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能讀到此書要感謝呂正惠教授。台灣版推薦序出自他手。內地版上竟然沒有,而是唐教授本人的的“代序”。唐教授本人的蔣介石機要秘書兒子身份,“神童”,恢復高考後第一位研究生,美國讀書十餘年,台灣教書十八年,退休后晚年落葉歸根回到內地,甚至還有唐浩明的哥哥(這點書中沒有提及,不知道是否刻意避免的)等,都令人禁不住這些關鍵字的誘惑而讀。書分上下兩輯,大概是前面是自傳,後面是隨筆(博客文章選集?《代跋》教授所述文字中大概可以猜測出來一二),寧做我三個字的確很恰當的詮釋了唐教授的性格和追求,也是他大半生的寫照吧,他主動提及了自己被人誤會很傲并自己解釋了自傲和自滿的不同,天才一般的人驕傲也是正常吧;而且,下輯裏面很多篇文章,雖然都不長(實際上幾乎所有文章都不長,基本都是2,3000字?),知識豐富,可讀性很強
是因为曾卓译的一首《没我不肯坐的火车》才拿起这本书的,其实没觉得写得多好,不过比较随性,这点我倒是喜欢的
“我與我周旋久,寧作我”——唐翼明先生《寧作我》是近來出的一本新書,由張伯偉師介紹所讀,張老師是唐先生的好朋友,兩人實在是性情相投,這一點從《寧作我》一書張揚跋扈文風可以見出,他二人可說同為“必須驕傲,從不自滿”一類人。此書取名于《世說新語》桓溫所言:“我與我周旋久,寧作我”。由一篇篇即興散文組成,上篇追述唐小時成長經歷,于“文革”處最讓人痛心;下篇則由唐對於生活的一些看法組成。對於正在成長的朋友們,不失為一本勵志好書;對於老一辈而言,或許有對那段回憶溫潤于心的感懷吧。 20121217补记:唐异明《论“通侻”——建安时代的思想解放与文学革新》,发于《文艺理论研究》。
自吕正惠先生的序得知此书,唐翼明的经历也确实传奇,回忆文字写的较坦诚,尤其是在哥大图书馆见到胡茵梦那段,很有画面感/0231031
前半部分是作者的半生经历,跟牛鬼蛇神录有点像,后半部分是作者的人生思考,其中用蜘蛛的网比喻人生的意义、人力和天意是控制马车的两根缰绳两段很精妙。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作者终究还是一个很骄傲的人。文中谈年轻时不愉快经历时就用你,其他时候用我,可能这种人生的大转折也是后来抑郁症的原因吧。作者非常真诚。作者全文提到弟弟夫人孩子和导师夏志清的次数不多,主要还是着墨在前半生的大时代里了。
没有我不肯坐的火车,也不管它往哪儿开。
文笔稀烂本来是可以预见的,唐翼明也不靠这个吃饭。可是一本自传性质的东西如果没有了真诚,那就真是一钱不值了!除了自我感动的虚矫,自命不凡的狂妄,顾影自怜的小确幸,这本书还剩的下什么!
语言朴实,情真意切。是讲故事而不是讲道理,却让人得以深思。
绝对有故事有内涵的一人。可以从侧面帮助我们80后90后了解祖辈父辈那个年代所经历的风云岁月,深感震撼和启发。
> 宁作我
2 有用 编余偶记 2012-04-15 22:49:16
能讀到此書要感謝呂正惠教授。台灣版推薦序出自他手。內地版上竟然沒有,而是唐教授本人的的“代序”。唐教授本人的蔣介石機要秘書兒子身份,“神童”,恢復高考後第一位研究生,美國讀書十餘年,台灣教書十八年,退休后晚年落葉歸根回到內地,甚至還有唐浩明的哥哥(這點書中沒有提及,不知道是否刻意避免的)等,都令人禁不住這些關鍵字的誘惑而讀。書分上下兩輯,大概是前面是自傳,後面是隨筆(博客文章選集?《代跋》教授所述文字中大概可以猜測出來一二),寧做我三個字的確很恰當的詮釋了唐教授的性格和追求,也是他大半生的寫照吧,他主動提及了自己被人誤會很傲并自己解釋了自傲和自滿的不同,天才一般的人驕傲也是正常吧;而且,下輯裏面很多篇文章,雖然都不長(實際上幾乎所有文章都不長,基本都是2,3000字?),知識豐富,可讀性很強
0 有用 abby 2011-07-11 22:52:31
是因为曾卓译的一首《没我不肯坐的火车》才拿起这本书的,其实没觉得写得多好,不过比较随性,这点我倒是喜欢的
0 有用 行歌 2010-06-05 13:56:01
“我與我周旋久,寧作我”——唐翼明先生《寧作我》是近來出的一本新書,由張伯偉師介紹所讀,張老師是唐先生的好朋友,兩人實在是性情相投,這一點從《寧作我》一書張揚跋扈文風可以見出,他二人可說同為“必須驕傲,從不自滿”一類人。此書取名于《世說新語》桓溫所言:“我與我周旋久,寧作我”。由一篇篇即興散文組成,上篇追述唐小時成長經歷,于“文革”處最讓人痛心;下篇則由唐對於生活的一些看法組成。對於正在成長的朋友們,不失為一本勵志好書;對於老一辈而言,或許有對那段回憶溫潤于心的感懷吧。 20121217补记:唐异明《论“通侻”——建安时代的思想解放与文学革新》,发于《文艺理论研究》。
0 有用 Ex 2023-10-31 16:57:26 吉林
自吕正惠先生的序得知此书,唐翼明的经历也确实传奇,回忆文字写的较坦诚,尤其是在哥大图书馆见到胡茵梦那段,很有画面感/0231031
0 有用 怀沙why 2024-04-18 00:13:20 北京
前半部分是作者的半生经历,跟牛鬼蛇神录有点像,后半部分是作者的人生思考,其中用蜘蛛的网比喻人生的意义、人力和天意是控制马车的两根缰绳两段很精妙。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作者终究还是一个很骄傲的人。文中谈年轻时不愉快经历时就用你,其他时候用我,可能这种人生的大转折也是后来抑郁症的原因吧。作者非常真诚。作者全文提到弟弟夫人孩子和导师夏志清的次数不多,主要还是着墨在前半生的大时代里了。
0 有用 yifin 2013-01-26 00:15:09
没有我不肯坐的火车,也不管它往哪儿开。
0 有用 huahui5478 2025-01-21 10:45:52 河南
文笔稀烂本来是可以预见的,唐翼明也不靠这个吃饭。可是一本自传性质的东西如果没有了真诚,那就真是一钱不值了!除了自我感动的虚矫,自命不凡的狂妄,顾影自怜的小确幸,这本书还剩的下什么!
0 有用 Музыка 2012-10-31 02:35:21
语言朴实,情真意切。是讲故事而不是讲道理,却让人得以深思。
0 有用 Bobby Liu 2012-08-25 11:30:43
绝对有故事有内涵的一人。可以从侧面帮助我们80后90后了解祖辈父辈那个年代所经历的风云岁月,深感震撼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