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01日 陳培德
化操練為生命禮讚──傅士德(Richard J. Foster)
現年81歲的北美著名福音派靈修大師傅士德牧師,於去年與加州魏士蒙學院(Westmont College)院長畢比(Gayle D. Beebe)合著出版了《一生渴慕神──基督徒靈修七徑》(Longing for God: Seven Paths of Christian Devotion;中譯新近由校園初版,列在「Land書系」中)一書。畢比在大學時代原為傅士德的學生,後在普林斯頓神學院完成博士學位課程,兩人自1992年起在南加州阿祖薩太平洋大學(Azusa Pacific University)共授課程,經長達十年合作開辦靈修學課程「基督教靈修學的歷史與實踐」(The History and Practice of Christian Spirituality),在長期與學生互動下逐漸把該書醞釀出來,是睽違十年之久傅氏最新力作。
書中兩人為讀者提供七條得能力的靈修路徑,介紹了廿六位教會歷史上的靈修大師,內容十分豐富。摰友魏樂德(Dallas Willard)推許:「閱讀本書就像闖進了一個讓人驚奇的房間……傅士德和畢比打開了一道門,裡面充滿了『基督那難以窮盡的寶藏』。」同年,傅士德又出版了新著《讀經力量大》(Life with God: Reading the Bible for Spiritual Transformation;中譯名稱暫定,預計於2010年由校園出版)一書,為信徒靈命紮根和讀經釋義提供開啟鑰匙,教人期待。
傅士德廣受公眾注目是1978年的事。那年他的處女作《屬靈操練禮讚》(Celebration of Discipline;中譯:FES Press)一書出版面世,在英語世界裡大受歡迎,更榮獲當年的北美年度作家獎。該書原為作者在教會成人主日學的教導材料,經匯集付梓出版後,卻意外地一紙風行。書中傅氏把十二種屬靈操練分為內在的(inward)、外表的(outward)和團體的(corporate discipline)三大類別詳加說明。傅士德相信基督徒是靠主的恩典而活,而屬靈操練更是靈程上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出版首二十年間,這本書便已售出了超過一百萬冊,且銷情一直未減。「今日基督教」月刊(Christianity Today)更推選此書為上一世紀基督教信徒必讀十大好書之一。
1980年夏,蘇恩佩姊妹從北美休假返港,大力引薦這本令人靈命深受震撼的書給香港信徒。在她一番努力下,為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取得中譯版權;可惜此書未竟出版姊妹便與世長辭,未能親睹新書面世。1982年,《屬靈操練禮讚》中文版面世以來極其暢銷,至今已達二十次印刷(計82年初版八刷;93年增修版十一刷,09年至十二刷),又曾為本書出版過研讀指引。這本書曾帶動了一浪接一浪的講座、靜修營和讀書研習小組的熱潮,對華人教會的屬靈觀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該書原著出版十年後,於1988年曾作出增修。
至於何謂「屬靈操練」﹖傅氏用了一個很傳神的比方來說明:「試想在一道陡峭狹長的山脊上,兩邊下方都是峭壁懸崖。右邊深谷是靠人為努力去追求義所帶來的道德破產,就是歷史上被稱為道德主義的異端(heresy of moralism)。左邊深谷是由於缺少人為努力求義所帶來的道德破產,又稱為廢法主義的異端(heresy of antinomianism)。在陡峭狹長山脊上有一條小徑,就是獲得靈性操練恩典之途。」他更在《屬靈操練禮讚》書中開宗明義,道出「我們這個時代的禍因是淺薄」。為此緣故,他主張屬靈操練不僅是屬個人的和內在的事,更是在社群中和世界的事。靈性則是從日常與別人一起生活相處中活出來。
傅士德在1928年出生,童年時經歷了經濟大蕭條,本身是貴格會會友(在北美又稱作Evangelical Friends Church。他在喬治福克斯大學(George Fox University, Oregon;該校以貴格會創辦人George Fox命名)完成學士課程;又在福樂神學院(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完成博士課程,獲頒授教牧神學博士。此後開始與妻子Carolynn在南加州的一個小鎮牧會,又在母校喬治福克斯大學兼課(前述畢比正是傅氏在此校的學生)。夫婦二人共育有Joel和Nathan兩個兒子,如今定居於科羅拉多州的首府丹佛市。
