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金观涛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 2010-5
页数: 171
定价: 2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博源文库·现代性与中国社会转型丛书
ISBN: 9787509714508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 2010-5
页数: 171
定价: 2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博源文库·现代性与中国社会转型丛书
ISBN: 9787509714508
内容简介 · · · · · ·
《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共讲述了有十四节的内容,分别是从马克思到韦伯、现代性的两大要素:工具理性和个人权利、现代性的第三要素:立足于个人的民族认同、系统论的综合:现代社会的基本结构,追溯西方现代价值的起源、价值和社会的互动:系统演化论的史观……等内容。
作者简介 · · · · · ·
金观涛
浙江义乌人,1947年生于杭州。1970年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曾任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走向未来》丛书、杂志主编.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讲座教授,现任台湾政治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座教授(杭州)。代表作有《系统的哲学》,《兴盛与危机》(与刘青峰合著),《开放中的变迁》(与刘青峰合著)《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与刘青峰合著),《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与刘青峰合著)等。
目录 · · · · · ·
序
一 从马克思到韦伯
二 现代性的两大要素:工具理性和个人权利
三 现代性的第三要素:立足于个人的民族认同
四 系统论的综合:现代社会的基本结构
五 追溯西方现代价值的起源
· · · · · · (更多)
一 从马克思到韦伯
二 现代性的两大要素:工具理性和个人权利
三 现代性的第三要素:立足于个人的民族认同
四 系统论的综合:现代社会的基本结构
五 追溯西方现代价值的起源
· · · · · · (更多)
序
一 从马克思到韦伯
二 现代性的两大要素:工具理性和个人权利
三 现代性的第三要素:立足于个人的民族认同
四 系统论的综合:现代社会的基本结构
五 追溯西方现代价值的起源
六 价值和社会的互动:系统演化论的史观
七 现代社会第二个层面的建立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八 传统社会的现代转型:学习、立宪与内部整合
九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十 在俄国革命的背后
十一 现代价值的危机和第一次全球化的终结
十二 否定个人权利以及种族主义的畸形发展:法西斯主义
十三 现代社会结构的自我修正
十四 告别二十世纪:轴心文明与大历史观
后记
· · · · · · (收起)
一 从马克思到韦伯
二 现代性的两大要素:工具理性和个人权利
三 现代性的第三要素:立足于个人的民族认同
四 系统论的综合:现代社会的基本结构
五 追溯西方现代价值的起源
六 价值和社会的互动:系统演化论的史观
七 现代社会第二个层面的建立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八 传统社会的现代转型:学习、立宪与内部整合
九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十 在俄国革命的背后
十一 现代价值的危机和第一次全球化的终结
十二 否定个人权利以及种族主义的畸形发展:法西斯主义
十三 现代社会结构的自我修正
十四 告别二十世纪:轴心文明与大历史观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无论是路德还是加尔文,都认为上帝代表了无所不能的意志,理性只能在日常生活和信仰无关的领域中运用。在西方,道德的基础是对上帝的信仰,越是将信仰视为和日常生活的逻辑以及和自然界无关,道德和理性的二元分裂越彻底。也就是说,对于一个新教徒而言,他一方面遵循社会秩序规定的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又实现了世界的除魅,可以将理性运用到改造自然和一切日常生活事务中去。这里,必须注意路德和加尔文的区别。加尔文的救赎命定说和禁欲主义比路德把信仰限制在个人精神层面更为入世,将理性用于改造世界亦更为强烈。因此当我们去追溯工具理性这一现代性基石的奠基时,可以发现它始于文艺复兴,确实通过宗教改革最后完成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五章追溯西方现代价值的起源 -
