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拍案惊奇》是明朝末年凌蒙初编著的拟话本小说集。成书于明朝天启七年(1627),第二年由尚友堂书坊书坊刊行问世。其后凌蒙初又编著《二刻拍案惊奇》,于明朝崇祯五年(1632)刊行。二书合称“二拍”。凌濛初的《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通称为“二拍”,与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齐名,均为明末“话本”、“拟话本”的上品,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话本”源于唐代的“说话”,至宋代渐为盛行,且开始有刻本流传。“说话”就是说书、讲故事,“说话之事,虽在说话人各运匠心,随时生发,而仍有底本以作凭依,是为‘话本’。”(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话本”仅是故事的梗概,是供说书人去讲给观众听的。其间文人也摹仿话本编写小说,将故事情节铺展开来,供读者去看,这就形成了“拟话本”。
作者简介 · · · · · ·
凌蒙初(1580~1644) 明末小说家。字玄房,号初成,亦名凌波,别号即空观主人。乌程(今浙江湖州)人。自幼聪明好学,12岁入学,18岁补廪膳生。但自后累困场屋,抑郁不得志。崇祯七年(1634),因拔副贡授上海县丞,63岁升徐州通判,并分署房村。次年苏北山东一带爆发农民起义,凌蒙初进见淮徐兵备何腾蛟进“剿寇十策”,后又趁农民军新败,单骑入农民军劝说接受招安。十七年,与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对抗,忧愤呕血而死 。凌蒙初著作极为宏富,但他最主要的成就还在小说和戏剧创作方面。小说方面的贡献是编写了拟话本小说集二拍(《初刻拍案惊奇》和《 二刻拍案惊奇 》)。他还创作过杂剧9种,有《虬髯翁》、《颠倒姻缘》、《北红拂》等。
目录 · · · · · ·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就是带活的,不肯便杀一刀、打一下死了罢,毕竟多设调和妙法。或生割其肝,或生抽其筋,或生断其舌,或生取其血,道是一死便不脆嫩。假如取得生鳖,便将绳缚其四足,绷住,在烈日中晒着。鳖口中渴甚,即将盐酒放在他头边,鳖只得吃了。然后将他烹起来,鳖是里边醉出来的,分外好吃。取驴缚于堂中,面前放下一缸灰水,驴四围多用火逼着。驴口干即饮灰水,须臾屎溺齐来,把他肠胃中污秽多荡尽了。然后取酒调了椒盐各味,再复与他。他火逼不过,见了只是吃。性命未绝,外边皮肉已熟,里头调和也有了。一日,拿得一刺猬,他浑身是硬刺,不便烹宰。仲任与莫贺咄商量道:“难道便是这样罢了不成?”想起一法来:把泥着些盐在内,跌成熟团,把刺猬团团泥裹起来,火里煨着。烧得熟透了,除去外边的泥,只见猬皮与刺,皆随泥脱了下来,剩的是一团熟肉,加了盐酱,且是好吃。 (查看原文) -
戏言偶尔作恢齐,谁道从中得美妻。 假女婿为真女婿,失便宜处得便宜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1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拍案惊奇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8 条 )


市井文学,但有烟火气的情节与文字,拉近了今人与明朝的距离

最喜欢的是字句,很美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平时看明清小说其实很少,这次翻开《初刻拍案惊奇》是因为我的古代文化常识老师,他在讲课的时候讲了一段话,大意如下:你们现在这些大学生啊,就知道考试的时候背背专业书,你们知道大学最重要的是什么吗?是他有图书馆这么一个巨大的宝库,并且你们现在有时间去探索这个宝库,... (展开)> 更多书评 3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7 )
-
中华书局 (2009)7.7分 467人读过
-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2)7.7分 2240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7.8分 1419人读过
-
华夏出版社 (2008)7.6分 33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2-2013已收书目 (浅浅四月)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拍案惊奇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冷静的橘子 2012-09-19 12:50:58
默默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