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性Ⅰ的书评 (164)

相聲詩學 2023-02-25 19:01:19

本质和神话

这本的副标题是“本质和神话”。书的开篇,波伏瓦便问:“女人是什么?”子宫?似乎男性更愿意以性器官标志(Ø)自己。他者?女性是被确立的他者,而不是一开始就自愿成为他者的。自然?这也只是男性创造的某种神话话语。波伏瓦随后讨论了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和历史唯物主义对...  (展开)
一日能明 2022-05-10 14:23:42

波伏娃《第二性1》

【想看想了半年,书到手又放了半年,疫情封闭时才看完了】 第一部 命运,分别从生物学,精神分析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理解女人,但都不对。只有存在主义的观点才能理解。 第二部 历史,叙述了从古代到现代,不同国家、宗教中女人的历史。 第三部 神话。【第一章反复叨叨了一大堆...  (展开)
文子 2021-05-13 04:17:52

为何产生女权主义?

幕强心理是写在女性基因里面的代码,弱小男性自然得不到女性的暧昧,所以他们本能的看不惯比自己强的女性,而这是否就是女权主义产生的本质原因呢?答案是否定的,这不但不会产生女权,还起到淘汰这类劳劣质男的作用,而那些心理不平衡的女性才是导致女权主义产生的本质原因。...  (展开)
lien 2021-05-06 13:04:38

女人在成为她的社会性别之前,首先是人

长久以来,女性被置于“他者”的位置,是客体,是非本质的。由此男性得以确认自己的主体性和本质。女性作为客体被任意曲解和摆弄的世界是何等地单薄且造作,这一点在男作家对女性的描写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每个作家在界定女人的时候,也界定了他的一般伦理观和他对自身的特殊...  (展开)
弄尘 2021-03-04 09:38:57

超越抑或成为他者——“第二性”的踟蹰

“第二性”是法国作家、哲学家西蒙娜•德•波伏瓦在其作品《第二性》中所发启的一种新型性别认识与探索。其在多层次与维度上的事实供给与观点阐述为女性在真实生活与文学历史中所占的尺度提供了一个新的度量单位。 因此,贯于其中的思考,不论设置于何时,都是“戏剧”却必...  (展开)
Rachel秋秋 2021-03-03 15:57:05

关注性别平等和性别多元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今天上午有一门课,学生们下课在宿舍里开始讨论。 “你们从出生开始就要填写自己的性别。性别是什么?其实就是一种人为制造出来的秩序,而且社会一直在强化性别秩序。但是临床上我们会发现有的人既是男的又是女的,或者既不是男的又不是女的,类似这种中间性别的人怎么办,这样...  (展开)
小草商店 2021-01-18 10:54:52

关于“女性气质”的一点点感想

女性气质的形成 波伏瓦在《第二性》中用“女性气质”及相关表述来描写女性的生存处境。 人们送给她‘女性气质’这种虚假的财富,以交换她的自由。(587) 作者虽未明确指出“女性气质”的定义,实际上,它的形成同女性处境一样,也是由文明塑造出的“中介产物(9)”。这种非肉体、...  (展开)
最美的辣一个 2021-01-12 15:48:15

第二性,他者的我们,是否能主动拒绝他者身份?

女性被压迫的根源 神话、历史、原始社会以来的进化和当权者男性的压迫、享受既得利益男性的视而不见和顺手打压,而当这一切发生的太多、时间越久竟成为了“习惯”、加以时间发酵酿化成“传统”、“习俗”,越来越压得女性为奴为役、泣血无声。 需值得提出的是,它对现代女性的...  (展开)
注销 2020-10-25 10:33:42

评《第二性Ⅰ》

25/10/2020 改成四颗星。 虽然没有解答我对于“女性自觉”的种种困惑,但是至少从男性主导的社会的角度,让我彻底放弃了迎合和改变的意愿。只要能作为一个靠劳动养活自己的独立的人,在现代社会这个还算宽松的环境里,不需要再从爱情和婚姻中妄想太多,并且也扭转了我对于靠...  (展开)
Daisy Zhang 2020-07-25 18:00:29

坐上宝座的女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巴尔扎克说:“已婚妇女是一个奴隶,必须懂得把她置于宝座上。” 以前看不懂这句话,直到读了《第二性》。 丈夫供上的这张宝座看似光鲜,实则常常让人如坐针毡。遇到刺时,有人像奶茶妹妹忍气吞声,董花花张雨绮们则拍案而起。不好坐,那为什么要坐? 我想很多人愿意坐上宝座,...  (展开)
江湖新骗子 2020-04-08 11:58:33