社会是什么?它也是一种组织,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巨大的关系网。经济结构毫无疑问是一切社会活动得以进行的基础,每个人只有解决了衣食问题之后,才能从事政治、文化活动。但是,只要我们承认万物都处于变化和流动之中,就不能忽视经济结构自身存在的多变倾向。中国传统社会地主经济中自耕农有失去土地变为大地主私属的可能;在某些条件下,地主经济可能变化为庄园经济。商品经济既有不断发展的可能,而在通货、通信、交通条件破坏时,也可能出现倒退,演变为自给自足的经济。古代的农村公社经济既可以在大一统官僚政治的干预下演变为有众多自由农民的小农经济,同样可以像古代印度那样由于种姓制度的作用,演变为一个个自我封闭的组织。自然界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永恒的变化犹如一团内在的火,它时时刻刻在焚烧着那些看来似乎是固定不变的形态。 因此,当各个不断变化的子系统组成大系统时,为了保持整体的稳定,必须要求子系统相对稳定。这就要求子系统之间能够相互调节,彼此控制那些破坏性的变化趋势。否则,任何一个组织都会被子系统内部的变化之火所焚毁。这就是社会结构调节原理的哲学基础。 社会结构调节原理是对马克思典范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作用及反作用的发展和新表述。为了从理论上对这一点获得更深刻的理解,下面,我们用现代系统论的组织原理,从逻辑上把它推导出来。 社会结构是社会的组织方式,是占主导地位的组织形态,社会是靠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结成一定关系组织起来的。所谓社会关系,无非是四大类: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和血缘的。我们在对社会结构进行宏观分析时,往往把一类关系网看成是一个子系统。当社会组织规模超过家庭和部落时,纯粹的血缘关系网是比经济、政治和文化关系网低一层次的组织,它们往往被纳入政治、经济和文化组织才成为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这样,我们在宏观层次上考察社会结构时,可以把社会...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1.4社会组织的结构功能分析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博源文库·现代性与中国社会转型丛书 (共21册),
这套丛书还有
《国步艰难》,《中国未来十年的机遇与挑战》,《启蒙与中国社会转型》,《反思“中国模式”》,《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等。
喜欢读"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的人也喜欢 · · · · · ·
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什么是话题
无论是一部作品、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话题。将这些话题细分出来,分别进行讨论,会有更多收获。


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1 条 )


大历史的理论写法,果然工科出身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借来金观峰的历史的巨镜,看书名,观厚度,本以为还是钱穆,黄仁宇,许倬云,柏杨之类的大历史,只图读个畅快,不曾想前前后后,断断续续看了一月有余,也只觉得零零碎碎。 何也,理论宏大而严密,史料绝少而厚重。 首先作者最先构建的理论子体系是社会系... (展开)
> 更多书评 31篇
-
我心中充满了难言的感慨。从青年时代起,我们就把通过历史研究以理解人类的生存处境作为自己生命的意义和奋斗目标。在某种意义上讲,从1980年代到今天我们所做的一切研究都是围绕着这本书所提出的问题展升的。今日学术界或许不会认同这种重构大历史的努力,一些人看到这些讨论就会以为这是在建构体系,有一种回到历史规律决定论的毛骨悚然的感觉。而我却认为,只有系统论史观才能帮助我们摆脱支离破碎的史观造成的无力感,理解...
2017-11-19 04:31:59
-
理性精神虽起源于希腊,但古希腊罗马社会没有实现理性化,故不可能是现代社会。 …… 理性在西欧的孕育同步。科学史表明,工具理性在新教精神中形成之前,无论古希腊还是经院哲学,甚至是文艺复兴的意大利,科学无限制地发展都会和信仰冲突。否则我们不能解释为何以牛顿力学为象征的近代科学革命恰恰发生在英国。
2021-04-26 12:21:08
-
理性包含三个层面的要素:目的、手段(工具)、评价方式。所谓工具理性不包含目的,不是指一般的目标,而是人生的终极目的和意义。也就是说,工具理性是指终极关怀(例如对上帝的信仰)与理性( ratio)表现出二元分裂的状态。在二元分裂的结构中,人的终极关怀与他的理性思考互不干扰。 …… 罗马人把法律背后的精神视为理性,古希腊也讲人是理性的,但理性是神的一种表现。也就是说,在古希腊和罗马思想中,神和理性并没有呈...
