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重视哲学的综合功夫
美学完全看不懂(#-.-),94年一版仅印1100册,藏书入匮罢了
好书
简练、到位。“音乐具有自然之和的本体,没有哀乐之情作为其内涵,这是‘无’;音乐使听者的情感受到和谐的音乐结构的调整,并且把听者由感物而生且蕴藏于心中的哀乐之情感发出来,这是‘有’;听者的哀乐之情受到感发,其情感就有可能重又归于自然之和,此时,主体固然还对哀乐之情不能忘怀,但它已不单单给人以痛苦,而是在和谐的心境里感受痛苦(或欢乐),这是‘无’(和谐)给‘有’(哀乐)提供了自然基础(和谐心境)。这个自然基础是审美的。”69
张节末老师对嵇康“声无哀乐论”的深层理论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其中“心物二分”“有无之辨”“美善并济”的解释令人信服,联系王晓毅老师在《嵇康评传》里的介绍,嵇康的“声无哀乐论”确实是运用数理模型分析“元气”运行。
> 嵇康美学
0 有用 一灯 2010-04-06 13:47:54
重视哲学的综合功夫
0 有用 隐清 2020-05-16 21:53:27
美学完全看不懂(#-.-),94年一版仅印1100册,藏书入匮罢了
0 有用 拓拓斋烧麦 2020-08-07 23:24:28
好书
0 有用 怒歬 2021-02-17 12:20:02
简练、到位。“音乐具有自然之和的本体,没有哀乐之情作为其内涵,这是‘无’;音乐使听者的情感受到和谐的音乐结构的调整,并且把听者由感物而生且蕴藏于心中的哀乐之情感发出来,这是‘有’;听者的哀乐之情受到感发,其情感就有可能重又归于自然之和,此时,主体固然还对哀乐之情不能忘怀,但它已不单单给人以痛苦,而是在和谐的心境里感受痛苦(或欢乐),这是‘无’(和谐)给‘有’(哀乐)提供了自然基础(和谐心境)。这个自然基础是审美的。”69
0 有用 作为鸩酒 2023-07-01 21:58:18 河南
张节末老师对嵇康“声无哀乐论”的深层理论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其中“心物二分”“有无之辨”“美善并济”的解释令人信服,联系王晓毅老师在《嵇康评传》里的介绍,嵇康的“声无哀乐论”确实是运用数理模型分析“元气”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