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变迁·荣格文集(第6卷) 短评

热门 最新
  • 2 古拉格的罐头人 2014-07-18 22:22:56

    对印度的观感和描述显示荣格的直觉很好(对不对另说)。相比之下弗洛伊德越看越笨拙跟俗气。

  • 4 I M Chilam 2014-03-26 21:27:39

    对他人,要多理解,少下判断。我们需要的是反思自己,只要保持沉默和孤独就行,大千世界会主动走来,由你揭去面具,我们最终还是得成为自己最想成为的样子

  • 0 白嘲睚·Squmil 2012-06-23 21:15:22

    除了UFO的章节我读得津津有味以外,其余部分在我看来非常晦涩…我发现所有我读过的心理学著作就没有一本我不觉得晦涩的…呃,看来真是不适合学这个科目。

  • 0 yoyo 2012-04-10 22:54:32

    有很多问题在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

  • 0 㺯春公子 2012-07-14 00:18:06

    本卷皆是短幅论文,多仅涉及具体方面的讨论,不能深入;概而言之,无非现代社会理性思想压抑了人的本能,使人落入观念世界,于是意识活动的产物取代了客观现实,而面临意识与潜意识、精神与本质、知识与信仰之间冲突,意识再无法忽略本能一面时,分裂变为病态;讨论UFO的部分最有趣,牵涉颇广,荣格好似打通玄关的武功高手,又仿佛东方智者一理贯之

  • 0 滕雅望 2012-03-27 16:23:01

    句句经典,信息量太大了~

  • 0 柴墟矜兰 2012-08-25 20:31:10

    荣格是心理学的先知,可惜这个版本的翻译实在让人不忍卒读

  • 0 周公度 2020-04-29 23:06:31

    局部的世间(各种泛文化层面的个案)与命运的主体(社会或区域的集体潜意识)。

  • 0 毛豆 2012-02-05 12:40:16

    终于找到了天空曼荼罗这篇

  • 0 杨念孜 2016-01-23 20:50:54

    荣格的文笔比弗洛伊德好些。。人际间的关系而是基于不完美,基于软弱的、无助的、需要支持的事物,这才是产生依赖的原因和动机。。

  • 0 🌳 2012-11-16 22:24:03

    没看完。这本书主要是荣格晚期的一些杂文。

  • 0 盛开了 2024-01-20 07:59:30 北京

    不得不说,荣格评论的作家凯泽林的文笔是相当可以的,读起来比荣格自己的部分还过瘾。凯泽林写中国的部分简体版已出「另眼看共和」

  • 0 w 2020-03-18 14:04:08

    逻辑远远弱于弗洛伊德,于是发现了“直觉”这一捷径,但荣格的直觉又太过空洞,或者说他并不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所以他谈论起“原型”“神话”时往往十分无趣,且不乏对前人(如布留尔)的重复。他讲“复杂的欧洲现代人”“复杂的现代女人”“复杂的美国心理”,而唯有“原始人的心灵才是单纯的”,且“单纯”与“复杂”又被他赋予了褒贬之义。这实在既狭隘又武断,除了从“直觉”上点评一通也难再说出什么深意来了。

  • 0 苏民 2020-08-31 04:31:20

    可能是荣格对自己的理论阐述最落地的一本,落地而清晰。落地祛除了神秘感,显得没那么高深莫测了,但也直接露出了个人的偏见与局限。不过落地有趣的是,呈现出了更大敢的一面,这本荣格直接提到,“潜意识通过大脑结构而传播”,“观点与想象的先天性是大脑结构的一部分”,已经无限接近我想的科幻设定了…

  • 0 瑚琏大侠 2017-02-23 10:36:15

    作者的思想深刻地融合了东西方关于人类自身的认知。如果说弗洛伊德的贡献主要在于其开创性,那么荣格的思想对于心理学的贡献主要在于其广度和深度。

  • 0 热巧克力台风 2024-04-09 17:53:36 法国

    土地和ufo👽 荣格的梦境确实健康很多 哈哈哈😆这个人种方面的论述可能有些过时了 不过看看欧洲人眼里的美国人和印度人也挺有意思的!

  • 1 在逃主公 2016-12-17 23:10:01

    对我之前觉得困惑的弗洛伊德学说有了有益的补充。荣格的文笔很好,时而幽默一把,另,这版本的中文翻译很不错,读来流利,比较享受。

  • 0 Lucien 2014-10-24 15:28:26

    根本不是讲文明的变迁,完全是心理学论文集

  • 0 下饺子加凉水~ 2019-08-05 16:49:47

    荣格之所以没有彻底解码,可能就在于他始终站在西方神话的主视角,当然也有当时全球科技经济发展水平和态势的客观条件限制,或者说时机未到。或者说纯粹以心理学家的视角去认知可能还是不太够。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