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瑞典] 高本汉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作名: The Chinese Language: An Essay on its Nature and History
译者: 聂鸿飞
出版年: 2010-12
页数: 103
定价: 10.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语言学文学艺术
ISBN: 9787100071741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作名: The Chinese Language: An Essay on its Nature and History
译者: 聂鸿飞
出版年: 2010-12
页数: 103
定价: 10.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语言学文学艺术
ISBN: 9787100071741
内容简介 · · · · · ·
高本汉(1889—1978),二十世纪欧洲最有影响的汉学家之一。本书初版于1946年,是为欧洲大学生写的汉语入门读物,主要讲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告诉初学汉语者应该注意的问题;二是告诉有志于古代汉语研究者应该怎样开展研究。作者从自己以往著作中选取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和例证,站在学习汉语的西方人的立场,分成文字、音韵、语法、训诂四个方面,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予以表述。本书承载了高本汉一生的重要研究成果,可以帮助中国语言学爱好者和对外汉语研究者通过准确生动的例证很快领略到西方语言学的真谛,了解与国际语言学界对话的方法。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高本汉的这些解释大都是在和统治中国千余年的“毛传”、“郑笺”论辩,其中有些并不一定全能得到中国学者的认可。例如他训《小雅·宾之初筵》的“僛”为“倛”(跳神时戴的面具),并举《荀子》“面如蒙倛”为证,这可能就有些问题。因为《诗经》原文“屡舞僛僛”中的叠音词“僛僛”是形容词,“面如蒙倛”里的“倛”却是名词,而名词一般不能叠用。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3页 -
公元前2世纪毛亨说:“除,开也。”由此解作“什么福气不(向你)打开”。在“除道”这个词组中,“除”的意思是“开”,这并不错,但这个词的本义是“消除”,而“除道”是一种高度省略的说法,真正的意思是“消除”,即“清除障碍物来清理道路”。如果把这个意思应用到这首诗里,我们就必须把“何福”看做与格,译作“与什么福气不清除”,即“不清除道路”,真是个牵强附会的解释。 因此,逝世于公元1200年的儒学集大成者朱熹试图另寻答案,他的古籍注解几百年来一直是中国所有的策试文章都必须遵守的,直至1904年还是如此。他认为“除”在这里的意思是“除旧而生新”,因此“何福不除”的实际意思是“什么福气不替换”,也就是换成更大的福气。多么离奇的说法!而在其后六百年间敢于怀疑这种胡说八道的可怜的考生又多么倒霉! 答案实际上截然不同。现代读chu的这个“除”字在上古汉语(约公元前800年)中是d'ĭo(平声),这个字不过是“储”的假借,“储”上古也是d'ĭo(平声,现在读chu),意思是“积累”,所以是“什么福气不积累(给你)”,于是这很自然地连上了前面一句“使你得到了富厚”。这两个字的形体大不相同,它们连同样的声旁都没有,所以要想假定一个字是另一个字的假借,这似乎太冒险了。如果没有一个使人信服的比较,我简直不敢提出它是或者不是。在几乎与《诗经》一样古老的一部占卜书《易经》里,有个当“积聚”讲的字:“王子积聚武器来准备防御袭击。”“积聚武器”这个词组写作“除戎器”,“除”(清除武器)在上下文中是讲不通的,它在这里显然是“储”的假借字。这就是在公元2世纪时的石刻《易经》中儒者之所以用正确的“储”来替换“除”的理由。这样,我们所讨论的假借现象就得到了清楚有力的证明。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五 训诂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语言学文学艺术(共26册),
这套丛书还有
《历史及其图像》《瓦尔堡思想传记》《普遍唯理语法》《论语言的起源》《语言论》
等
。
喜欢读"汉语的本质和历史"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汉语的本质和历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8 条 )


本书音韵部分福州方言例证指瑕
高本汉在本书的音韵部分大量使用了福州方言音作为例子,其中部分例子是不准确的,虽然这些瑕疵不影响高氏的结论,但本着严谨的态度,本人愿就目力所及将不准确之处列举如下: p26 对应北京话辅音[ts]的福州话辅音一般描写为[ts],而不作[tɕ]。 p29 高氏用元音[ɔ]描写这组...
(展开)

(瑞典)高本汉. 2010. 汉语的本质和历史. 聂鸿飞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在The man gave the boy an apple[这人给了这孩子一个苹果]这句相应的英语中,句子成分则全由语序确定。事实上,英语已大幅度地取消了词类之间的形态区别,英语的形容词clean[清洁]本来应该对应于动词cleanse[使清洁],但这种区别几乎巳经消失了,英国人已不再说I clea...