2021-04-26 12:13:34
理性包含三个层面的要素:目的、手段(工具)、评价方式。所谓工具理性不包含目的,不是指一般的目标,而是人生的终极目的和意义。也就是说,工具理性是指终极关怀(例如对上帝的信仰)与理性( ratio)表现出二元分裂的状态。在二元分裂的结构中,人的终极关怀与他的理性思考互不干扰。 …… 罗马人把法律背后的精神视为理性,古希腊也讲人是理性的,但理性是神的一种表现。也就是说,在古希腊和罗马思想中,神和理性并没有呈二元分裂的状态。为什么二元分裂如此重要呢?人是有终极关怀、有信仰的,同时又有理性的。假定一个人的理性是由信仰推出来的,那么,当信仰发生变化的时候,理性也会随之变化,变成不稳定的。 …… 换言之,只有到17世纪,西方发生终极关怀和理性的二元分裂,两者呈互不相干的状态,理性才可以稳定地成为科学、技术、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基础,不会对信仰和道德造成颠覆。 引自 二 现代性的两大要素:工具理性和个人权利 回应 2021-04-26 12:13:34
论坛 · · · · · ·
《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大陆版被删除部分 | 来自木星 | 7 回应 | 2019-05-03 13:53:37 |
有多少人听说或看过金观涛下面这些书? | 来自木星 | 2018-08-14 09:03:17 | |
这本书的出版是中国的大事。 | 来自木星 | 19 回应 | 2012-10-09 13:07:55 |
一提金老师二十年前的某个事件,我爹竟然兴奋了 | 来自止痛片 | 1 回应 | 2012-04-28 21:57:18 |
此书可以吐槽某达尔文教集团 | 来自止痛片 | 2012-03-20 22:00:26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法律出版社 (2015)9.1分 727人读过
-
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9)暂无评分 2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9分以上小说,文学,历史,哲学,心理学,法学,经济学图书 (我不豆谁豆)
- 《南方周末》阅读书单2010 (glassheart)
- 许小年教授宏观经济学课堂推荐的书目 (朴儿)
- 学人文丛——金观涛 (白露@思勉)
- “工业党基本书目” (33)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魏玛注销局地勤 2013-01-01 17:37:35
太简略了点,总纲性质
2 有用 王 田 田 2012-06-17 23:16:21
从个人开始我们终将逝去平等,从平等开始我们终将失去个人
0 有用 蝉 2014-04-02 20:22:33
: K02/8173
2 有用 gardenhead 2013-08-04 23:08:22
清晰得简直觉得自己在作弊
3 有用 代替你 2018-10-31 12:54:55
阅读本书你得首先同意作者的观点,就是现代性的三大支柱:现代价值系统(工具理性,个人权利)民族国家(现代认同和政治共同体)不断扩张的市场经济。因为整本书都沿着这观点展开,不同意的话是读不下去的。当然,将如此宏观的内容概括成几个因素,当中必定涉及巨量的忽略删除简化。虽然有历史案例作为论证,但其实这些理论从来都是不能证伪的,只能当成一家之言,一个看事情的角度而已。谈到中俄的时候,这理论框架感觉已经不敷应... 阅读本书你得首先同意作者的观点,就是现代性的三大支柱:现代价值系统(工具理性,个人权利)民族国家(现代认同和政治共同体)不断扩张的市场经济。因为整本书都沿着这观点展开,不同意的话是读不下去的。当然,将如此宏观的内容概括成几个因素,当中必定涉及巨量的忽略删除简化。虽然有历史案例作为论证,但其实这些理论从来都是不能证伪的,只能当成一家之言,一个看事情的角度而已。谈到中俄的时候,这理论框架感觉已经不敷应用,有点自圆其说的况味。这种把宏大历史简化成线性因果逻辑的做法,确实是头脑的恩物,读起来很舒畅,但如果能退后一步看,当中的因果关系其实都大可质疑。无论如何,作为一种历史演绎,它是美好的,尤其它对合法性的重视程度,显示出一定的文人风骨。在政治领袖眼中,合法性可是相当次要的,暴力才是他们解决问题的惯技。 (展开)
0 有用 ruiqi 2022-04-29 19:48:16
