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革命文学 (romeobleu)
- D- (平生)
- 迫不及待的入手书 (老鼠爱打洞)
- 路翎研究资料目录索引 (我真便宜)
- 书信的互往 (那颗晴空)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0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舒芜致胡风书信全编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远树 2017-11-30 21:58:04
1952年的最后两封信,称呼从“谷兄”、“风兄”,已改为“胡风先生”
1 有用 大甜甜~~ 2024-03-09 11:05:11 黑龙江
读完之后悲从中来,舒芜这样的年轻人在那时候有一些避免不了的悲剧。在重庆的时候和魏建功闹不愉快,想走,但真正到了抗战胜利,回迁的船票一票难求,想走都是高价钱,甚至连手里的鲁迅都卖了。最遗憾的是,很有才华的年轻人,那样追逐于争论时代议题,什么实在啊,唯心啊,唯物啊,当时是要和乔冠华胡乔木他们以命相搏,今天读来,几乎什么意义都没有了。舒芜有才华,但人生没有贡献出足够的东西。内乱和外乱耗尽了他们。
0 有用 认真正是要害 2022-10-22 22:13:16 北京
一些读后的印象式碎碎念# 舒芜和路翎,包括S.M.都是敏于自我状态,焦灼于自省,渴盼自己在精神人格上能获得提升与完善的青年。在舒芜这里,则特别能够看到他对胡风作为友人和导师的关心、信任,尤其是在精神、思想方面的某种“依赖”;对于朋友的种种“境况”,他也甚为忧心、关切;看到后面,他写到自己有关许久没收到胡风来信的揣测,脑补到了一个不安的、努力贴贴的舒芜(不知道胡风那边的态度、反应如何?)。书中收录的... 一些读后的印象式碎碎念# 舒芜和路翎,包括S.M.都是敏于自我状态,焦灼于自省,渴盼自己在精神人格上能获得提升与完善的青年。在舒芜这里,则特别能够看到他对胡风作为友人和导师的关心、信任,尤其是在精神、思想方面的某种“依赖”;对于朋友的种种“境况”,他也甚为忧心、关切;看到后面,他写到自己有关许久没收到胡风来信的揣测,脑补到了一个不安的、努力贴贴的舒芜(不知道胡风那边的态度、反应如何?)。书中收录的最后一封信写于1952年,信的内容和抬头,让人看着有些伤感,比如前面的信件都称胡风为“兄”,最后两封信却是非常客气、生疏的“胡风先生”。虽然这个问题提得可能太粗糙,但仍然好奇,曾经的亲密友人,是怎么在时代的变动中擦身、走远,甚至这么令人不可思议的、过分地扭曲、变异的…… (展开)
0 有用 在我的死的彼岸 2024-03-21 22:24:16 湖南
读的这版,更完整,截止到52年。
0 有用 我真便宜 2022-02-23 23:27:17
应该跟《舒芜致胡风信》(《新文学史料》2006年03、4期)一样的