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为新》的原文摘录

  • 当时从松江到嘉兴一带乡间有农舍,都是翘角的,弯得很厉害,而且有四落水。这”四落水“是别的地方没有的。一般来讲,乡间的建筑不准有四落水。当时我就有“想做四落水那样”的意思,但后来做着很不好看,范围的大小不配,所以还是用歇山。这样的话,屋顶弯了,其他的就都要做弯的,配合起来。 从建筑上讲起来,就是把节点突出。节点突出就会使感觉上整体的结构稳定。我现在相反:把接点涂黑,把当中的涂白。那么在暗的屋顶下,暗的地方变模糊了,白的地方就跳出来了。白的就游离于结构整体,不是加强结构整体的环节,反而相反——脱离整体结构,那就是“飘动”。 (查看原文)
    昭歌山 2018-03-20 10:36:58
    —— 引自第77页
  • 不光是台子,就连那个弧墙也在引发意动。所以一直由内“引发”到对岸。 (查看原文)
    昭歌山 2018-03-20 11:17:05
    —— 引自第81页
  • 怎样一个时空转换?你决定不了,所以转变——一会儿先这样,一会儿那样,最后,房子还要符合真理,传统是定在南北,跟老远的其他建筑符合。 (查看原文)
    昭歌山 2018-03-20 11:17:05
    —— 引自第81页
  • 我总觉得,不要把它看死了,应该有独立性。这样就可以解释一些东西,空间也就比较有意思了。 这个变化,不是说隔时间而变,而是无时不变,那就有意思了。 (查看原文)
    昭歌山 2018-03-20 11:17:05
    —— 引自第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