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王尔德说,人的悲剧有两种,一种是求之不得,一种是求而得之。后一种更可悲。
很符合最近的心情。--遗憾的是,读完之后,我并没有觉得找到了活着的答案。
全书封底的那段话之于全书总结的很贴切,她说自己谈不上很幸福,也谈不上不幸福,正因如此,她再也没法人手这种生活。此书从一个神经病人的角度诠释了生命死亡与精神死亡之于一个人的同与不同,全书氛围压抑,昭告了一个基本问题,人生不能活的太明白,否则会觉得人生就是无聊至死,但同时无论多么绝望总有能燃起你生命之光的人或事物,无论精神还是肉体,无论外部环境多糟糕,都要心生希望,有希望才有光!
我真的觉得,就这么麻木不仁、安安静静地生活在维雷特,其实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你与众不同,却希望与别人一样,这是一种恶疾。与众不同不是病,强迫自己和别人一样才是病,会引发神经官能症,精神病和妄想症。于是你疯了,你逃进疯人院,这里每个人都与众不同,于是,你又和别人一样了。#我们的精神病角落#
以后再也不看保罗柯艾略了,看完后的第二分钟,我已经一句话一个情节都想不起来了。阅读体验也是爆差。探讨的主题还算有点意思,但是不好看,既不切肤,又不深远,什么都白搭
其实她和世界上所有人一样,需要其他人才能幸福。但是搞定其他人实在太难了。
疯人在疯人院里找到一个爱人,未来就突然变得有希望了?这实在太无厘头了。缺爱是一个问题,但不是根本问题。维罗妮卡这样的姑娘,当她意识到自己不会病死,并且习惯了爱人的陪伴以后,很快会再次感到厌倦的。
任何成熟的心都想去死。我不喜欢结尾,太草率了。为什么不逼到绝境?这一切就是真的,就是要死了。这样可能更好
通宵看完真是痛快淋漓。每个在内心与世界之间建立起看似坚不可摧的城墙的人都应该读读这本小说。逃避了这么多日子的我像是又重新活了过来。原谅我表达的贫乏,不如老老实实抄上我喜欢的这句评论:“去爱吧,像韦罗尼卡那样,现在,立刻,马上,不要再寄望于明天和下一个明天。人总是用一生来妄想明天的种种可能,直到死前的那一刻,还在想着下辈子。回忆起过去的岁月都是那么清晰。当自己身处于每件事情作出判断时都是觉得非这样不可的,然而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那时你以为自己会有种种的结局,可是等待往往在不经意间就变成了生活的全部。 ”
过程的纠结和结尾的惊喜,让我甚是满意,一直对于精神病人有着特殊癖好的我,看得很是满足。的确,只有经历了不幸,我们才能更爱平凡。
《Veronica决定去死》故事里的四个人,每个人在进精神病院之前都有在外人看来平常却幸福的生活。然而某一天,他(她)们受到内心的召唤,决定放弃眼前的一切,去过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这令我想起《月亮与六便士》的主人公。很庆幸我在返家的途中有此书相伴,我想它触动了我心底某处,与众不同不是罪,想要隐藏与众不同,假装和所有人一样才是病。这世界真是一座奇妙的精神病院,去面对,去冒险。
这当然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故事,但问题是,并非每一个深陷自己所造之藩篱的人都能在音乐与绘画中得到救赎,你不得不承认拥有此种天赋的人的确是上帝的特殊选民。爱是逃脱孤独的唯一出口不假,可值得留恋的生活远非这么简单。
做一个疯子,做一个将死之人,做溢出池塘的水。
从前我总是把事情推到将来,因为我以为生命意味着永恒。而等我觉得生命毫无意义的时候,我又对那些事失去了兴趣。我想离开这里,到外面死去。我要爬上卢布尔雅那的城堡,从前我总去那里,可是从来没有在近处好好看过它。我想和那位在冬天卖栗子春天卖鲜花的大婶说说话。我们总是擦肩而过,可我从来不曾问候她一句。我想不穿外套在雪天里走走,感受屋外的寒冷。从前我总捂得暖暖和和的,唯恐得了感冒。我想让雨水打在我的脸上,我想向对我有兴趣的男人微笑,如果他们请我喝杯咖啡,我一定接受邀请。我要吻我的母亲,告诉她我爱她,在她怀里大哭一场,对于感情的流露,我不会觉得羞愧,因为它一直存在,只是从前被我藏起来了而已。如果有一个男人邀请我去舞厅,我会接受,我会整夜跳舞,直到筋疲力尽。然后我会与他共度良宵。这一次我想投入地度完这生命。
读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时候还挺喜欢保罗的,就算被选进课本也没像鲁迅一样讨厌。可能一半原因是鲁迅通常需要全文背诵,而且见得多了就兴趣少了。这故事其实还不错,但有飞越疯人院在前,就弱。
作为一个叔本华的门徒,我只想说:这本书去死吧
比朝圣和牧羊少年都好看,小小神书。看完觉得想拥抱全世界!想和每个人撕逼!想要去亲吻我生命里的每一秒钟!
