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论 短评

热门 最新
  • 10 Die Katze 2011-01-19 10:54:06

    “战争中的真正目标,不在于寻找敌人进行会战,而在于建立一种有利的战略态势。如果说,这种态势本身还不足以保证取胜,那么再继而进行一个会战,就可以很有把握地保证夺得胜利。”

  • 5 novich 2011-10-05 17:48:37

    内容广博,自成体系。最后居然作者认同的是东方孙子的以智胜,以“德”(心理)服人,而非克劳塞维茨的“蛮力”胜法。对游击战的剖析虽短,但对其负面后果的警示很有历史洞察力,绝不在“间接路线”之下。

  • 6 坚定躺平的锡兵 2011-02-25 17:19:55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 3 方源野(别鹤) 2020-02-13 23:27:12

    重温。史实与妙喻,雅译。分己→分敌→合击,集中是有计划的分散,为“间接路线”真谛。正面六条与反面二条为画龙点睛,其中,选择敌人期待性最少、抵抗力最小的路线,而一条线上有几个目标,计划具有调整弹性,是其精华。敌方组织与士气的涣散,为效果。浓墨重彩的希特勒败因,是反布尔什维克的意识形态目标扰乱了战线(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基辅),而真正伟大的拿破仑,则败于后期执着于“数量会战”,违背早期间接路线,与其联姻奥地利作茧自缚的心理是一样的。

  • 5 東郷柏 2017-03-19 17:21:50

    重点读的二战 20世纪前的战争史没有一点预备知识读起来觉得乏味枯燥 另外作者一再强调的间接路线万年论调很符合岛国人的处事作风 经济合理效率地达到最优战略目标 与之风格鲜明对比乃是传统欧洲大陆硬碰硬的正面冲突思维 对我这个受德国普鲁士传统大陆思维影响过深的人来说 哈特所代表的海洋思维非常不对胃口 片面地说带着一股小家子气 但是不可否认片面路线的合理性与对大战略格局的补充性 如果举例来说 杨威利就是片面路线的最佳代表

  • 2 笑望江湖 2018-10-22 09:48:39

    卡尔维诺说得对“ 经典是每次重读都会带来初读时满满的发现的快意的书,如同古代附身符一般的书籍。”李德哈特这本战略巨著就是这种经典,第2次通读比初次读收获更多,英国人特有的务实、理性和思虑周密特点在这本书里体现的淋漓尽致,尤其是人到中年之后,对人生和社会的很多认识日渐成熟,更能体会到这本战略论的深刻哲理,其中蕴含的“间接路线”思想,不仅对军事和战争,对人世间各方面的处事和感悟都有巨大帮助。英国人之所以曾经建立横跨5大洲的日不落帝国,其军政思想和学术成果,都值得我们中国人认真品读和牢记

  • 3 北溟客 2015-03-29 15:41:32

    纯理论的部分看的比较仔细还做了笔记,其他的就是大致翻了翻,因为大部分战例实在太不熟,在作者用意明确观点鲜明的论证模式内恐怕看了也白看。——李德哈特这书明显是针对一战中欧洲各国的军事教训写的,不少地方颇有对案例剪裁太过+概念太宽泛之嫌(当然放到他所处的大环境中看也完全可以理解。)不过理论部分的一些总结和对克劳塞维茨的一些批评还是很精到的,而且对我来说用的上,所以抄了好几条准备回头唬人用。。另外还是要再感慨一次历史史实是绕不开的基础。史实了解不够的情况下看理论基本是白瞎;相反如果史实已经很熟了,读理论时就很容易辨别哪些是精辟的总结哪些是剪裁史实过度的忽悠。说到底工具和积累不可偏废,没有捷径可走。

  • 0 风一中 2014-03-01 18:49:35

    通过对古今战争史的研究总结出间接路线战略的精妙理论。大师神作~

  • 0 猫熊不要黑眼圈 2010-11-20 13:17:42

    读毕愈发崇拜孙子了~要迂回,要耐心等待对手犯错!

  • 0 亢龙无悔 2012-05-20 11:12:27

    值得一看,好书

  • 0 Richt 2012-07-02 14:30:27

    奇正之道呀

  • 0 stepp 2016-07-03 19:51:23

    战争只不过是人类社会最尖锐的矛盾冲突形式而已,了解战争的发展规律,对理解人性在各种情况下的反应,以及现实中事物发展规律,实在是最佳工具之一。印证、回想、提炼、实践,举一反三,三生世界。

  • 0 Dead-Blue 2022-03-30 23:38:53

    日俄战争一笔带过,“幸亏俄国对这次战争根本不感兴趣,而且所用的兵力也还不到它全力的十分之一。于是俄国愿意讲和,这对日本而言,才真是一个天外飞来的好运。”??

  • 0 洛生 2022-11-29 14:16:26 北京

    看得有点困是真的,翻译的流畅度不够,知识积累也不够

  • 0 Woods 2024-01-21 17:00:05 江苏

    看着有点累,就不看完啦。那么多的战例,都指向同一个思想,就是不要硬碰硬。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惨胜,不划算。通过迂回策略,占据有利地势,削弱对手,攻击对手的软肋,才是制胜之道。人际交往上,通过迂回策略,可以降低阈值,能办成事。化学工业,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效率。

  • 0 ZeroKilometer 2023-11-01 10:28:17 宁夏

    李德哈特用大量的篇幅讲了一个简单的道理

  • 1 可冰 2022-07-17 22:58:01

    进攻前应通过行动使对方失去平衡,再采取行动;直接攻击摆开阵势的敌人,要么失败,要么惨胜

  • 0 风中之神 2022-06-11 21:44:36

    没有点历史背景 不是那么容易理解 不过挺好的书 没有什么故作高深的样子 都是从历史出发进行战争中的战略分析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