到克里夫·欧文会走上前来,但当他走出来时,观众就都明白了—男主角出场了。 要突出主角,有几种方法很有效。一种是给他多打点光,让他显得比周围的人亮。另一种是保证周围的人都比他矮。《人类之子》中就采用了第二种方法,前排的人都比较矮,于是克里夫就显得有点鹤立鸡群,很有主角的感觉。 拍摄的时候,摄影机要与主角同高,稍向下倾斜,俯拍人群。选演员的时候也要注意,主角周围的人一定要大众,要平庸,不能抢了主角的风头,也不能找那些很有表演欲的,他们也会抢镜头。当主角从人群里走出来的时候,大家一定要保持平静。 这样的场景还有一层意义,它暗示着这部电影的主角是个积极的角色,他会主动出击,而不是消极等待。因为当其他人都在默默地围观的时候,只有他勇敢地站了出来。看到这里,观众就会知道,这个人将会贯穿电影始终。 (查看原文)
    东施 2021-02-02 10:38:36
    —— 引自第42页
  • 镜头推近 一旦你迷上了移动摄影机,你就会止不住地移动机器。有一种移动技巧深得摄像师的喜爱,那就是突然间的“推近”。这种技巧很简单,当主角突然意识到什么重要的事情时,摄影机就向着主角移动。 虽然这种方法看起来很简单,谁能会拍,但却不是人人都能拍好的。拍摄的关键在于,你不能让观众感觉到摄影机在动,而应该让他们感觉到正在进入主角的内心。 这样的拍摄手法可以运用在相对静止情节中,也可以用在追踪场面中。在拍摄追踪场景时,尤其要注意时间的把握。 没有经验的摄像师可能会把镜头拍砸了,这是因为,当他们推近摄影机的时候,镜头中的人物运动了。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在拍摄过程中,摄像师必须保证演员的一只眼睛在镜头中的位置保持不动,当然,最好选择位于镜头中央的那只眼睛。保持眼睛在镜头中的位置很重要,只要这样做,观众才能忘掉摄影机的移动,反而感觉到自己一下子被主角吸引了。 有时候摄像师还会犯一个错误,那就是会太迎着演员的视线。理论上说,演员所看之处离镜头越近,观众就越能感受到心的交流。这是不假,但是镜头拉近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迎着视线的,实际上演员的视线要是太靠近镜头,反而会给人一种压迫感,而且摄影机推近的时候会挡住演员的视线,演员就很难保持一直望着远方。 拍摄的时候,摄影机大约与头同高,尽量使用长焦镜头,这样可以虚化背景。但是,使用长焦镜头,你就得移动很长的距离才能有镜头拉近的感觉,同时移动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焦点。 (查看原文)
    东施 2021-02-02 10:38:36
    —— 引自第80页
  • 围绕角色拍摄 有时,演员会和摄影机同时移动,如果移动得合理的话,就能让观众觉得演员做了个重大的决定。摄像界有句话叫:不管思想多深刻,没行动,再好的戏也出不来。这是因为,要想在镜头前直接表现出心理活动是很难的,演员必须学会把心理活动外现出来,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这也是很考验演技的地方。 右图是《指环王》的片段,演员伊利亚·伍德面部的表情已经很到位地告诉了我们:佛罗多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但是,为了更清楚地表现他的决心,我们就必须看着他起程,这就需要摄影机的配合。当演员向前走的时候,摄影机要迎着他推进、摇拍,直到超过演员,随后摄影机再调过头来。在这个过程中,观众先是看到演员近处的特写,随后看到他走向了一片开阔的场地。这就清楚地告诉以观众,他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他要起程了。 当摄影机超过演员之后,还要调头一直向后退,与演员做相反方向运动,把视野拉宽,拍出演员正在融入新环境的感觉。 拍摄时摄影机可手持,也可以使用摄影车,关键是时间要把握好。如果演员已经停下来了摄影机还在后退,观众就会发现摄影机的存在,这种情况是万万不能出现的。拍摄这样的镜头对演员的演技要求很高,所以正式拍摄之前摄影师一定要多练习几遍,否则正式拍摄时,如果连续几次都不成功,演员会很累。 (查看原文)
    东施 2021-02-02 10:38:36
    —— 引自第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