(展开)
> 更多书评 1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商务印书馆 (2010)9.2分 177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1)暂无评分 1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读书评分9分以上榜单 (无人的冬夜)
- 千评9分书 (Sheryl)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我们爱汉语 (夜深沉)
- 九分以上中国文史哲著作(乱序) (司空宅星)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956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汉语的本质和历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85 有用 鸟飞 2014-05-31 22:15:02
一个外国人,没有中国传统训诂的包袱,作为一个旁观者,反而能别有番天地。汉语语音的历史变化,可能是造成训诂困难的根本原因,虽然通过稳定的文字系统,我们依然可以窥其大意而不至离谱。运用还原中古音韵来分析汉字意义,应该是高本汉的创举了。同时指出汉字缺少印欧语的屈折变化,并非是汉语比印欧语落后,而是发展更完善,比印欧语走得更远,英语国际化后,屈折变化的减少就作为一个旁证。 其据我吾,使动用法等例子,推测... 一个外国人,没有中国传统训诂的包袱,作为一个旁观者,反而能别有番天地。汉语语音的历史变化,可能是造成训诂困难的根本原因,虽然通过稳定的文字系统,我们依然可以窥其大意而不至离谱。运用还原中古音韵来分析汉字意义,应该是高本汉的创举了。同时指出汉字缺少印欧语的屈折变化,并非是汉语比印欧语落后,而是发展更完善,比印欧语走得更远,英语国际化后,屈折变化的减少就作为一个旁证。 其据我吾,使动用法等例子,推测古汉语应该有丰富的词缀和屈折变化,古汉语很可能是一种发音极其复杂的语言,拥有大量复辅音乃至弹舌音,一个音节对应一个汉字,一个汉字就能表示一种准确事物,并且同音字极少,但是发音的麻烦加上造字太多,让语言越用越麻烦,于是语音不断简化,就产生了双音词这种更经济的方式,造字也使用形声、假借这种更快捷的方式。 (展开)
1 有用 Human 2016-04-01 16:03:27
非常好
28 有用 歧木零 2013-09-15 19:06:11
从外国人讲汉语的小册子里,其实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国家的语言,从学习汉语的视角,可以更好地窥见西语的不同,所以歌德讲不学外语不足以知本国语言,穆勒说非通晓数国语言不能得母语之极,何兆武也谈到从译本入手学习外语的便利性。因此,读语言学著作是别有趣味的,尤其是至今语言哲学的发展,无疑使探究语言成为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情。有空的时候确实得读读索绪尔以降的诸大家。原始汉语是为屈折语,现今学界似广为承认,但仍有... 从外国人讲汉语的小册子里,其实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国家的语言,从学习汉语的视角,可以更好地窥见西语的不同,所以歌德讲不学外语不足以知本国语言,穆勒说非通晓数国语言不能得母语之极,何兆武也谈到从译本入手学习外语的便利性。因此,读语言学著作是别有趣味的,尤其是至今语言哲学的发展,无疑使探究语言成为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情。有空的时候确实得读读索绪尔以降的诸大家。原始汉语是为屈折语,现今学界似广为承认,但仍有数点不清:这种原始语言必须产生极早,必须言文一致,语法繁复且为人所用,诚然从语音和残存的用语习惯中显示了屈折变化和位格关系,但是考虑到古代教育普及率,这种语言的使用者实在具有谜一样的文明特质。不禁让人期待相关的研究了。 (展开)
1 有用 囤土豆的流浪猫 2018-07-30 20:17:12
其实导读已经基本把高本汉的观点讲完了,不过聂鸿音老师力辩学英语和学汉语一样记起来很麻烦真的是太逗了😂没有想象的那么惊艳,不过还是提醒我们语言学对于古代文本解读的重要价值,之前曾听到一个说法,诗歌逐渐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是因为词汇的掌握能力变强了,现在看来,其实原因主要在于音变导致的同音异义词增多,因此便需要增加一些词来辅助我们理解句意。语言材料太多了,也来不及一个个细看就是了,其实更期待看到条枝这... 其实导读已经基本把高本汉的观点讲完了,不过聂鸿音老师力辩学英语和学汉语一样记起来很麻烦真的是太逗了😂没有想象的那么惊艳,不过还是提醒我们语言学对于古代文本解读的重要价值,之前曾听到一个说法,诗歌逐渐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是因为词汇的掌握能力变强了,现在看来,其实原因主要在于音变导致的同音异义词增多,因此便需要增加一些词来辅助我们理解句意。语言材料太多了,也来不及一个个细看就是了,其实更期待看到条枝这样的研究( (展开)
0 有用 魏玛注销局地勤 2018-04-21 03:51:16
能再展开就好了
0 有用 Scattered 2023-05-28 13:58:08 北京
学习
0 有用 太乙 2023-05-24 19:36:06 上海
音韵部分举了几个精彩例子(虽然不巧就有-g尾),语法部分主要是论证曾经是屈折语,但是同源词问题很多,还是看他说训诂比较有意思,已经超过乾嘉很多人了。语言还挺生动,他们写东西就是有很多主观评价…
0 有用 无山 2023-05-20 01:30:23 浙江
提醒我该补国际音标了。
0 有用 阜咚 2023-05-10 21:31:41 河南
汉语是孤立语还是屈折语部分一些观点在现在看来有些老旧牵强,不过对汉语语法、篇章的解释很不错,想到了隐喻转喻。
0 有用 詩慕彥茗 2023-05-09 12:15:28 江苏
太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