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译注的书评 (9)

《诗经译注》疏误举例
周振甫先生的《诗经译注》,是中华书局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中之一种,这套丛书虽大都以译注为名,然则颇为经典。举例来说,在这套丛书中,有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孟子译注》以及《春秋左传注》,前两种是初读《论》、《孟》的首选,而后者更是目前最为流行的《左传》...
(展开)

原来真的有很多人看诗经
我也算是心血来潮看起来《诗经》,我买的是中华书局的这本译注,但又参考了很多有关的书籍,我觉得,像是《诗经》这种古籍,几千年来无数人读过,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想法,不恰当的比喻是,不是每个学新概念英语的人,出来都是一个水平。 诗经比唐诗宋词读起来困难得多...
(展开)

“稼穑”乎?“吝啬”乎?
译注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试举一例:《大雅·荡之什·桑柔》“好是稼穑,力民代食。稼穑维宝,代食维好。”两个“稼穑”周振甫先生都译为“吝啬”。三句之后的“稼穑卒痒”却解释成“庄稼”。随便翻翻其他书,如朱熹的《诗集传》,“好是稼穑,力民代食”解为“于是退而稼穑,...
(展开)

还原与活化:《诗经》的形而下阐释
通过《诗经》与《诗大序》批注的对位阅读,我们可以清晰的观察到“微言大义”中“义”的建构过程。在所谓“赋比兴”的框架规范下,《国风》诸多市井江湖的歌谣也被纳入到“礼”的秩序中。 实际上,《诗经》所讲述的本质仅仅是周朝人民的小事件,小情感,如开篇《关雎》中富有音...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