很棒的一本书。在小心翼翼判断什么是正常的标准时,维罗妮卡的决定发生了改变。
你与众不同,却想要和别人一样,这是你最大的恶疾。
>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
359 有用 Yuyii 2012-05-20 15:25:34
王尔德说,人的悲剧有两种,一种是求之不得,一种是求而得之。后一种更可悲。
254 有用 檀柒 2011-09-03 19:33:20
很符合最近的心情。--遗憾的是,读完之后,我并没有觉得找到了活着的答案。
169 有用 韧勉 2013-11-27 16:10:15
全书封底的那段话之于全书总结的很贴切,她说自己谈不上很幸福,也谈不上不幸福,正因如此,她再也没法人手这种生活。此书从一个神经病人的角度诠释了生命死亡与精神死亡之于一个人的同与不同,全书氛围压抑,昭告了一个基本问题,人生不能活的太明白,否则会觉得人生就是无聊至死,但同时无论多么绝望总有能燃起你生命之光的人或事物,无论精神还是肉体,无论外部环境多糟糕,都要心生希望,有希望才有光!
123 有用 游牧人·芳汀 2012-08-10 20:15:17
我真的觉得,就这么麻木不仁、安安静静地生活在维雷特,其实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83 有用 亚比煞 2017-01-18 08:57:35
你与众不同,却希望与别人一样,这是一种恶疾。与众不同不是病,强迫自己和别人一样才是病,会引发神经官能症,精神病和妄想症。于是你疯了,你逃进疯人院,这里每个人都与众不同,于是,你又和别人一样了。#我们的精神病角落#
34 有用 陆小包 2016-07-04 10:10:54
以后再也不看保罗柯艾略了,看完后的第二分钟,我已经一句话一个情节都想不起来了。阅读体验也是爆差。探讨的主题还算有点意思,但是不好看,既不切肤,又不深远,什么都白搭
34 有用 李斯本 2011-02-08 21:30:17
其实她和世界上所有人一样,需要其他人才能幸福。但是搞定其他人实在太难了。
33 有用 RockyLea 2011-04-09 20:29:03
疯人在疯人院里找到一个爱人,未来就突然变得有希望了?这实在太无厘头了。缺爱是一个问题,但不是根本问题。维罗妮卡这样的姑娘,当她意识到自己不会病死,并且习惯了爱人的陪伴以后,很快会再次感到厌倦的。
28 有用 老袁 2011-03-09 02:32:21
任何成熟的心都想去死。我不喜欢结尾,太草率了。为什么不逼到绝境?这一切就是真的,就是要死了。这样可能更好
22 有用 会打字的跳舞机 2011-12-18 03:10:07
通宵看完真是痛快淋漓。每个在内心与世界之间建立起看似坚不可摧的城墙的人都应该读读这本小说。逃避了这么多日子的我像是又重新活了过来。原谅我表达的贫乏,不如老老实实抄上我喜欢的这句评论:“去爱吧,像韦罗尼卡那样,现在,立刻,马上,不要再寄望于明天和下一个明天。人总是用一生来妄想明天的种种可能,直到死前的那一刻,还在想着下辈子。回忆起过去的岁月都是那么清晰。当自己身处于每件事情作出判断时都是觉得非这样不可的,然而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那时你以为自己会有种种的结局,可是等待往往在不经意间就变成了生活的全部。 ”