只有将理性和信仰分开,信仰不再阻碍理性,才能完成现代国家的转型,技术才会突破性增长。可我们的儒家信仰是上千年形成的,改变这点会不会也需要上千年?我对此有些悲观…
0 有用 小霓八 2022-04-24 22:24:05
谁看谁不叹服金老师用如此短小精悍的篇幅所刻画的大历史啊!(导师说金老师会批他们这一代治史格局过小)金在本书中建构了现代性三足鼎立的架构,工具理性、个人权利和民族主义,只要有一者缺位就会引来人类文明的塌陷。金严丝合缝地论证了民族主义想象秩序的冲突是一战的根源,经济危机下个人权利遭极权主义反噬是二战的主题,并且还预言了21世纪的危机即工具理性的缺位,这是个反智且思想冷漠的时代,终极关怀将走向式微,人类... 谁看谁不叹服金老师用如此短小精悍的篇幅所刻画的大历史啊!(导师说金老师会批他们这一代治史格局过小)金在本书中建构了现代性三足鼎立的架构,工具理性、个人权利和民族主义,只要有一者缺位就会引来人类文明的塌陷。金严丝合缝地论证了民族主义想象秩序的冲突是一战的根源,经济危机下个人权利遭极权主义反噬是二战的主题,并且还预言了21世纪的危机即工具理性的缺位,这是个反智且思想冷漠的时代,终极关怀将走向式微,人类所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思想黑夜。警醒读者,思想自由是最重要的自由,不思考的人是阿伦特所说的自主性完全泯灭的活死人。 (展开)
0 有用 碎纸机 2022-03-19 15:53:46
尽管全书没有提及过年鉴学派,但可以看出金观涛深受其影响。他试图以一套动态的结构去重新理解历史,这一阐释过程必定具备严密的逻辑性,因为金观涛是用历史的结果去倒推历史,所有有争议的条件已经被先验化地处理了:历史的连续性问题、种种范畴的划分问题;所有的细节、所有的偶然都被化约。 因而金观涛实际上是以历史材料构建起一套机械的认识装置,本质上是历史的幻象。它或许能够起到启发作用,但如果读者用这套认知装置去理... 尽管全书没有提及过年鉴学派,但可以看出金观涛深受其影响。他试图以一套动态的结构去重新理解历史,这一阐释过程必定具备严密的逻辑性,因为金观涛是用历史的结果去倒推历史,所有有争议的条件已经被先验化地处理了:历史的连续性问题、种种范畴的划分问题;所有的细节、所有的偶然都被化约。 因而金观涛实际上是以历史材料构建起一套机械的认识装置,本质上是历史的幻象。它或许能够起到启发作用,但如果读者用这套认知装置去理解和推演历史,也就意味着他已经远离了历史现场。这本书只值三星,看在作者花的苦工上可以给四星。 (展开)
0 有用 yak 2022-03-10 10:33:00
工具理性、个人权利、民族国家,三大现代社会的支柱,在国内、国际两个层面的作用共同造就了所谓的现代社会。英美法德的现代社会形成各有特色,中俄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尤其是一元论与二元论的重要性。作者真是挺诡异的,几本书水平差异有点大。但这本书是真挺不错的,2022年读来更是别有一番感触。各家都是走有各自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才可以,哪有什么照搬照套就能走得通的。
0 有用 Marlais 2022-02-19 18:17:41
本书回答了一个基本问题:现代社会的思想基石是什么?1工具理性:终极关怀与理性的二元独立;2个人权利成为正当性的终极依据。基于上两点,现代社会是个人作为基本单元通过契约而组织的。而建立契约的政治共同体需要明确的边界,如何确定“我们”?从而推出了3基于个人的民族认同。1和2为现代社会的表象-科技运用和自由市场经济的扩张-提供了正当性,而3催生了现代民族国家,建立并维护一系列现代政治经济制度。西方现代价... 本书回答了一个基本问题:现代社会的思想基石是什么?1工具理性:终极关怀与理性的二元独立;2个人权利成为正当性的终极依据。基于上两点,现代社会是个人作为基本单元通过契约而组织的。而建立契约的政治共同体需要明确的边界,如何确定“我们”?从而推出了3基于个人的民族认同。1和2为现代社会的表象-科技运用和自由市场经济的扩张-提供了正当性,而3催生了现代民族国家,建立并维护一系列现代政治经济制度。西方现代价值1和2的起源追溯到11世纪教皇革命,古希腊罗马的法律被纳入基督教,孕育了欧洲法律高于政治的传统。前十章逻辑环环相扣论证充分,读起来充满了思维的舒畅感。后四章有点语言含糊笼统。金观涛的系统论框架适合描述A与B耦合的均衡状态,但到底A为因还是B为因,传统均衡如何走向现代均衡?因果路径就比较模糊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