《第二性 I》书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看这本书的过程相当痛苦,其内容本身的艰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翻译的艰涩。我没想到在GRE里学习的长难句分析有一天会被用在看中文书上,时不时就要停下来理一遍文字的逻辑,看看到底是什么因果、什么并列。书里的大部分内容我都至少看了两遍,才稍微理清了句子的意思。我没有...  (展开)
夜歌与晨歌 2020-03-21 00:27:50

存在主义视角下的“第二性”

4.5 第一卷对我的意义是重大的,这是我第一次在文字叙述中了解到女性经期的完整过程:波伏娃在第一部分“命运”中,极为详细地描写了女性人生中的几次“再生”。“从青春期到绝经,女人体内经历的是一个麻烦,这个麻烦却与她个人无关。” 第一卷其实是从女性在个体命运、各领域...  (展开)
普鲁斯特起床了 2020-02-23 17:02:20

并非仅仅为了构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波伏瓦的《第二性》不好读,尤其是第一部。在作者爬梳浩繁历史哲学的努力之中,我感到的是作为中国读者的乏力。理论从来不是作为空中楼阁而存在,追溯文本的尝试,在于人们长期所栖身的社会历史现实,因而我们不得不穿透民族地域的半透明隔阂,去理解形塑了一种性别存在的悠久...  (展开)
渔樵江渚 2019-10-06 00:02:00

敬她的理性与激情,吾辈当锐意突围

打分的时候字数太多,只好换成一个简单的评价。 先说翻译,做得不太好,有许多地方读起来绕口繁冗,不知道陶铁柱那一版如何? 再有内容,放到思想扁平化的今日,可以说是较激进而绝对化的了。简言之,波伏瓦所揭示的女人的境遇,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是人类的共性。例如“同谋者”...  (展开)
旻旻 2018-12-26 00:17:41

《第二性》摘要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导言 事实是,凡是具体的人总是被单独确定的.拒绝永恒女性/黑人灵魂犹太人性格的概念,并非否认他们.这种否定对这几种人并不代表是一种解放,而是非本真的回避态度 男人是主体,是绝对,女人是他者(引注:"性别不是一种特殊的差异…..性别差异也不是一种矛盾……也不是两个互补词汇的...  (展开)
Richard 2017-06-09 23:14:35

肉体是忧郁的

杜蕾斯今天用六月九号营销了一次69,我想,大概我也可以应景,讨论一下人们彼此之间的异性话题,关于西蒙娜.德.波伏娃女士的《第二性》上半部的书评。 “Post coitum homo animal triste”“肉体是忧郁的” 西蒙娜.德.波伏娃引言指出带当社会,尤其是在思想界依然存在的性别歧...  (展开)
逆风的香 2017-04-04 18:04:27

当你说,我们很自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对于波伏娃的认识,最早的时候来自于她那篇名噪一时的《女宾》。读完那本书以后我对这个女性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女宾》改编自波伏娃和萨特的真实情感故事,说到“真实”,我想大概没有哪个女性会有波伏娃这样心胸的开阔,居然接受了信誓旦旦的萨特的说辞——“open relati...  (展开)
芯町 2016-03-28 23:28:13

《第二性》现代论

出彩的地方在于道出了这一条现实,女人的性别或者说从属地位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的。是男人和社会所给予的。女人是男人的他物在性、养育孩子和家务责任、情感、社会地位上得以体现。这在传统年代毋庸置疑。现如今却受到了冲击。这本书以非常不讨喜的方式向人们揭示了第二性的来...  (展开)
2016-03-19 22:09:25

一半的思考

人应该思考自身,女性的思考应进一步从此书开始! 回顾生命历程,物种越发展到高级阶段我们越可以看到两性的显著区别,但这并不能否认初级生命的本质,它就是你的动物性。在初级生命中,两性的分离可能都是经过了历史长久的演化,在无性繁殖的时期,即使有两性区别,但却没有...  (展开)
wenting 2015-07-10 09:45:29

他者的救赎

在开始书目本身内容的探讨前,我们有必要了解波伏瓦写作本书的时代背景和她的个人经历。作为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波伏瓦在《第二性》出版前已经是名满欧洲的女作家了,1945年,也就是开始创作《第二性》的前一年,她的反法西斯小说《他人的血》出版,...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后页> (共164条)

订阅第二性Ⅰ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