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紅樓夢》是位居中國文學史頂點的經典巨著,從人物、背景、思想、藝術、版本……幾乎無一處不是眾所討論的題材,甚至發展成一門研究科目──「紅學」。
張愛玲說《紅樓夢》是她一切的泉源,她深深地被大家族中的悲歡起落、人與人之間感應的煩惱所吸引,中毒的程度已到了「不同的本子不用留神看,稍微眼生點的字自會蹦出來」。十四歲時,張愛玲便融合了上海灘人物與《紅樓夢》筆調,寫成中西合併的章回小說《摩登紅樓夢》;其後的創作文風則完全承襲了《紅樓夢》一脈路線,並糅合發揚成「張派傳奇」;到了五十多歲時,又有一種瘋狂的熱情驅使她對《紅樓夢》做繁瑣而奇特的考訂,難怪被好友宋淇戲稱為「紅樓夢魘」。
透過張愛玲的《紅樓夢魘》,我們不只了解到各種版本的差異及紅學專家的諸般說法,從而推斷曹雪芹的創作本義,更因此深入了張愛玲的世界。張愛玲形容自己是:「十年一覺迷考據,贏得紅樓夢魘名。」張愛...
《紅樓夢》是位居中國文學史頂點的經典巨著,從人物、背景、思想、藝術、版本……幾乎無一處不是眾所討論的題材,甚至發展成一門研究科目──「紅學」。
張愛玲說《紅樓夢》是她一切的泉源,她深深地被大家族中的悲歡起落、人與人之間感應的煩惱所吸引,中毒的程度已到了「不同的本子不用留神看,稍微眼生點的字自會蹦出來」。十四歲時,張愛玲便融合了上海灘人物與《紅樓夢》筆調,寫成中西合併的章回小說《摩登紅樓夢》;其後的創作文風則完全承襲了《紅樓夢》一脈路線,並糅合發揚成「張派傳奇」;到了五十多歲時,又有一種瘋狂的熱情驅使她對《紅樓夢》做繁瑣而奇特的考訂,難怪被好友宋淇戲稱為「紅樓夢魘」。
透過張愛玲的《紅樓夢魘》,我們不只了解到各種版本的差異及紅學專家的諸般說法,從而推斷曹雪芹的創作本義,更因此深入了張愛玲的世界。張愛玲形容自己是:「十年一覺迷考據,贏得紅樓夢魘名。」張愛玲把這十年視作長途探險,還覺得像迷宮,像拼圖遊戲,又像推理偵探小說,足見她多麼樂在其中!因此,要了解張愛玲,必須深入閱讀《紅樓夢》;而要剖析《紅樓夢》的繁偉,「現代曹雪芹」張愛玲的《紅樓夢魘》當然是絕佳的入門!
紅樓夢魘的创作者
· · · · · ·
-
张爱玲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本名張煐,一九二○年生於上海。二十歲時便以一系列小說令文壇為之驚豔。她的作品主要以上海、南京和香港為故事場景,在荒涼的氛圍中鋪張男女的感情糾葛以及時代的繁華和傾頹。
有人說張愛玲是當代的曹雪芹,文學評論權威夏志清教授更將她的作品與魯迅、茅盾等大師等量齊觀,而日後許多作家都不諱言受到「張派」文風的深刻影響。
張愛玲晚年獨居美國洛杉磯,深居簡出的生活更增添她的神秘色彩,但研究張愛玲的風潮從未止息,並不斷有知名導演取材其作品,近年李安改拍〈色,戒〉,更是轟動各界的代表佳作。
一九九五年九月張愛玲逝於洛杉磯公寓,享年七十四歲。她的友人依照她的遺願,在她生日那天將她的骨灰撒在太平洋,結束了她傳奇的一生。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黛玉初出场,批:“不写衣裙妆饰,正是宝玉眼中不屑之物。故不曾看见。”宝玉何尝不注意衣服,如第十九回谈袭人姨妹叹息,袭人说:“想是说他那里配穿红的。”可见常批评人不配穿 ... 通部书不提黛玉衣饰,只有那次赏雪,为了衬托邢岫烟的寒酸,逐个交代每人的外衣 ... 唯一的另一次,(第八回)也是下雪,也是一件大红的外衣,没有镶滚,没有时间性,该不是偶然的。“世外仙姝寂寞林”应当有一种飘渺的感觉,不一定属于什么时代。(12) 写黛玉,就连面貌也几乎纯神情,唯一具体的是“面目含嗔”的“薄面”二字。通身没有一点细节,只是一种姿态,一种声音。(13) 袭人自第三回出场,除了“柔美娇俏”四字评语,我们始终不知道她面长面短。这是因为她一直在宝玉身边,太习惯了,直到第二十六回才有机会从贾芸眼中看出她的状貌。全抄本上没有利用这个机会,也许是起初没想到,也许是踌躇。事实上我们一方面渴想知道袭人是什么样子,看到“细挑身材,容长脸面。”不知道怎么有点失望,因为书到二十六回,读者与她相处已久,脑子里已经有了个印象,尽管模糊,说不出,别人说了却会觉得有点不对劲。其实这八个字已经下笔异常谨慎,写得既淡又普通 ... 作者原意,大概是将袭人与黛玉晴雯一例看待,没有形象的描写,尽量留着空白,使每一个读者联想到自己生命里的女性。(62)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2页 -
p8 曹雪芹的天才不是像女神雅典娜一樣,從她父王天神修斯的眉宇間跳出來的,一下地就是全副武裝。從改寫的過程上可以看出他的成長,有時候我覺得是天才的橫剖面。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夢醒之後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紅樓夢魘"的人也喜欢 · · · · · ·
紅樓夢魘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2 条 )


張愛玲紅學研究之特色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2 )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2)8.3分 1930人读过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7)8.2分 6003人读过
-
哈尔滨出版社 (2005)8.1分 3057人读过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9)8.2分 144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紅樓夢魘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解颐 2013-11-22 11:37:22
她这一生为了这本也没白过
0 有用 Sue 2015-03-26 08:22:04
精彩處勝過偵探小說,嚴肅認真一點不亞於編寫史書!
0 有用 咏诗 2022-08-09 17:27:19
张爱玲对红楼梦的一些细节的执着很有她自己的特色。比如她用大量篇幅来谈论缠足问题。当然她对袭人的评价,我非常赞同。心有戚戚焉。
0 有用 清祐 2020-06-05 15:36:15
考证相当严谨,适合学术派研读。
0 有用 熊猫 2014-05-20 19:01:00
功力不夠,故囫圇吞棗,只得不求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