26 有用 TeresaK毒药 2013-11-08 11:16:59
过程的纠结和结尾的惊喜,让我甚是满意,一直对于精神病人有着特殊癖好的我,看得很是满足。的确,只有经历了不幸,我们才能更爱平凡。
25 有用 小心麦兜 2016-02-07 10:19:22
《Veronica决定去死》故事里的四个人,每个人在进精神病院之前都有在外人看来平常却幸福的生活。然而某一天,他(她)们受到内心的召唤,决定放弃眼前的一切,去过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这令我想起《月亮与六便士》的主人公。很庆幸我在返家的途中有此书相伴,我想它触动了我心底某处,与众不同不是罪,想要隐藏与众不同,假装和所有人一样才是病。这世界真是一座奇妙的精神病院,去面对,去冒险。
17 有用 兔子晴 2012-01-25 16:13:11
这当然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故事,但问题是,并非每一个深陷自己所造之藩篱的人都能在音乐与绘画中得到救赎,你不得不承认拥有此种天赋的人的确是上帝的特殊选民。爱是逃脱孤独的唯一出口不假,可值得留恋的生活远非这么简单。
21 有用 紫苏バジル 2015-10-24 08:48:49
做一个疯子,做一个将死之人,做溢出池塘的水。
14 有用 陆钓雪de飘飘 2018-07-22 23:14:51
从前我总是把事情推到将来,因为我以为生命意味着永恒。而等我觉得生命毫无意义的时候,我又对那些事失去了兴趣。我想离开这里,到外面死去。我要爬上卢布尔雅那的城堡,从前我总去那里,可是从来没有在近处好好看过它。我想和那位在冬天卖栗子春天卖鲜花的大婶说说话。我们总是擦肩而过,可我从来不曾问候她一句。我想不穿外套在雪天里走走,感受屋外的寒冷。从前我总捂得暖暖和和的,唯恐得了感冒。我想让雨水打在我的脸上,我想向对我有兴趣的男人微笑,如果他们请我喝杯咖啡,我一定接受邀请。我要吻我的母亲,告诉她我爱她,在她怀里大哭一场,对于感情的流露,我不会觉得羞愧,因为它一直存在,只是从前被我藏起来了而已。如果有一个男人邀请我去舞厅,我会接受,我会整夜跳舞,直到筋疲力尽。然后我会与他共度良宵。这一次我想投入地度完这生命。
10 有用 𝛁 2014-09-13 18:28:06
读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时候还挺喜欢保罗的,就算被选进课本也没像鲁迅一样讨厌。可能一半原因是鲁迅通常需要全文背诵,而且见得多了就兴趣少了。这故事其实还不错,但有飞越疯人院在前,就弱。
10 有用 信心不逆熊先生 2012-02-26 22:33:54
作为一个叔本华的门徒,我只想说:这本书去死吧
6 有用 春和景明小天菜 2017-03-20 19:24:42
比朝圣和牧羊少年都好看,小小神书。看完觉得想拥抱全世界!想和每个人撕逼!想要去亲吻我生命里的每一秒钟!
6 有用 夏一慕 2013-08-11 18:08:34
很棒的一本书。在小心翼翼判断什么是正常的标准时,维罗妮卡的决定发生了改变。
10 有用 Masker Alice 2011-04-02 14:17:12
你与众不同,却想要和别人一样,这是你最大的恶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