他後來長期擔任肯薩斯州同濟大學(Friends University in Wichita)神學副教授及駐校作家(Writer in Residence);又獲南加州阿祖薩太平洋大學委任擔任榮譽教席(the Jack and Barbara Lee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Spiritual Formation),主要講授靈命塑造。八○年代末期,他創辦了RENOVARÉ(拉丁文意思是「更新」),是一個專以教會會眾為服事對象的機構,推動信徒靈命塑造及地方教會更新運動。
除《屬靈操練禮讚》外,其實傅士德的著作頗為豐富。1981年,他出版了另一本佳作《簡樸生活真諦》(Freedom of Simplicity,中譯:FES Press),從聖經根源和歷代聖徒論述入手,進而實踐內在、外表和團體的簡樸。書中緊貼著他的靈性操練主張,大力鼓吹基督徒要擺脫消費主義的魔咒,過真正的簡樸生活,這對北美過慣了浪費奢侈生活的人來說確是一記當頭棒喝。1985年,《基督徒看錢、性與權勢》(英國版名為Money, Sex & Power;美國版則稱為The Challenge of the Discipline Life,中譯:基道,曾分三冊出版)一書面世,把基督徒通常視為「屬世」和「負面」的三大挑戰:錢、性與權勢詳加探討,道出它們的社會意義和歷史觀,讓信徒能予以正確看待。
1992年,他又出版了《禱告真諦:尋找心靈真正歸宿》(Prayer: Finding the Heart’s True Home,中譯:基道)一書,該書並獲得「今日基督教」月刊選為年度最佳好書。書中傅士德把靈性操練活用於禱告中,他稱這些向內移動、向上移動和向外移動的動作稱之為「進入禱告的三種運動」,有助信徒在平凡、屬世和日常的生活經驗中健康成長。1994年,他編寫了一本禱文集Prayers from the Heart,書中搜羅了向內、向上和向外歷程的禱文各30篇,成為《禱告真諦》一書的最佳補充。次年,他的靈修默想集《先求祂的國》(Seeking the Kingdom)出版了,內容是向內移動、向上移動和向外移動的短文各十篇,供信徒一個月靈修之用。
在讀者熱烈要求下,RENOVARÉ曾主導出版過不少靈命塑造和閱讀材料。傅士德與資深編者兼作家Kathryn A. Yanni合作編寫過一本研讀作業,名為Celebrating the Disciplined: A Journal Workbook to Accompany Celebration of Discipline,於1992年出版,供有心人使用。此前於1990年,他曾與同濟大學(Friends University)院牧兼實用神學講師James Bryan Smith合作編寫了《屬靈操練之旅》(Devotional Classics,中譯:基道)一書,內容是從教會歷代名家著作中精選了52篇經典文章,分為六個層面來說明靈修生活的豐富和美善,可供個人或小組默想用。2000年,他又另與著名靈修作家兼廣播節目主持Emilie Griffin合作編寫了Spiritual Classics一書,按《屬靈操練禮讚》書中十二種屬靈操練精選52篇經典文章,供個人或小組閱讀默想。這兩本書凸顯出傅氏學識淵博,飽覽群書。此外,還有Songs for Renewal(與Janet Lindeblad合編)、A Spiritual Formation Journal(與Jana Rea合編)和A Spiritual Formation Workbook(與James Bryan Smith合編)等材料先後出版,都是為要幫助信徒靈命塑造和成長的。
1998年,他出版了《屬靈傳統禮讚》(Streams of Living Water: Celebrating the Great Traditions of Christian Faith,中譯:天道)一書,書中介紹基督教六大屬靈傳統,包括:靜觀(充滿禱告)、聖潔(充滿美德)、靈恩(充滿靈力)、社會公義(滿有憐憫)、福音(以道為中心)和道成肉身(聖禮的)。他深入探討每一傳統的獨特貢獻,並透過聖經人物及古往今來的代表人物,從他們發人深省的生平來把該傳統活現出來。書中還指出每一種傳統的強項與弱點,以及具體提出把優點實踐的方法,供信徒日常應用。本書榮獲1999年美國ECPA年度好書金牌獎。
傅士德50歲才完成出版第一本著作,三十一年來一以貫地推動著信徒靈命成長和教會更新,引領信徒走出這個時代「淺薄」。他的下半生為此奔跑努力,他的著作也一直沒有離開過這個主題。他本身就是個化操練為生命禮讚的榜樣,是個教人尊敬的大儒,涉獵深廣,著作中旁徵博引,又能兼顧可讀性,因此甚受歡迎。他與畢德生(Eugene Peterson)、侯士庭(James Houston)齊名,被視為當代北美福音派教會重要靈修大師,傅士德確是實至名歸。
(作者陳培德為德慧文化有限公司執行長)
化操練為生命禮讚──傅士德(Richard J. Foster)
|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请教,怎样开始读书?(豆友205764974)
靈性操练教练(3Rss)
推荐!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